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评价方式的改变对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时间:2022-09-18 01:35:55

小学体育评价方式的改变对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多元评价,通过多元评价方式实验研究,考察学生体育学习态度、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的情况,对评价的方式进行梳理与研究,根据好的方法得出好的评价体系。这对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成绩;激励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培养未来小教师们的先进评价理念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学习评价;学习态度;多元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3.014

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体育学习评价的应用与改革研究对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成绩,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学习、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 ;激励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培养未来小教师们的先进评价理念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通过借助《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系统》及体现的全新的评价理念,初步构建体育学习多元评价模型,然后通过实验学校进行实验验证,并对实验学校的评价方法进行多元评价研究,最后构建出体育学习评价体系,并建议在全省推广应用,使我省体育学习评价步入一个全新阶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三年级(1)、(2)班学生,(1)班实验班,(2)对照班(同一教师任教)。

1.2研究方法

对实验学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测试对比法、访谈与案例法、数理统计法、行动研究等方法。

1.3研究工具

华东师范大学汪晓赞、季浏研发的《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系统》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学习态度分析

将我校的实验前后测得的学生学习态度评分作为变量进行处理,分析如下:实验前两班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处于同一水平, 实验后两班学生体育学习态度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班远远高于对照班。(详见表1)

由表1可知,实验前两个班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101>0.05),说明实验前两个班级的学习态度在同一个水平上,完全符合实验条件,故需对实验后两班的学习态度水平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后两班在学习态度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 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分析

将我校的实验前后测得的学生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评分作为变量进行处理,分析如下:实验前两班学生体育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处于同一水平, 实验后两班学生体育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班远远高于对照班。(详见表2)

由表2可知,实验前两个班学生在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方面不存显著性差异(p=0.050),说明实验前两个班级的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在同一个水平上,符合实验条件,故需对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水平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后两班在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

2.3 健康行为分析

将我校的实验前和实验后测得的学生健康行为评分作为变量进行处理,分析如下:实验前两班学生健康行为成绩处于不同水平, 实验后两班学生健康行为成绩进步幅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对照班学生的健康行为进步幅度较实验班要低很多。(详见表3)

由表3可知,实验前两个班学生在健康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02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前两班学生体育学习态度、体育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处于同一水平, 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此三项成绩远高于对照班学生成绩;实验前两班学生健康行为成绩处于不同水平, 这与五年制师范的办学机制相关,而实验后两班此两项成绩的进步幅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对照班学生的健康行为进步幅度较实验班要低很多,以上结果差异说明:经过一年的实验对比,我校对实验班采用多元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运用的实验干预手段起了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可在我省推广应用。

3.1.2 《中小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系统》具体落实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同时实现了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体育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1.3 充分利用《小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系统》构建多元的体育学习评价新体系:(1)评价内容内容的多元化;(2)评价标准的多元化;(3)评价方法的多元化;(4)评价主体不再采用单一的教师评价,而应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

3.1.4 通过研究,我校体育教师更能以主人翁精神面对体育学习评价改革,加深了对此的认识和理解,说明多元的体育学习评价研究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学能力。

3.2 建议

3.2.1 在评价软件的应用上,除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外,还需多与其它研究学校交流借鉴,与研发单位及时沟通请教,寻求预防与解决的办法。体育教师要加强电脑技术的学习,掌握好体育学习评价系统工具的运用,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

3.2.2 及时进行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并有效地运用。由于客观因素,有时软件不能使用,因此教师可以准备小字条在每次小测试后把对学生的成绩等各方面的评价反馈给学生,同样,学生也可以准备好小字条随时把对教师的建议与评价反馈给老师,预防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

3.2.3 充分利用学生的假期,将家长、师生组织起来,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如可以在放假前准备好如“家长对体育学习评价认识的调查表”让学生带回去让家长填写,并将问卷的填写情况作为平时的评价尺度等,减少体育学习评价系统不能在家中使用、不能及时上机自评、互评和调课上机等存在的弊端和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体育学习评价的效果。

3.2.4 体育学习评价系统中量表问卷设置可多变,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可设置包含五个领域的评价表,让学生可直接在系统中评价;进行完每个学生的健康评价后可制定一套适合的锻炼指导方案;评语库中的评语可再丰富些,减少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等,改进该系统。

3.2.5 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同进步幅度的比较,重视女生的进步幅度分析,关注他们的体育感兴趣项目,从而使相对于不太喜欢上体育课的女生愿意并喜欢上体育课,提高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汪晓赞,季浏编著.中小学体育新课程学习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丁兆雄主编.高等师范公共课教材《体育与健康(上、下)[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3] 季浏等编著.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周兵.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环境——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评价及学习状态调查[J].体育与科学.2002.5.

(江苏省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224005)

上一篇:PBL教学理念与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 下一篇:也谈跳绳训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