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96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28 03:48:46

新生儿硬肿症96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96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附液2 ml/(kg•d)静脉滴注,5~7 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散时间。结果 治疗组硬肿完全消退时间为(3.61±0.29)d,体温恢复时间为(5.95±1.54)d,住院时间为(7.58±1.42)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新生儿硬肿症;参附液;复温;临床分析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生儿冷损伤综合征)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是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或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组疾病,以早产儿发病率高,当机体受到缺氧、寒冷、摄入不足或感染等因素时,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其病情重,病死率高,必须给予积极治疗,我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参附液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2月至2009年7月我科收治新生儿硬肿症96例,男37例,女5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96例新生儿硬肿症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疗法,包括复温、抗感染,纠酸及其他支持对症处理,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参附液治疗。

1.2 诊断标准 本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诊断和分度均符合金汉珍[1]等编著《实用新生儿学》的诊断标准。

1.3 疗效判定 显效:硬肿3 d之内完全消退,体温正常,哺乳佳,反应佳;有效:硬肿3~5 d全部消退,体温正常,哺乳佳,反应佳;无效:硬肿超过5 d仍未完全消退,哺乳及反应差或病情加重。

1.4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附液2 ml/(kg•d)静脉滴注,5~7 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散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恢复时间比较 治疗组硬肿完全消退时间为(3.61±0.29)d,体温恢复时间为(5.95±1.54)d,住院时间为(7.58±1.42)d,与对照组[(5.47±1.34)d,(7.65±1.84)d,(9.78±2.26)d ]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在整个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的危重急症,可并发肺出血、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主要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与产后环境温度有关。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因为早产、寒冷、低体质量、感染和窒息等[2],由于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皮肤薄、血管丰富,易于失热,其躯体小、总液体含量少、体内储存热量少,对失热的耐受能力差,新生儿体内棕色脂肪少且分布在中心动脉附近的两肩胛之间,在氧的参与下才能产生热量,而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大,其熔点高,寒冷时易于凝固出现皮肤硬肿。

参附注射液是红参、黑附片的提取物,主要含人参乌头类生物碱可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氧供应,它能改善微循环、调节毛细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过度激活、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及血粘度而产生较强的抗凝作用,并且还具有抗炎、抗毒素、稳定溶酶体、增加心肌收缩力,促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因此,临床上除一般采用保温、补热、抗感染、纠酸等进行综合治疗外,还可采用参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具有协同作用,对阻断硬肿症的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均能发挥治疗作用,它可促进硬肿消退,缩短住院天数,且其疗效确切,可使体温恢复和硬肿消散增快,无出血等副反应,但在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对部分已有出血倾向者,在用药前后需做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本组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79-980.

[2]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9-150.

上一篇: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不同手术方式比较 下一篇: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