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让“质疑”大放异彩

时间:2022-05-25 11:23:12

语文教学中让“质疑”大放异彩

摘要:善于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语文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敢于质疑的氛围,另外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争论,大胆提倡创新

关键字: 质疑 语文教学 能力提升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思源于疑”,这几句话很好地阐述了学习、思考、质疑之间的关系: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疑是探究的根本,是思维活动的源头,没有疑问,就没有探究活动,没有探究活动,就没有创新发明。而我们老师的教学活动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带着着疑问进行探究,在“质疑—探究”这一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大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质疑精神在语文的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学生会质疑,让许多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弄清质疑答疑的意义和内涵,质疑才显得有意义。

一、创设质疑的氛围

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是孩子真正走进文本的一种体现。这要求教师要为他们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也许他们的问题很幼稚,也许他们的问题很肤浅,也许他们的问题有偏颇,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或多或少一定有收获。那么面对林林总总的问题,教师不是把它们束之高阁而要及时梳理、归纳、总结。不要让孩子们的问题白题,不要让孩子们的热情消退。

二、语文课质疑能力的培养

所有的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各项能力的形成都必须有一定的过程,所以学生提问题的能力要靠教师的培养。的确如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一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从一开始就会提问题,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提出有水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了。我觉得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要教给学生方法,并逐步提高他们提问题的水平。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在语文课的质疑能力:

(一)我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前预习中学习质疑,在给学生留预习任务时,可以让学生标出在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等方面的内容并做上标记。(二)对于一篇具体的课文我们让学生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集中体现了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体材和特点。许多文章的题目一看就会有许多问题要问。例如《那些柔软或坚硬的时光》,看到题目很新颖禁不住会问什么是柔软的时光?什么是坚硬的时光?题目中为什么要用一个“或“字,作者主要想写什么要写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课题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去探索。老师可以把这些问题进行梳理,那么在课堂上将不会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机械的听了。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等多方面入手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又如:《少年闰土》一课中“四角的天空”中为什么天空是四角的;从语言的表达成形式上质疑,如《小溪流的歌》中一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从写作目的上质疑如《相片》一文中,为什么要以“相片”为题……(三)同时在培养学生质疑的过程中,不但应该让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质疑,还应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有效的提问,什么是无效的提问。什么是肤浅的问题,什么是深刻的问题。常此以往,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也就会逐步形成,并且一定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一)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例如在教授《麻雀》一课作小结时我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母的还是公的。”老师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激活了,经过争论,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这样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又如在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学生提出:“小女孩冻死在街头,为什么说她脸上挂着微笑?”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都颇有分量,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了发展。

(二)创设“生疑”情况,培养善于争论的能力。

争论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可以说是反映了一种整体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堂上的争论,有其特殊的意义,即争论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过程,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教师在争论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争论能力,也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语文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

要使学生善于争论,首先要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即“生疑”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关键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的情景,使他们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例如前一段时间听了王维老师《晏子使楚》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维老师给学生们创设“生疑”情况,努力使学生摆脱原有的旧的教学程式,而是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来学习。课上王老师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把学生置于晏子的地位,激发思考,引导争论。教师问一位学生:“你个子不高,因此引来过什么麻烦吗?”“没有。”学生答。老师话锋一转,说:“曾经有个人,就因为个子矮,惹来了麻烦。那就是: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国派身材矮小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得知,特意作了布置。晏子到来,见城门紧闭,侍者让晏子从城门旁边新开的洞口钻进去。假如你是晏子,你怎么办?请先思考然后发表你的见解。”这样把学生放在晏子所处的环境,学生尝试着像晏子那样思考,像晏子那样回答难题,然后再读课文,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把课语含义表达出来。这样设法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思维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通过表达,让学生体味成功的愉悦,能调动学生争论的兴趣。

(三)质疑是创新的前提

“新”之所以“新”,它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没有“旧”就没有“新”。对“旧”的否定就是推陈出新。要否定旧的东西,首先就需要对旧东西的大胆质疑。对书本盲从,对权威迷信,其结果只能是“守旧”。因此只有质疑已成定论的东西,才能提出新的问题,只有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另辟路径,才能获得新的结果。可以大胆地说:质疑是创新的前提,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要鼓励质疑。例如:《滥竽充数》这篇文言文,原文是用来讽刺南郭先生不懂装懂,鱼目混珠。但是不是只有这一层教育意义呢?如果我们对此质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可以得到很多新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倘若宣王能象其子泯王那样,“好一一听之”恐怕南郭先生即使有再高明的的骗术,也难以得逞,何况他的骗术并不高明,所以这篇课文也讽刺了齐宣王;有的同学则认为:泯王并不是真正具有辨别真假的能力,他也只不过是“好一一听之”而已;也有学生认为:齐宣王身居王位,既无严格考核人才之心,又无诚心录用人才之意,上当受骗表明他的昏庸和愚蠢……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囿于原意,这些创新又从何谈起。

善于质疑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应该根植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根植于我们整个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应根植于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中。让“质疑”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大放异彩。

上一篇:机械专业现代教学方法探讨 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