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改革的思索

时间:2022-05-26 05:56:12

音乐教学改革的思索

【摘 要】多年来的教学方法导致了教师只讲,学生只听的枯燥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失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创新能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互动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等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使学生更好的发展音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个性培养;教学过程

音乐教育的任务应该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让他们在愉快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自己动手去创造音乐,从而获得音乐素质的提高,智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

通过以往音乐教改的实践深深感到教改的关键首先是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师要勇于否定固有的“经验”,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敢于探索,不断前进。

一、教师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学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要想使素质教育落实到音乐教学中,是我们教学应重视的问题。学校工作主要以教学工作为主,所以说素质教育是通过各科教学来完成的。但实际上在各科教学中较多的是只重视本学科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重视。以音乐教学来说,多少年来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因为是一种技术课,它是传授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所以音乐课一直被看作是技能技巧课。音乐教学方法也以“教音乐”为宗旨,教师的教学目标往往停留在“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教材规定的内容”,教师的注意力必然集中于唱歌、识谱、乐理、欣赏等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对人的素质、能力,特别是个性的培养。音乐是艺术,是必须要掌握一定知识、技能技巧才能表现的,但是艺术的音乐关键首先要是人有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欲望,特别是孩子首先要让他们愿学,乐学。有感才有受,有感才有智。要不然再简单的技能技巧训练,也只能成为机械的操练,呆板的重复。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音乐教育是整体教育中一个部分,一门科学。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重视人的素质能力的培养。素质能力不仅包括智力素质的开发,还包括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灵敏反应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协调能力、审美能力等因素的训练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音乐达到教人的目的,又要通过教人来更好地学习音乐。

二、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

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不只是为了教,而更是为了学。一个好的教师不是一个教书匠,而是要教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单纯追求教学结果,而要重视教学过程的研究。重过程、要研究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过程。孩子是有差异的。有的善于听,有的善于看,有的善于模仿……而不同的学生,学习过程是不一样的。过去把学生的差异只看成是学习成绩的差异,这显然是十分片面的。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特长,扬长避短进行学习。朝晖同学唱歌从来不能成调,虽然多次进行个别的、耐心的辅导,但他的唱歌成绩总是远远落在全班学生后面。唱不好曲调是不是没有音乐的潜能,就像通常所说没有音乐“细胞”了呢?经过仔细观察了解,发现小朝晖节奏感特别好,于是专门训练节奏,使他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从打节奏到敲小鼓,最后他成了学校少先队的一名优秀鼓手。我们不能指望每个学生都成为什么家,但是我们相信,每个学生能以自己独特的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崭新的、独特、与众不同的、不可代替的、无法重复的个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独一无二的音乐世界。

总之,重过程是教育思想改革的结果,它不仅要看学生学会什么,更要看学生是怎样学会的。 当然重教学过程对教师来说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它不仅要教师认真专研教材,还要精心设计教法,周密组织课堂环节。让学生有主动、积极“学”的机会。学生学习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而且也是知、情、意的心理活动过程。抓住学习过程的研究,有利于对学生知识、智能和个性的培养。有时虽然一节课中并不见成效,但日积月累,是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生作用。

三、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不能把师生关系看作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关系,而是树立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怀着对学生的爱和对知识的爱的感情向学生传授知识。如果学生是知识的容器,灌满这个容器可以用电脑,教师是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则要靠教师的情和爱,学生需要知识,更需要热情。所以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教少数天赋好的孩子,更要为多数中等特别是差的孩子服务,我们是普及型的教育,更要让全体学生主动积极、饶有兴趣得学。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音乐教改的关键,我们努力使音乐教学通过音乐达到育人的目的,又通过教人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音乐。我们今天的教就是为了明天的不教。中国面临百年难遇的良机,跨世纪的任务要靠跨世纪的人才去完成,跨世纪的人才靠本世纪的教师去培养,我们今天的工作是在为明天架设金桥。

作者简介:

刘纪秋,女,(1972~),辽宁沈阳人,硕士,工作单位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上一篇:谈如何以歌唱带动孩子的音乐能动性 下一篇:谈黄梅戏《妹娃要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