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高考语言表达题

时间:2022-05-25 06:38:17

直击高考语言表达题

一、题型分析

1.成语题命题形式小有变化。2015年的近义成语辨析没有出现,2016年对成语的考新出现,但变化较小,只是由过去的4个句子4个成语变成6个句子6个成语,考查容量增大。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语文基础的积累,但难度降低了。

2.连贯题有所变化。题型由原来的语句复位或语句排列变为虚词选用,在考查对语句逻辑性把握时,更重视语感。这些变化体现出命题立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这些变化在语文《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强调基础,重在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应试能力。

3.和国际阅读水平测试PIRLS(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和“非连续性文本”接轨。让考生适应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重点提高考生的文本、图表和图画的综合理解能力。国际PIRLS测试主要关注考生从文本中建构意义,要求考生对没有明确陈述的信息或观点进行推论,超越文章表面,并且填补文中经常出现的意思的空白点。一般这些推论是直接的,考生要基于文中包含的信息,联系两个或更多的观点或信息片段进行推论,同时推论受到文本的严格限制。在这一过程中,考生不仅要关注句子或词语层面的意思,还要关注处于文中某一局部的内容的意思,或者是关注整个文章中呈现出的更完整的意思,最终将局部和整体的意思联系起来。

综观全国卷近五年来语言运用题的命题情况,和国际阅读测试PIRLS和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接轨是趋势,多样化阅读、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综合性强是其显著的特点。从考查的题型变化来看,基本上是保留前一年两个类型的基础上创新一个。图文转换,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依然是复习备考的重点。

从2016年全国卷试题的分析来看,2017年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将呈现以下趋势:

1.题目形式仍会以主观题为主,每题的考点将紧扣考纲,呈现综合、多样的特点。

2.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覆盖面会很广泛。

3.材料内容会紧跟时代步伐,更贴近生活,引导考生关注当下社会政治、经济、前沿科学的相关内容。

4.题目类型会再创新,变化多样。

5.语言连贯(补写)和图文转换题仍是考查的重点。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考场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答题情况来看,考生在解答语言文字运用题时存在以下问题:

1.审题不明。考生在解题中的表现是不能很好地挖掘出题干中隐性的信息,不会把图画转化成语言,不能抓住图画中的关键词,并发现其中的关联;空白处填空时,由于时间紧,不理解文本,很多考生放弃此题,或者只会填一个空,失分严重。

2.思维局限。在解}中的表现是“瞻前不顾后”,不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不会阅读有空白的文本,不能在有效信息空白的前提下理解文本,进而对文本进行推断并得出答案。

3.表达欠佳。有些考生在解题时,于空白处写的是词语或短语,不会写完整的句子;句子表达在语法上有错误。这一点尤其需要考生在考场上有所注意。因为在阅卷中,不仅要求考生的答案正确,还要求语法正确,句子通顺,这都是阅卷老师赋分时要参考的因素。

备考指导

一、根据命题特点与命题类型进行针对性训练

语言表达应用题的命题方向十分明确,无论它的形式怎么变化,最终总是围绕考点命制。“形式”是亮点,“难度”不会变化,所以考生可以不必在难度上下太多功夫,而要关注题型的变化。具体来说,考生应关注其变与不变两个方面。变(创新点),即情景材料的变化,命题角度的变化,载体样式的变化。不变(考点)即命制方向:能力、素质立意为先,语言表达为本。也就是说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不变”。考生可将复习重点放在分析图文转换类,口语交际类(说话简明、得体、连贯),活动参与类(倡议活动、主题访谈、话题辩论、活动设计、景点介绍、材料探究等)这四类题上。

同时还应注意,高考设题往往是表达为本,思维为先。考生在备考中,要避免仅从形式上去揣摩,而应激活自己的思维,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累去完成题目。

二、精选试题练习,引导归纳类推

备考中,我们要重视高考真题,注意归纳和类推,有效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复习过程中,考生要着重训练自己的审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因为语用题的生活性、时代性、思想性、文化性相糅合的特点强,所以考生必须训练面对题目时的判断力,提高分析已知、推断未知综合信息的能力。尤其是要重视审题能力训练,认真思考题目的明示信息和隐含信息,学会在文本空白的前提下理解文本,总结、归纳空白文本的阅读方法和有图画、图表的题目的阅读方法,学会提取语段的关键词语。而在思维能力的训练方面,考生要注重拓展思维的广度,挖掘思维的深度,整体把握材料,学会跳读和多样化阅读,读懂图画和图表,明确图画间的关系。

三、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考生要按照考纲要求,就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进行系统训练,使答题既能语意明确,又能简练而有文采。考生要特别关注所写语句表达是否规范,是否合乎语法,是否主语一致,上下句逻辑关系是否恰当。

四、重视材料的积累

考生平时要关注时事,关注生活,注意积累,熟悉不同语段选材的语境。比如全国卷Ⅰ中2016年的“花青素”是科学信息语段,和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直接关联;2015年的“电子商务”是经济信息语段,和学生的生活现实紧密相关;2014年的“二氧化碳”是科学信息语段,和国家的“生态经济”直接关联。

上一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导航 下一篇:邂逅霍金(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