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疗效

时间:2022-05-28 03:36:02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疗效

摘要: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合并抽动症的疗效。哮喘合并抽动症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哮喘发作期吸入激素平喘,缓解期口服中药治疗抽动症、预防哮喘发作)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哮喘有效率100%,抽动症有效率89.5%。吸入激素配合中药口服可控制或减少哮喘发作,减轻症状,且副反应小,停药后不易复发。

关键词:哮喘/中西医结合疗法;抽动症/中西医结合疗法;哮证/治疗;喘证/治疗;儿童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49-01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属祖国医学“哮病”“喘证”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性抽动症,是近二十年来日趋增多的一种神经精神疾病,以眨眼、面部抽搐、鬼脸、多动、不自主发声等多组肌肉不自主抽动为临床特征,中医学多将之归属于慢惊风、梅核气等范畴。笔者跟随导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合并抽动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诊断标准

(1)哮喘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全国哮喘防治会议GINA方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相关诊断标准:

抽动症诊断标准:参照200104由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写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有关多发性抽动症的标准。

(二)纳入标准

(1)符合支气管哮喘及抽动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3岁,

(三)排除标准

(1)由于药物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抽动,或存在器质性疾病者;(2)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或危重患儿;(3)可造成气喘或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患儿;

二、治疗方法

(一)哮喘的治疗方法。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哮喘发作期先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可必特,英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批号:937659)治疗哮喘发作,口服中药配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706508)缓解哮喘症状,每日早晚各1喷(200 μg),一般1~2周哮喘症状基本缓解,停用治疗哮喘中药,继续小剂量(每日1喷)吸入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

(1)寒哮:方以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加减。常用药物:苏子、麻黄各10 g,细辛、五味子、生半夏、杏仁各6 g,甘草3 g。

(2)热哮:方以定喘汤加减。常用药物:白果、炙麻黄、黄芩、桑白皮、炙紫菀、牡丹皮、地骨皮各10 g,炙款冬花、杏仁各6 g,七叶一枝花9 g,甘草3 g。

(3)寒热错杂者:方以大青龙汤加减。常用药物:生白芍、细辛、半夏、紫菀各6 g,五味子3 g,生姜9 g,生石膏15 g,黄芩、葶苈子、苏子、射干、麻黄各10 g等;痰热明显者加胆南星15 g,代赭石10 g。

(二)抽动症的治疗方法。哮喘控制后进行抽动症的治疗。常用药物:葛根30 g,生白芍、各15 g,伸筋草、僵蚕、赤芍各10 g,生地、法半夏、知母各9 g,柴胡、胆南星、红花、地龙、黄柏各6 g,全蝎5 g,蜈蚣1条,甘草3 g,水煎100~150 mL,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一般3个月为1个疗程。

三、疗效判定标准

(一)哮喘的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哮喘平息,听诊两肺哮鸣音消失;(2)好转:哮喘减轻,听诊偶闻及哮鸣音;(3)未愈:哮喘发作症状无改善。

(二)抽动症的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无意识不自主抽动消失;(2)好转:无意识不自主抽动减少50%以上;(3)未愈:无意识不自主抽动症状无改善。

四、讨论

哮喘乃儿科疑难病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环境污染、儿童食品(化学添加剂)、体质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有关。

小儿哮喘主要分为寒哮、热哮及寒热错杂。寒哮为寒痰阻肺,肺气上逆所致,导师赵坤教授认为治宜温肺化痰、降气平喘,方以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加减。常用药物:麻黄宣肺平喘、白果敛肺定喘共为君药;炙紫菀、炙款冬花、杏仁、七叶一枝花、牡丹皮、地骨皮降气平喘,止咳祛痰共为臣药;黄芩、桑白皮清泄肺热、止咳平喘,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寒热错杂者,方以大青龙汤加减,麻黄、生白芍散寒解表为君;细辛、五味子、半夏、生姜蠲饮平喘,葶苈子、苏子、射干、紫菀化痰平喘共为臣药;石膏、黄芩清泻肺热为佐;甘草和中为使。痰热明显者加胆南星、代赭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上一篇:浅析藏戏中的悲剧性因素 下一篇:论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