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草原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2-05-25 03:37:51

浅谈现代草原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9-0013-01

摘要:草原文明遵守一套环境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这些传统方式之上所形成的生态价值观是草原生态文明价值观赖以生成的源泉。

关键词:甘孜州草原生态文明

草原,作为生物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千百年来,甘孜州草原生态系统,丰美的水草养育了藏民族,并孕育了藏民族丰富灿烂的草原文化。但随着人为因素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草原也展现出肆虐的一面,急剧的草场退化、惊人的草原沙漠化已经成为草原人民为了求得生存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今,在草原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应当汲取草原文化中有益的精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一个现代、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西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对人和草原文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思想内涵与草原生态文明的构建措施作详细阐述。

一、草原生态文明及其涵义

(一)草原生态文明

草原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反映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

(二)草原生态文明的理解

草原生态文明的理解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人与草原之间互相尊重与平等

草原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个部分,而人类又是生态共同体中的有机体,因此,人类在一切活动中,都要从认知和行动上承认草原生态系统的系统价值,承认它的创造性价值,承认没有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就没有人类自己的价值。人类要尊重草原上的一切生命,尊重这些生命的价值和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所以只有这样,草原人民才会得到草原造物主的尊重。

2.人与草原是合作关系

近代以来,人类与草原之间的矛盾却从原有的和谐变得日益尖锐。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过分陶醉于对自然草原的改造和胜利,而忽视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滥垦、滥牧、滥采等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与和谐的生产方式,使得草原生态系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人与草原建立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无疑是甘孜州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涵之一。

3.人、草原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当前大力提倡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最终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这正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草原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倡人、草原、社会的相互和谐。人们不仅要注重尊重和敬畏草原,而且也应当科学和合理开发草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如果没有人与草原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就不可能有草原生态文明的出现。

二、草原文明中的生态思想

在我国藏民族创造的草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

(一)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环境思想

藏民族在多年的游牧生活中,已经认识和感悟到人与草原上的一切生命共生共荣,草原生态共同体是生命的摇篮。因此在牧民的生产活动与生活中,无不体现着朴素的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

1.对自然的尊重

在生产生活中,藏族禁止挖掘草地、蓄意破坏草场,禁止在草地上遗留火种,禁止在河流中泼撒脏水、洗涤污物。在上,藏民族信奉的藏传佛教主张万物有灵,它认为草原上的一草一木、飞禽走兽和河流湖泊都有灵性,不能轻易地扰动、射杀和破坏,人们必须予以尊重。

2.对生命的敬畏

游牧民族以肉为食,但不会随意宰杀动物,即使在宰杀时,也表现出对它们的感恩和怜悯。藏族在宰杀牛羊时,都有虔诚地诵读佛经,以示感念。

藏族禁止在动物繁殖的季节狩猎,以促进它们生命的延续,并主张有节制地狩猎,禁止盗猎。

(二)人与环境和谐的生态思想

多年以来,藏民族与草原的和谐共生中,形成了一系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中蕴含了诸多生态思想。游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有益于牲畜防疫、长膘,还有益于保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游牧可以避免牲畜长期在同一草场放养而造成对草场的破坏,又能使牧民在草原上得以生存,可以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牲畜与草场的和谐。在草场畜载量过大,草原破坏严重的今天,这种思想能够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三)朴素生活与适度消费

藏民族生活在资源相对贫乏的草原上,朴素的生活方式和有节制地消费也就成为他们的美德之一。

藏民族历来知道有限的草场只能养育有限的牲畜,为了使牲畜可持续的繁衍,只能有节制的宰杀牲畜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绝对不会强行地增加养畜量以满足食肉的欲望。

三、草原生态文明的建构

如何在草原上创建绿色的发展道路,构建生态文明是重中之重。在构建草原生态文明中,建立生态思想,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蕴含在草原文明中的生态伦思想,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现今的理念、认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足,为我们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和提供方法论。

1.在认识上,要培养草原生态文明意识,把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尊重与敬畏作为我们展开一切活动的前提,树立对草原生态系统自身价值的尊重,摒弃只注重其工具价值的错误做法。

必须把草原生态系统自身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切实地创造和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哪怕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还是部分人经济利益的损失。

2.在行动上,要将人与草原生态系统的和谐作为草原生态文明行为的目标。

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合理地发展牧业,采用符合草原生态规律的养殖方式才能被生态文明所欢迎。在广大的草原地区放弃效率低下的农业生产,实行退耕还草进行单一的牧业生产,注意对草场的保持。这样做,既能保持经济的增长又可以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完全符合草原生态的规律。

3.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宏扬藏民族传统的简朴、节约之风,避免浪费资源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4.草原生态文明的建设还需要依靠人类无尽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但特别需要人类发自内心的对草原的情感和热爱。

参考文献:

[1]薛晓源.生态文明 研究 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3.

[2]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24.

[3]陈寿朋.草原文化的生态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0 .

上一篇:从思维差异的角度看大学英语能力培养的模式研... 下一篇:煤矿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