关注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观察教学水平

时间:2022-05-29 08:21:01

【摘要】小学生观察时通常会选择自己擅长的观察手段,即用“看”的方式进行观察,容易忽略其他观察手段。而且选择观察手段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差,这样就出现观察方法单一、范围不广、不够...

关注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观察教学水平

观察既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 又是提高小学生智力的一种手段。一直以来科学课教师都把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教学和教研的主要内容。如何提升科学课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以满足新课程多元的教学要求,是科学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运用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培养观察重点事物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观察事物时往往只注意观察自己平时或者一时感到有趣的和奇特的现象,呈现出观察目标分散、无主次之分、缺乏观察重点事物能力的特点。由于观察目标的不确定性和观察的浅表性,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特定事物观察的深入与持久,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这种观察效果不仅达不到教学的要求,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难以养成细致、深入以及持久的观察品质。例如苏教版《科学》第二册《观察鱼》一课,由于观察材料是活鱼,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但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一些麻烦。因为学生的注意指向是随时变动的,注意的集中是短暂的,所以他们可能会先注意到鱼的游动,过一会又会转到鱼的鳞片或是鱼嘴巴的运动上,而达不到按顺序观察鱼的外形特征,发现鱼的秘密的教学要求。

科学课教学中如何着眼于培养观察重点事物的能力,以弥补其原发性的不足?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的指向性使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选择地从这些刺激物中选出那些有现实意义的事物作为自己认识过程指向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能使人们的认识过程不仅有选择地指向一定的对象,而且能相当长久地坚持指向这个对象,离开一切局外的、与这一对象无关的东西,抑制那些与这个对象相对抗的东西。看来学生观察事物时最缺乏的是选择性能力,学生选择能力差必然引起注意力持久性差的后果,为此教师要加强选择的教学,帮助学生从众多观察对象中选择有教学意义的观察对象。仍举《观察鱼》的例子,教师让学生先以鱼的整体为观察对象,学生大致了解鱼的身体各大部分,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建立对事物的整体意识;接下来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观察鱼的各个局部,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以画图的方式记录,以合作方式进行比较广泛深入的口头交流,培养学生观察的综合能力。前后两次有目的、有步骤的观察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注意指向,而且提高了学生观察的持久性。总之,强化学生对观察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的训练,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改变知觉选择性――强调各感官参与观察

小学生观察时通常会选择自己擅长的观察手段,即用“看”的方式进行观察,容易忽略其他观察手段。而且选择观察手段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差,这样就出现观察方法单一、范围不广、不够细致和不准确的毛病。这是由于长期以来的观察习惯已经形成知觉选择性,学生简单地把“观察”理解为“看”。科学课标要求学生在观察时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设计,转化学生原有经常的知觉选择性,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及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观察能力的提高。

我们可以采用限定观察条件的方法突破知觉选择性,强化运用各感官参与观察。如《认识固体》一课,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教师设计“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的活动。具体是:教师准备了五包东西(钢珠、砂、泡沫、塑料珠、粗盐),要求学生不拆开纸包,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并写出猜测的依据。这样的活动设计,打破了学生经常的知觉选择性作用,使他们无法选择常用的观察方法“看”进行分辨,只能自觉寻求另外的手段或方法,用其他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或借助工具对物体进行观察,例如可以使用听觉或触觉等感官。在活动中,学生亲身体验新的观察方法,发现了这些固体更多的性质,如软硬程度,轻重不同等,加深了对观察的理解,增强了发散性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各感官参与观察,有意识地对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进行训练,这样就能逐渐改变学生的经常知觉选择性,在以后的观察活动中自觉地发挥多种感官在观察时的共同作用,达到更好的观察效果。

三、运用再认――强调观察与测量结合,提高精确观察的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观察时经常只运用感官进行定性观察而不善于借助仪器进行定量观察,对观察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使观察停留在表面,缺乏精确观察的意识。例如《观察树枝》的教学,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长短和大小接近一致的树枝,先让学生观察,并以各种方式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特征记录下来;接下来,与同组的同学比较一下,看看有哪些是没有观察到的,并充实自己的观察记录。这个观察过程,学生能运用眼、鼻、手等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用语言和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但学生中几乎没有人使用工具对树枝进行测量。

借助测量工具测出研究对象的数值,属于定量观察,是对定性观察的补充和精化。当人们把描述性语言转化为数值化语言,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后,纷繁的现象和复杂的联系就会变得明确而清晰,才能在经过思维活动的加工、提炼之后,探寻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如何强化学生观察时使用工具进行测量的意识, 让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与测量技能,为更好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做好准备?教师应该安排再认的观察活动,即把全班的树枝集中到一起,让学生辨认出自己刚才所观察过的树枝。第一部分的观察活动,学生对树枝这种新观察的事物虽有了初步感知,但它毕竟是学生不熟悉的事物,当教师安排了第二个活动,要求学生在众多看似相似的树枝中找出自己观察过的树枝时,由于事先缺乏定量观察,即观察的精确度不够,导致再认过程发生了困难,他们不能确认哪一枝是自己刚刚观察过的。所以在教师设计的第二个观察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较强烈地意识到观察时不仅要进行定性观察,还要进行定量观察,自发提高观察的要求,自觉使用工具进行测量,使观察更加细致。这样的设计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并且合理利用材料的特点,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了学生精确观察的意识和能力。

四、观察与描述结合――增强观察时的思维参与

《观察与描述》一课的课标明确要求: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描述。为什么要提出这种要求呢?因为观察所产生的图象和把观察到的东西用语言形式描述出来,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逻辑类型。前者属于视象逻辑类型,后者属于认识逻辑类型。视象主要表现为图象,认识主要表现为语言。这两种不同的逻辑类型应通过观察与描述的过程结合起来,使语言这种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参与观察,有利于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概括,同时通过言语和记录活动,还可以把所观察的结果保存起来,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教师在教学时,应利用多种方式的交流、讨论,为学生创设说的情境,或是采用文字记录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表述出来,并形成一种习惯。儿童的思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着的,在观察中如果仅仅是训练视象逻辑,而忽略了认识逻辑的训练,就会使观察活动缺乏思维参与。我们强调把观察到的现象说出来,写下来,在观察时结合描述,才能充分调动思维参与观察,使观察更深入更有意义,同时在观察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促进智力的开发。

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显性化,是苏教版《科学》教材的特色之一。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过程与方法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并能切实掌握和自觉运用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去探索未知、解决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在观察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培养观察能力并在实践中印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使学生高效地掌握前人成功的观察方法,在不断的训练中,提高观察能力,取得良好效果,为科学探究打好坚实的方法基础。

(作者单位:1.福建省厦门市莲龙小学 2.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上一篇: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 下一篇:都是课改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