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数学教师的可行性建议

时间:2022-10-29 10:02:19

论对数学教师的可行性建议

摘要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数学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指导者和服务者。调查研究表明,学生不喜欢数学的主要的原因是由数学教师造成的。分析目前数学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数学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数学教师数学观数学教育观

2011年10月,安徽阜南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的两名小学女生服毒自杀一事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据报道称两小学生因不满数学老师的一些行为,相约喝农药服毒自杀,并在黑板上留下这样的遗言,“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

究竟这位数学老师怎么了?近年来,关于数学教师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而且远多于其他学科的科任教师。网络上以“数学老师,我恨你”为题的文章和帖子数不胜数,其中诗歌和视频受到了大家的热捧。一位作者在诗中这样写道:“小学时候的那个老太婆毁了我,那个凶巴巴的老巫婆,让我害怕数学课……”学生因为数学教师而厌恶或者放弃对数学的学习,由此造成的伤痛和遗憾,作为数学教师,责无旁贷。

“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如果孩子们在数学的道路上过早夭折,那么他们到哪里去寻求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呢?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对数学丧失了自信和动力,惧怕数学,厌恶数学,有些甚至放弃了数学,这无不让大家感到痛心和惋惜。作为数学教育者,经过深深的反思,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教师的数学观陈旧

中国的数学教师,更广泛的看,包括一般的数学工作者,持有的大多是一种“自然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的数学观。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更多的强调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而淡化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抽象难懂,又没多大用处,从而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二、学生数学负担的加重

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数学与我们朝夕相伴;从中考到高考,再到研究生考试,数学几乎必不可少。对于中考和高考,数学的地位和权重毋庸置疑,有时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数学成绩的高低,成了学生分科的依据,填报志愿的参照和职业选择的坐标。甚至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小学生的奥数成绩成了进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敲门砖,学生和家长连连叫苦,却又束手无策。孩子数学成绩不好,成了好多学生和家长的心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增添的却是更多的烦恼和负担。

三、数学教师的数学教育观狭隘

目前的数学教育有些已经被异化,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一些数学老师往往将学生的成绩与自己的奖金、职称等级和荣誉等挂钩,给数学教育一个错误的导向,使学生增添了许多无形的压力,自己也容易情绪化,影响正常的教学。个别老师的数学专业素养较低,上课枯燥乏味,很难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去。教师的职业病在数学老师这里更容易发作,如见错就管,遇到问题易开口批评当事人,嘴的利用率太高。没有数学脑子,没有数学细胞,这样的话常出自数学老师之口,学生在老师的挖苦讽刺之下失去了学习数学的自信。

崔永元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小时候数学成绩很差。上小学时,数学老师发现崔永元上课走神,就把粉笔头准确无误地砸过去,还批评说“你把全班同学的脸都丢尽了”。从此,崔永元患上了“数学恐惧症”,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关闭了数学这扇窗。而与此同时,教语文的王老师对崔永元的第一篇作文大加赞赏,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语文这扇窗分外透亮……

数学老师,是你让我丧失了学习数学的自信与动力;是你让我开始惧怕数学,厌恶数学;是你让我放弃了数学,在我的人生里关闭了数学这扇窗……数学老师,想说爱你真的好难!数学老师,我恨你!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一声声内心的告白, 不断地在让我们警醒,数学老师,想说爱你有多难?

我们不是老巫婆,更不能当刽子手,而应成为学生在学习数学道路上的引领者和服务者。在我们的身边,不乏优秀的数学老师,孙维刚、任勇等一大批杰出的数学教师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华罗庚对陈景润有知遇之恩,陈景润视华罗庚更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生之间的隆情厚谊在数学界传为美谈。读郑毓信教授的《做大气的数学教师》,感触颇深,他认为,要做一个大气的数学老师,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一)有独立思考,更有一定的自信与自尊,而不是盲目地崇拜权威,追随潮流。

(二)视野开阔,有远大的抱负与志向,从而也就能够超世脱俗,淡泊名利。当然,这又并非是指好高骛远,妄自尊大,而应努力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切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加强学习,注重反思,从而就能脚踏实地地不断前进。

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对高素质教师的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要从静态的、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的、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证的、发展的、建构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相结合的数学观转变。努力创设充满宽容与欣赏的、饱含人文关怀的课堂;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对学生关爱有加,数学教学无差生;放下架子,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于丹教授数学一塌糊涂,恶梦做了20年,但是她却为传承和弘扬亚洲传统优秀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做大气的数学教师,优秀的数学教师,学生喜爱的数学教师,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夙愿。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反思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树立优良的师德风尚。亲其师而信其道,我们一起努力,让数学成为学生美好和愉快的回忆。希望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数学老师,爱你没商量!”

参考文献:

[1]黄秦安,曹一鸣.数学教育原理---哲学、文化与社会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郑毓信.做大气的数学教师[J].中学数学月刊,2010,(3).(编辑王影)

上一篇:谈学生在课堂上的转变过程 下一篇:论中学英语常见的阅读障碍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