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路径建构

时间:2022-05-26 05:02:18

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路径建构

[摘 要] 众所周知,青海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每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必将产生不同的文化体系。谈文化不得不涉及的一个核心问题即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在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三者关系中扮演着主导的角色,是民族问题最终解决的重要环节。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群体里的精英阶层,在高校这样一个文化传承的典型之地,文化认同至关重要。本文将在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的把握上,提出文化认同的理论路径和实操路径。[关键词] 文化认同及现状;理论路径建构;实操路径建构

【中图分类号】 G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00-1

一、文化认同及现状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在本文中的文化认同主要指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彼此依赖与尊重,即并非单纯的指对己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他文化或异己文化的认同。有学者认为,这种“认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一方,而是在两种甚至多种不同民族文化的“和合”交融中,寻找交汇点、相同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文化认同的真正意义在于:尊重、认可、学习、交融。

(二)文化认同的现状分析。据调查近年来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约80%并有上升趋势。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各民族拥有各自的文化圈,在文化认同上他们呈现出积极地一面:在调查结果中显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他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方式上有何看法上,75.50%的对此是持尊重并给与理解的态度;在面对不同的民族文化时的态度问题上,83.2%同学选择每种文化都应该合理存在,54.5%的同学选择可以学习异族文化;同时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上给予了有较高的认同。

二、文化认同理论路径的建构

(一)以多民族区域实际为基础,加强多元文化历史渊源的教育。文化是在一定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其自身生存环境,地域性是所有文化的共同特征之一。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就生存着多个族群,拥有多种宗教和文化,以汉、藏、蒙古、回、土、撒拉为主体的青海各民族,在交往中相互融合,农牧文化、儒家与佛教伊斯兰教文化相互整合,形成多元文化的地区特点。

(二)以多元文化的实际为依托,提升对异民族文化认同的力度。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对于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日常交往的影响是重大的,客观上存在的文化差异使文化因素成为他们交往中无法回避的因素。

我们应在青海多元文化的现实上,有必要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去引导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应在此价值取向的引导下,提升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异民族文化的认同力度。

(三)以文化的自觉践行为手段,完成青海高校多元文化的教育。文化与教育之间历来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教育对文化的基础看,教育是文化传播、应用和发展的载体;从教育对文化的传承看,文化的传承尽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但是教育是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从教育对文化的创新功能看,文化创新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

三、文化认同实操路径的建构

(一)加强公民教育和公民身份认同。哈贝马斯认为在当前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民主制度下的公民资格能够成为团结一切外来者的一体化力量。具体到高校的教育实践,则应通过现代公民教育来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将公民作为一个有效地“连接点”,实现身份的一致性,消除强弱势之分,排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卑感和孤立感以及排异情结,文化的认同就会自然达成。

(二)增设高校少数民族的文化课程。从调查中了解到,高校少数民族的文化课程是一个缺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增设各民族文化课程的愿望强烈,他们都希望从开设课程中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及其风俗习惯,获取更多民族文化知识。例如通过开设宗教文化方面的课程,阐述其哲学思想、宗教文化及艺术积极地一面,这对正确宗教观的树立以及避免宗教极端行为大有裨益。这同时增进各民族大学生的相互了解,对文化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化认同的有效载体,不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消除片面和极端认识,使不同的民族文化很好地对话。学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民族大学生参观民族特色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等,以帮助他们了解各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可以让各少数民族大学生观赏和参与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等活动,这样可以让彼此增进了解,相互包容,加强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程度。

四、结语

文化的认同程度,对多民族地区高校稳定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对各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正确的多元文化认同观的培养是多民族地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文化认同现实可行的理论和实操路径,当然本文的路径并非全面,在今后的不断研究中将会更深入地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2]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194.

[3]吉狄马加.青海建设文化名省的理论思考[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67.

[4]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38-139.

[5]陈刚.全球化与文化认同[J].江海学刊,2002,(5).

作者简介:韩萌萌(1987-),女,汉族,河北安国人,青海大学社会科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管理。

上一篇:对物流园信息平台建设的探究 下一篇:景颇族创世史诗《目瑙斋瓦》教育传承的特殊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