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英语常见的阅读障碍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5-27 06:41:43

论中学英语常见的阅读障碍及应对策略

摘要 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试题最重要的部分,能否取得理想的成绩,从很大程度上讲,在此一举。对于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一是读不懂;二是速度慢;三是准确率底。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训练。本文具体谈一谈对这三种情况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障碍应对策略

障碍之一:读不懂,看不明。

对策:扩大词汇量,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和跨文化背景知识。

同学们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常常“读不懂”。遇到读不懂的情况,首先要检查原因,是词汇量不够,不认识文中的生词,还是搞不清文章的结构?或是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读了文章之后不知所云?

如果词汇量不够,就要努力扩大词汇量。新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毕业生必须掌握3500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约328个)。这3500词汇是最底要求,必须牢牢地记住会用。此外,对词汇的掌握多多益善。因为高考试题中允许出现3%的生词。如果有足够量的词汇量作保证,那么,我们阅读起来也就容易了。

当然,词汇量再大也可能会在阅读中碰到个别超纲词,总有看不懂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影响对短文的理解和做题,就不必理会,目光一掠而过。但是如果是关键词,我们就必须通过上下文或其他手段猜测该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了。

如果学生词汇过关,但却由于搞不清文章的结构而造成阅读障碍,这时就要集中精力做语法分析。一定要学会解析长句,闯过难句理解这一关,关于长句的阅读训练,可采取层层抽丝拨茧法。具体方法是:

(一)对于有多个从句的长句,应该先找到主句的主体部分即主、谓、宾,然后再找从句的主体部分,一层一层进行,先把同一层次的看完,再进行下一层次内容的分析。

(二)对于有很长插入成分的长句,先不要理会插入语,等把主句的意思看完之后,再来分析插入语的意思和作用。

(三)对于有分词状语或独立主格结构的长句,应该先分辨主句和从属部分,分清主次,不要错把从属部分当成主句。

“读不懂”的第三种情况是单词全懂,语法都会,可就是读了文章之后不知所云。这种情况最令人头痛。这不仅仅是英语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涉及到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常识、逻辑分析等综合因素。这种情况凡是学外语的人或多或少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例如,英语中的很多成语、谚语都是一目了然的词语,可对中国学习者来说却是很费解。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涉及到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不合逻辑等问题。学英语就硬着头皮去适应英语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逻辑!就像汉语中的“救火”、“养病”、“吃食堂”之类,从字面意思上看,毫无逻辑可言,但非要这样说不可。由此可见,平时在阅读中广读博览、拓宽知识面,对于阅读是大有裨益的。

障碍之二:速度慢,效率底。

对策:熟练掌握快速阅读技巧。

解答英语阅读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两点:一是准确无误,二是答题迅速。因此阅读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阅读理解。换言之,怎样做得又好又快――这就少不了快速阅读的方法技巧。阅读速度慢的人的阅读模式类似于小学底年级学生阅读课本,看一个字读一个,然后再想这个字的意思。这样阅读方法是达不到正常的阅读要求的。因此,要提高阅读速度,就要根除逐字阅读的坏习惯。

常见的快速阅读方法有记时阅读、略读、寻读、意群阅读等。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但更重要的是多读多练。考试复习期间可采取精读、快速阅读分头训练,相互结合的方式。譬如说,在复习强前期进行训练,重点放在把握句子的语法结构,准确理解词语意思上,然后在复习中后期转入快速阅读训练,重点放在捕捉信息、把握要点上,限时完成,逐步加快速度。精读要尽量细,力争读懂每一个单词。快速阅读要尽量准,努力把握文中的要点、信息。最后将二者结合起来,在精与快之间取一个中间数,也就是考试所需要的有把握的阅读速度。

障碍之三:准确率底。

对策:多动脑筋,多分析,抓住主线,排干扰。

阅读理解准确率底也是一个令人伤脑筋的问题。有的同学甚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做阅读理解题的过程中,有时候一些看不太懂的文章,做起题来错误比较多,这是怎么回事?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阅读理解题有的文章容易一些,但题目的干扰性比较强,即所谓的文章易读题难做;而有的文章,特别是有关学术探讨、研究类的读起来很费劲,所出的题却多半是宏观性的试题,可以通过总结归纳、推理判断来解决,可能你觉得有一些细节没有理解,但是整个文章的思路清楚了,照样可以把问题回答对。

要解决阅读理解准确率底的难题,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首先,要把阅读的重点放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其次,要善于动脑筋,理解思路要与出题者的思路保持一致,也就是思考对路,理解准确的内容不一定要考,关键在于把握题意,对于考的是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不清楚出题者的意图,把握不好题意,一不小心就掉进干扰陷阱。对这种情况不妨送大家四句话漫漫琢磨体会:动脑筋,多分析,抓主干,排干扰。

准确率底的关键问题是把握信息的能力不强,弄不清文章中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哪些是冗余信息。在次我们提出“三主一问”的方针供学生作为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所谓“三主”(主题、主线、主谓)即抓文章的主题思路、布局结构的主线以及各关键句子的主谓结构:“一问”即根据文章所设问题而思索:此题的考点在哪里?一篇文章要是抓住了全文的主题思想,领会了贯穿全文的结构线路,把握了关键句的主谓结构,针对问题找信息、答案,阅读中准确率底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了。建议同学们认真总结答题经验教训。其中最好的办法是将近年的高考试题仔细阅读,认真分析。因为这些阅读题的命题是经过多位专家反复推敲形成的,无论是文章内容还是问题的设置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另外一点也很重要:做完题以后要进行错误分析。每做完一套阅读题不要只看做对了多少,做错了多少,重要的是仔细对照答案,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针对所犯的错误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有针对性地阅读训练。只有平时阅读过关,考试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论对数学教师的可行性建议 下一篇:如何打造高效高质的高中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