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时间:2022-05-27 05:59:26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摘要:本文简析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 结合对阅读理解认知过程分析, 分析了了关联理论对英语阅读理解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联理论;英语教学;认知过程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20-01

一、引言

随着当代语用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入, 语用学家的视角也投向了外语教学领域, 认为“外语教学应该以语用知识的传授为重点, 以语用能力的培养为宗旨”(何自然、陈新仁, 2004)。以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 关联理论为例,它从人类的认知心理活动出发来研究语言交际活动,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示意―推理的互明过程, 它“试图揭示信息接受者理解和推断信息发出者真实意图的心理认知过程并试图从揭示语言理解的规律和原则来达到对语言运用规律和原则的认识”。 本文尝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 探讨该理论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的运用。

二、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是20 世纪80 年代由D.斯波伯(Dan Sperber)和D.威尔逊(Deridre Wilson)在他们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正式提出的,它也是近年来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了广泛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的基础理论。关联理论是一个有关言语交际的理论,因此,毫无疑问,交际与认知是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言语交际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部分,它从语用学的角度提出言语交际是按照某种思维规律进行推理的认知活动。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被看做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认知心理过程,即说话者提供关联性的最大信息,明白无误地或含蓄地示意,听话者则挑出关联性最大的假设作出合理的逻辑推理,从而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Sperber 和Wilson 对此提出了两条关联原则,即人类的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准则,而语言交际以最佳关联为取向,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的,话语的推理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而在这一理论中,最大关联(maximal relevance)是指交际中听话者在理解话语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三、英语教学的认知过程

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接受者(即学生)要从老师的话语以及书本里理解老师和书本里的信息意图,还要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不仅要接受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理解老师和作者的真实意图。根据关联理论,任何话语都包含明说(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学生不但要理解老师的明说,更重要的是理解他的暗含,即语境暗示或意义的间接表达。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交际中,学生接受者根据话语信息,结合当时的语境,花费一定的努力去寻找关联,但他不是去寻找话语的最大关联,而是寻找最佳关联。根据关联原则,如果话语能够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而学生接受者只需付出有效的努力去理解话语,那么该话语就具有最佳关联性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

(一)以大学英语第四册为例:首先我们来看本次例证的标题:Longing for a New Welfare System。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作为老师就需将相关的知识并入,使学生根据老师的背景知识和话语信息,结合一定的语境效果,花费一定的努力去寻找关联,但他不是去寻找话语的最大关联,而是去寻找最佳关联。以下看教师是如何寻找关联突破口,将学生一步步引入。

教师:long for :期待(通常我们对一些好的事物满怀期待),那对什么有所期待呢,new给予我们一定的暗示,强调新的,后面的名词告知我们对新的福利政策有所期待。所以我们就可猜知本文一定是关于旧的政策所表现的一定的问题。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标题如何去构思,可以作为四,六级作文去构思。我们遇到这种现象问题时,应采取三步走的模式,现象――问题――措施。

(二)关联理论在词组中的运用。

还是以本单元一词组为例,stay up late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记住该词组,教师就当前的时兴的偷菜问题来一步步引导学生记住,将关联理论更好的运用到词组教学。以下是教师的例子:

Now, there are many people usually sleep very late, not for working and studying, only for stealing the vegetables. So please guess the meaning of stay up late. And then, the students quickly guess the meaning of phrase.

教师利用了当前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网络游戏来促进学生形象地记住该词组。教师更好地利用了最佳关联原则在词汇教学中的远用。

四、结语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正确利用关联理论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复杂而又难懂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控制式阅读模式,寻求最佳关联,正确地把握语境,进行语用推理。

参考文献:

[1]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汉字教学 下一篇:浅析藏戏中的悲剧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