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研究现状分析

时间:2022-05-27 11:56:55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研究现状分析

摘 要: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为全面了解我国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文章利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法对2003年至2013上半年有关多媒体课件的文献进行分析,主要从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研究的学科和教育阶段的分布情况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关于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呈平稳发展态势,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研究的学科主要是语文和数学,研究的主力军是高校。据此,作者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研究现状;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2-0060-04

计算机辅助教学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软件,主要经历了课件、多媒体课件、积件三个标志性时代。[1]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多媒体课件成为信息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

一、研究过程

为客观地反映我国多媒体课件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和文献法,主要研究我国自2003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后的十一年内,关于多媒体课件研究的总体趋势、研究内容倾向、研究的学科和教育阶段的分布情况等。

1.文献来源

本研究选取CNKI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多媒体课件”为关键词,选取2003年至2013上半年十一年间的文献,为了保证研究样本的客观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对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有关的教育技术类八种期刊(表1前三种为核心期刊,后五种为普通期刊)进行了全面的检索。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文献选择主要参考以下标准:①本研究排除了一些综述性文章;②在收集统计过程中,剔除多媒体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等相关文献。最终确定了225篇文献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2.内容分析类目表的确定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笔者在参阅相关书籍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内容分析类目,分为理论探究、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管理、其他等七大类,每一类又根据实际情况细分成不同的子类目。将最后确定的225篇文献根据研究的内容归类到相应类目内,得到内容分析类目表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二、数据分析

1.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

根据图1的发展趋势图可知,2003年至2010年的研究整体呈现增长趋势,特别在2005年至2010年增长趋势较为明显,2013年只统计到上半年,可推测从2010至2013年研究趋势略有下降,2010年是趋势图的高峰点。究其原因:①教育部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这掀起了我国关于多媒体课件研究的浪潮;[1]②为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2006年开始在全国进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程,通过教育教学理论、技术培训使广大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体现更深刻,激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热情,[1]因而2006年之后研究的趋势增长很明显;③“校校通”工程争取在2010年前使全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学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1]

2.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分析

根据表2的内容分析类目表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图2所示的我国关于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1)多媒体课件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其中关于多媒体课件开发的研究最多,占了总篇数的74.22%, 这反映出开发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重要环节。多媒体课件开发研究的子类目分为课件制作工具的介绍,制作的方法、策略、原则,开发的模式,结合具体课件的案例分析,以及多媒体课件与学科特征、需求的整合。通过归类统计,得到图3所示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子类统计图。其中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策略的研究最多,其次是工具介绍,多媒体课件的原则、案例分析、学科整合研究分布较均衡,最少的是多媒体课件开发模式的研究。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有总结如何进行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设计,制作个性化或研究性学习课件的策略,游戏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方法等研究。而多媒体课件开发模式的研究,虽然目前很多研究已总结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但是关于具体的某个学科的课件开发模式的研究较少。一旦开发出可实施操作的模式,将极大地提高制作课件的效率,节约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

(2)多媒体课件的理论探究、设计、应用研究较为均衡

由图2可知,多媒体课件的理论探究和设计都是18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是17篇,关于这三大类的研究分布较为均衡。

理论探究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一些理论来指导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制作。所选取的文献样本中,曹贤钟等研究了认知弹性理论指导劣构领域课件设计的可行性, 提出了认知弹性理论指导下的劣构领域课件设计的策略性建议,[2]张伯邑在定义和分析认知通道的基础上,对多媒体画面的认知通道效应作出分析,意在揭示多媒体教学的认知技术原理。[3]

根据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研究显示,界面设计的研究较多,占了设计研究总比例的61.11%,教学设计占了22.22%,结构设计最少,只占了16.67%。人们意识到了作为课件“外衣”的界面设计的重要性,美观的界面设计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关于多媒体课件“灵魂”的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骨架”的结构设计的研究较少,这往往会导致研究偏离了课件的重点核心部分,也会出现课件华而不实、教学辅差等一系列问题。

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研究中,多媒体课件存在问题的研究最多,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研究的文章最少。多媒体课件存在问题研究文献中往往根据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如竺柏明研究了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分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以至于小学数学教学穿着新鞋却依然走着老路,提出了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多分析、归纳、总结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规律,摆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思想,恰当地选择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合点,适时、适度、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多元化的学习环境的对策。[4]多媒体课件发展趋势的研究有助于预测和指导多媒体课件的发展方向,指明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

(3)关于多媒体课件评价和管理的研究稀缺

统计数据显示,关于多媒体课件评价的研究只有四篇,即占总研究数量的1.78%,多媒体课件管理的相关文献研究却没有。评价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评定一个多媒体课件需要有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一个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可以有效指导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而就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关于多媒体课件评价研究的数量是稀缺不足的,这也说明我国对多媒体课件评价的研究不完善,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多媒体课件研究成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由于多媒体课件的数量急剧上升,加强多媒体课件的管理,有利于精品多媒体课件资源重复、有效的利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加强对多媒体课件评价和管理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3.多媒体课件研究学科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有56篇文献结合相应学科进行研究,得出了各学科多媒体课件研究的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语数外主科类和计算机类的课程多媒体课件研究较多,物理、化学等理科类多媒体课件研究适中,政治、地理等文科类的多媒体课件研究相对较少。语文和数学学科的多媒体课件研究都占了总比例的19.64%。这也说明对主科类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应用的重视。由于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动画、视频、模拟仿真训练能将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可视化,因此在诸如物理、化学、计算机等理科类学科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多媒体课件在文科类学科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正如王波儿等提出的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等特点,使多媒体在辅助地理教学中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5]因此研究文科类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是有巨大价值的。

4.各个教育阶段多媒体课件研究的分布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研究多媒体课件的群体集中在高校,占了总数的64.44%,其次是中学,占了总比例24.89%,其余的各教育阶段分布较少,具体如图5所示。这表明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是研究多媒体课件的主力军。小学和学前研究多媒体课件的群体很少。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小学已经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所以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应该要加强对多媒体课件的研究。

在统计过程中,有3篇涉及了多媒体课件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他们探索研究如何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产生积极作用,给特殊儿童的学习带来希望。所以需要更多的群体力量投入到特殊教育的多媒体课件研究当中。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1.主要结论

本研究经过资料检索、内容分析等研究过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经过多媒体课件研究的不断发展,我国多媒体课件研究的文献数量整体呈平稳的发展趋势。

(2)研究涉及到了多媒体课件的各个方面,并且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评价、快速课件开发模式、多媒体课件发展趋势等的研究较少。

(3)研究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工具介绍主要集中于视音频、动画等素材加工工具,介绍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主要介绍Authorware、PPT、Flash这些软件的使用。对于集成幻灯片、时间轴等功能于一体的快速课件开发软件如Articulate、Captivate等研究较少。

(4)关于多媒体课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评价、管理等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和管理。

(5)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类和计算机类的课程多媒体课件研究较多,文科类多媒体课件研究较少。

(6)多媒体课件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多媒体课件相对较少,特殊教育逐渐开始关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2.建议

根据以上结论,笔者提出一些建议:在研究内容方面,我国关于多媒体课件研究应加大多媒体课件评价、多媒体课件快速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并且可以参考国外关于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样才能有效指导我国多媒体课件的发展;在研究学科类别方面,文科类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研究力量分布方面,我国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基础教育领域的多媒体课件的发展。由于多媒体课件的许多优势,多媒体课件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领域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并且应该增强高校与其他教育阶段的合作与交流,使高校的研究能够得到真正的实践,为其他教育阶段服务。

参考文献:

[1]乔立梅,张佳.多媒体课件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曹贤钟,王海霞,王润华.认知弹性理论与劣构领域的课件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6(1):73-76.

[3]张伯邑.多媒体课件画面的认知通道效应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32-35.

[4]竺柏明.小学数学课件“亚健康”的症状剖析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8):55-56.

[5]王波儿,梁玮.地理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4):60-62.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师范院校教学模式的思考 下一篇:基于云空间的教师团队深度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