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实践课中健康知识渗透六结合

时间:2022-05-28 10:06:17

体育实践课中健康知识渗透六结合

健康知识内容通常被安排在室内课进行。然而,仅仅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传递、教授,从课时量以及内容的覆盖面来看,都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部分内容会因为室内空间的局限,以及缺乏体验等原因而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体育实践课中渗透健康知识则可以弥补室内课这些方面的不足。笔者认为体育实践课中健康知识渗透要注意与以下几点相结合

一、结合实践特点,巧用可检性

案例:一堂篮球课教师发现班级部分学生,不认真对待热身准备和整理放松。课后教师询问这些学生这样做的原因,其中有位学生小声的说:“热身整理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打会篮球呢。”接下来的一节课,教师让全班进行两个小实验,实验1.通过热身前后的“坐位体前屈”情况对比;实验2两队学生篮球教学比赛后,一队积极整理放松,另一队静止休息,比较两组心率恢复速度。实验后发现:热身后韧带拉开,“坐位体前屈”成绩好;积极整理放松,则心率恢复的快。两个实验用事实证明,热身准备以及整理放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分析:案例中教师发现了学生不认真对待热身准备和整理放松,甚至还有学生对整理放松的作用提出质疑。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并没有急于逼迫学生认同自己观点,而是利用室外课的实践性特点,用实验证明热身准备和整理放松的作用。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我想学生一生都不会忘记这两个实验。因此笔者认为平时在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时,可结合室外课特点,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

二、结合季节特点,凸显时效性

案例:一节春季的室外课,教师发现班级里部分学生因流感请病假,于是教师根据春季温差变化大,流感易发生传染的特点,进行春秋季流感预防知识教授。孩子们听的聚精会神。

分析:案例中的教师结合春秋季流感易发生和传染的特点,在实践课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认为立足于孩子健康发展的需要,春夏秋冬都有相应健康知识需传授,如:疾病预防:春秋预防流感、夏季预防中暑和冬季预防冻伤等;养生知识:春养肝、夏养心脾、秋养肺和冬养肾等。因此在实践课中教授健康知识时结合季节特点能突显健康知识的时效性。

三、结合内容特点,体现针对性

案例:在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教师针对跨越式跳高技术特点,向学生讲授参与该技术动作的主要肌肉,骨骼和关节。并提供了相应肌肉和关节韧带的练习方法,供学生课余时间练习,为单元考核做好准备。

分析:身体健康目标乃是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四个学习方面之一,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对应着相应的健康知识。案例中的教师在教授跨越式跳高,让学生知道参与跨越式跳高这一动作的运动系统构成,达成技能目标的同时,也有效落实了课标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运动系统这一健康知识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必将促使学生获得体育技能和健康知识的双丰收。

四、结合突发事件,抓住教育契机

案例:耐久跑教学时,一位同学有哮喘,但她没有向老师说明情况,导致其在练习的过程中跑到一半就喘不过来了。于是教师利用这一突发事件,向全班讲授那些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特殊疾病及相关的健康知识。

分析:体育课由于其开放性和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等特点,较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如:扭伤、晕厥和患病生发作等。教师应在处理好突况后,通过这一事件向学生讲授这些方面的健康知识。我想案例中的学生定然可以记牢那些疾病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健康知识。有时讲一百遍还不如经历一遍,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结合一些突发事件,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把突发事件当成一次教育教学的资源。

五、结合生情特点,针对阶段性

案例:一堂小学高年级的体育课,一名女生因例假向老师请假。这是班级里第一位因例假体育课请假的学生,这让部分学生好奇,于是问老师什么是例假,教师向学生讲授了青春发育期特点和女生经期体育锻炼注意事项等。

分析:因为各阶段的学生都有相应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以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健康知识需要向学生传授,如:小学阶段水平一的龋齿预防、水平二初步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水平三初步了解青春期知识等。如案例中的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青春期健康知识传授。笔者认为教师在实践渗透健康知识时应结合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知识传授。

六、结合环节特点,技能知识两不误

案例:耐久跑教学考核课,部分学生出现“极点”现象,其中还有两三个学生甚至停下来,放弃了本次考核。在学生放松,恢复心率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极点的相关知识以及克服极点的方法。讲解结束时学生的体能也恢复的差不多了,于是教师又开始了下一环节的练习。

分析: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大的运动负荷后,学生需要一定时间恢复身心,才能进行下面的身体练习内容,此时教师若能利用这一间隙,进行一些健康知识的传授,在不影响身体练习的基础上,见缝插针地进行知识渗透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如案例中教师利用学生耐久跑后的休息时间进行健康知识教授。

(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213003)

上一篇: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下一篇:初中体育教学激趣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