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时间:2022-05-28 11:58:08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把自己由“讲师”变为“导师”,不能以教师的讲为主,而要以学生的学为主,要把“讲堂”变为“学堂”,这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师 主导作用

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好这个“导”字。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做了如下三个环节的尝试:

一、巧设导学目标提纲引导学生预习

预习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能了解下一节课所学知识的概况,掌握部分简单知识,找出自己本课中存在的困惑,以便在课堂上学习时避轻就重,从而有目标有重点的学习。而学生在现实的思想品德课学习中,仍然存在着“上思想品德课,也就是老师给我们讲一讲、我们背一背,课前根本没有必要去预习”的依赖思想。这种错误思想严重违背现代心理学研究“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因此在课前,为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我用“导学目标提纲”设计下一节课所学目标,用目标导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预习。我在上课时先用几分钟的时间检查预习目标所涉及的概念、基本理论、课本中一些素材的处理和要求学生收集的材料等情况,让学生自己复述目标内容的完成情况。这样坚持训练并将预习要求、读书方法适时渗透,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目标提纲”的拐杖,从而引导学生走上自主预习的道路。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德育的主阵地,学生由书本理论上的“认知――感悟”到生活实践中的“践行”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要是感悟所学知识,通过感悟内化为自己意志品质的形成,并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践行”形成自己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依据新课程理论学生是“认知――感悟”的主体,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但由于学生自身的因素,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放任自由,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的有序课堂、高效课堂。

首先,我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帮助学生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具体方法是:抓住课题、框题和关键词质疑;抓住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材料和案例质疑;抓住教材整体质疑。质疑的同时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说明什么道理”或“有什么启发”等。如果学生能回答,就说明学生已经领悟所学内容;如果不能回答,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

其次,对于疑难问题,我坚持以学生探究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疑难问题先由学生互动讨论、探究、得出结论,如果确实不能完成,教师就要善于引导,解疑释难一定要坚持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分析、自主解决问题。我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相机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图片、文字资料和精心设计的课件,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思考,不批评错误认识,赏识和表扬正确观点,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各个击破。每一个认识、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是由学生自己独立自主完成的。

三、通过前提测评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培养自主预习的习惯,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具备了掌握部分简单知识能力;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在感知、感受、感动的全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渴求认真、主动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又能理解接受并时间掌握部分所学知识,更新观念;对于一堂课所学知识,虽然学生当堂课能感悟知识,明白道理,但并不一定当堂课能全部消化。

为了督促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每一堂课,我用前提测评的检查方式引导学生培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习惯,时间3~5分钟,内容为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手段为运用多媒体呈现对重点知识的回顾和对相关材料的分析解答。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回顾上一周的所学内容;每个月抽出一定的时间回顾上一个月的所学内容。这样长期坚持,逐步培养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习惯。

总之,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以“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根据教学需要,制定导学策略,长期实施并适时调整,坚持不懈,努力为学生服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为己任。

上一篇: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下一篇:师生同心,其“利”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