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绩效评价探析

时间:2022-05-27 11:56:16

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绩效评价探析

政工干部作为国有企业的特殊组成部分,在把握党的领导方针、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强化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政工干部工作的特殊性,在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应采用针对政工干部自身特点的绩效管理办法。本文结合企业绩效管理,对政工干部绩效评价进行研究。

一、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绩效评价前期调研

(一)政工干部绩效评价的现状。随着政工干部绩效管理浪潮的袭击,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开始探索新的业务方向。目前,我国对于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绩效评价仍处于探索阶段,且面临着许多挑战。第一,评价指标及考核标准不合理。第二,实施方案及配套措施不明确。常常因为前期资料收集不足、绩效方案分工不细致、实施措施认识不充分等问题导致了绩效评价无法实践于企业;第三,报告反馈与绩效调节不及时。绩效评价具有其评价作用与反馈指导意义,现阶段政工干部绩效管理过于形式化,忽略其反馈指导作用,缺乏系统、合理、及时的报告反馈机制。

(二)开展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必要性。政工干部对于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是无可厚非的,它是国有企业的“灵魂”。发挥政工干部在国企中的作用,有利于国企提高自身的企业凝聚力;有利于国企的内部人员管理;有利于提高国企的市场竞争力。而政工干部绩效评价能够有效促进政工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系统的监督其工作效益,从而实现高效的企业管理。因此,政工干部绩效评价研究在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企业管理的统一性及绩效评价的全面性,政工干部绩效评价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并成为国有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的新方向。

二、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绩效评价方案制定

(一)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绩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途径。由于政工干部绩效评价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在进行绩效评价工作时,应细致研究并选择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价方法。而国有企业在进行评价方法研究时,可将政工干部工作与绩效评价相结合,从而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及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二)指标优选。绩效指标体系的开发工作,首先应结合政工干部工作特点,将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其次根据其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细化筛选;最后制定出符合其特点的绩效指标体系。而指标优选细化过程要求企业管理者根据企业管理绩效体系所确立的共性指标,切合政工干部的工作特性及实际情况,对共性指标进一步细化成专业性较强、针对性较明显、具有可行性的特性指标,使制定出的绩效指标体系具有科学合理的体系结构,更具专业性和可操作性,能够较公正、准确、高效地进行绩效评价。

(三)标准制定。标准制定是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决定了绩效指标的评价结果。只有对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才能准确反映工作绩效的实际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将各级指标分为定量与定性两大类。定量指标分析标准是将绩效情况数据化,需要结合数理统计原理,对评价问题进行专业科学的分析评定;定性指标分析标准需要对无法量化的因素通过实事求绩效描述,客观合理地对评价问题进行性质分析评定。

(四)指标权重。指标权重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反映着各项指标之间的内部联系,权衡各项指标对绩效评价的具体影响程度,体现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和导向意图。权重的分配方案应符合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与无偏向性等特点,避免因个人因素导致主观臆断的情况发生,并针对政工特点以及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权重设置。

三、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绩效评价实施流程

实施流程是指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后,对政工干部具体实施的评价流程。科学合理的安排绩效评价的工作流程,可对绩效评价进行工作质量监督控制,使评价工作有条不紊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同时避免绩效评价中重大错误发生。经研究具体的评价实施流程可分为:数据收集、资料复核、综合评分、撰写报告。

(一)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进行政工干部绩效评价的首要内容。数据收集必须符合科学、客观、实用、高效等特点,对政工干部绩效评价产生重大的影响。数据的收集可以为政工干部绩效评价提供事实的依据,确保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有利于对年度政工干部工作的状况进行记录,有利于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参考、改进与完善。

(二)资料复核。资料复核是通过合理方法对收集到的评价数据及考核依据进行复查审核,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合规性。收集数据多次复核符合谨慎性原则,从而保证绩效评价结果真实公正。在资料复核过程中,针对其中异常变动及不合理因素,进行分析性复核,从而筛选合理、准确的评价依据,同时对不合理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排查。

(三)综合评分。综合评分应对复查审核后的资料通过政工干部绩效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分。根据复核资料与指标体系的解释说明及评分要求,做出合理性判断,从而得出政工干部绩效的评价分值。与评价要求及指标解释说明不相关或者相关性不明显的评价资料,应与被评价人员进行探讨商议,从而确定评价资料的合规性。

(四)报告撰写。绩效评价报告是整个绩效评价工作的真实反映和最终总结,因此撰写报告对整个绩效评价工作起决定性作用。绩效评价报告撰写必须具备完整性、准确性、客观性、简洁性、有说服力。绩效评价报告是建立在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数据、时空比较等形成结论,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绩效评价的方法、对象、指标体系及标准、实施流程、评价结果以及全年绩效数据的对比分析。

四、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绩效评价的反馈机制

(一)承接机制。由于政工干部工作的特殊性,在企业中难以短期有效的衡量出其工作效果,亟需一种长期的、具有承接性的评价机制,对政工干部工作绩效进行合理评定。建立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绩效评价承接机制,将本年度绩效评价作为下一年度绩效评价工作的依据,并建立年度绩效评价资料库,使绩效工作相互承接,有利于长期跟踪政工干部工作效益并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工作,从而促使国有企业政工绩效评价管理更为合理、科学和客观。

(二)调节机制。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绩效评价具有其自身的调节作用,建立绩效评价调节机制有利于对企业内部政工干部进行宏观调节,它有助于政工干部自我反思,并根据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积极自发地进行自身工作调节、改进、完善,对政工干部认识工作及提高工作效益的具有指导性作用。同时,在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不仅对政工干部进行工作指导,同时可以免去企业管理者为引导和规范政工干部工作所投入的时间与经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三)激励机制。政工干部绩效评价不仅仅是对本年度工作客观公正评价,而且对其未来工作具有激励作用。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发挥绩效评价的后期作用,通过政工干部绩效评价对政工干部进行激励表彰,有助于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同时发挥其对企业内部思政工作的积极作用,提高政工干部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上一篇:以XML为基础的Web数据挖掘技术系统的框架设计... 下一篇:陈耀祥:青年成长必须跟上时代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