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是提高化学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时间:2022-05-26 01:56:35

实验是提高化学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 案例背景

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一节新课的教学引入环节中,我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学生踊跃发言,举了不少例子,如:人体的呼吸、木炭的燃烧、蜡烛的燃烧、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等。然后我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些反应为什么在实验室条件下不适合使用。在分析时,我使出浑身解数尽量放慢语速,尽可能详尽细致地讲解。但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我发现有些学生似乎明白,有些却似懂非懂,还有些是一脸的不理解。当分析到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由于药品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快,不适合实验室使用时,尽管我反复引导,学生仍有些茫然。一个学生实在忍不住说:“老师,你说这么多,试一下不就知道了。”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给忘了呢!况且这些实验用品生活中随处可得,课本中虽然没有安排实验,但我们可以自行增加。教师大费口舌,学生却不知所云,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如果让学生自己观察,亲身感受,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我跟学生说:“说得好,这节课老师准备不充分,下一节课一定给你们补上。”

二、 案例过程

课后,我马上准备了学生列举的方法中所需的实验用品,分好实验小组,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到实验室亲自动手实践,亲身感受。同时,我还增加了粉末状碳酸钙、不同大小颗粒状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等药品,指导学生对比完成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不同大小颗粒状石灰石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学生表现积极、踊跃,非常兴奋,连平时在课堂上不活跃的学生也积极参与。不用太多地讲解,学生就很清楚地知道实验室用颗粒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最理想的选择,并且印象深刻。受到这节课的启发,在接下来的装置选择上,我调整了教学计划,让学生自己设计装置,然后开放实验室,让学生用事实检验自己的成果,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最终设计出理想的装置,最后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展示。学生的设计五花八门,其中不乏许多新颖别致、独具匠心的设计,让我大开眼界。

三、 案例反思

这节课,不但是我给学生上课,更重要的是,我也受到了学生的启发。我们的教材怎么用才能更适合学生的发展呢?以往我们只是在教教材,在照本宣科地当已有知识的传声筒,不敢也不会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拓展和迁移。现在看来,我们应该改变这种观念。教材只是我们教学的依托,我们教师应依托教材展开教学,而不仅仅是在教教材。我们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的教学手段,特别是运用实验,创造性地完成课标的教学任务,让课堂活起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如果用教师的权威把这些知识硬塞给学生,只会使原本朝气蓬勃的课堂变得沉闷、低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慢慢地消失。课后,我改变了以往怕麻烦,实验能省则省的观念。除了课本提供的实验外,我还根据课堂的需要,准备了许多有趣的实验,如二氧化碳溶解的实验、 火灾逃生原理实验、爆炸原理实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等。有时还布置一些课外家庭小实验,如用燃烧蜡烛、木材、一般树叶、松树叶等不同方法收集炭黑;制作无壳鸡蛋;帮助妈妈清洗水壶里的水垢;用小苏打蒸馒头;做一瓶自己喜欢的汽水等。并定期让学生集中展示,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对化学课充满了期待。这样,课堂上不再是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而是教师教得轻松欢快,学生学得兴致勃勃,使课堂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保持。

四、 案例的启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学习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最初学生对化学课的期待主要是对化学实验课的期待。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实验的准备工作很繁琐,工作量大,额外增加的实验工作量更大,需要花费教师很多的精力。另外,有的教师认为实验比较费时,课堂容量小,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实验部分能省则省,更不用说增加额外的实验,或有多媒体的则用多媒体投影替代实验。不做实验确实能省很多事,感觉课堂的容量也比较大,一节课能讲很多东西,面面俱到,几乎所有的细节、所有可能的失误都替学生想到了。但是,到考试时,就会发现,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仍然错漏百出。要想堵住这些漏洞,则需要学生大量地、反复地练习,形成了教师在拼命地教,学生在玩命地学的恶性循环,这样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通过实验教学,看似费时费力,课堂容量不大,一节课不能解决多少问题。但事实证明,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视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都受到了刺激,亲身体验了知识的获取过程,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把接受式学习变成探究式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和透彻。课后不必再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才能巩固知识,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同时,通过跟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协作、相处、取长补短、相互学习;通过展示自己的、小组的实验成果,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强烈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满足,实践成果得到了肯定,兴趣也就得到了保持;通过设计实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挥,提高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去创新的能力。这才是现代社会需要培养的人才。通过完成实验,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可预知的状况,在分析解决这些状况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知识,能力得到了提高,而知识的掌握也比较深刻,在考试中较少出现“反复做,反复错”的现象,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实验的功能,把学生从繁重的习题中解放出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反思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园区现代服务产业带的发展模式与演化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