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健身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5-25 09:44:30

浅析学生健身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和“全国亿万学生体育运动工程”两大战略决策,要实现真正的全民健身,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整体素质,首先应该从培养学生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开始抓起。

作为体育教师要努力改善目前的状况,在各方面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当前体育锻炼的现状,从而认识到培养学生自我锻炼习惯的前提在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个人兴趣以及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家庭环境。从调查中发现,对体育活动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占77.5%,男生为83%,女生为70%,仅有4.4%的学生不太喜欢体育运动,2.6%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有厌恶情绪。从这些数据中我发现,虽然有77.5%的学生喜欢体育锻炼,但是沉重的课业负担使许多学生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我还了解到,双休日父母还让他们参加许多各种各样的补习班,除了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外,他们还要做补习班留给他们的各种课外练习,根本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身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习惯成自然”,一旦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就会由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变成无意识的自主活动,转化为学生锻炼的潜在动机。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

影响学生健身意识和自我锻炼的因素

学生主观因素。主观上部分学生缺乏健身意识,有的学生怕害羞、怕弄脏衣服、怕晒怕热、 无兴趣 ,有的学生学业紧、技术差、惰性大 、怕受伤,有的学生觉得没合适项目、不会练 、场地少、 器材少等。

学校环境因素。学生作业多,时间少,没有锻炼器材、受场地限制、主科任教师不支持。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教学大纲以“全面”为宗旨,学生在上课时每个项目都要学一点,但还没有初步掌握技术动作时又开始学下一个内容。产生教学步骤过细和过于专业化的倾向,且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乏味,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指挥,过分强调统一、规范、有序,学生对自己想学的内容没有选择的余地,只好被动地服从,导致对体育课产生厌恶情绪,进而降低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欲望。

培养健身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途径

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体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传授给学生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及健康知识;要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指导;安排好锻炼的时间和场地器材等等。通过我们体育教师的努力,让学生逐渐树立起自我锻炼的意识,使他们逐渐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合理利用器材、场地。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就“场地小、缺乏体育器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体育锻炼”的问题进行指导,学生因地制宜,自制器材进行体育锻炼。

教师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根据所教的学生自身特点和室外体育课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对学生健身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改变时而锻炼热情高涨,时而又冷落下来, 不能持之以恒的现象。

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培养健身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

采用新的课程标准、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课堂环境和学习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可增加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让教学更有时代感,将体育、音乐、形体、舞蹈等课融为一体,成为体育综合课。体育和艺术相结合的课是深圳特区学生最喜欢的课,追求新潮是深圳学生的特点,引进新项目,使学生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碧波中学、翠竹小学引进毽球项目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开设“超市”法,让学生自主学练。在教学时,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使他们处于主动地位,让他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需要什么就练什么,适宜怎么学就怎么教,怎么练。

培养体育骨干,让他们带领本组成员经常进行锻炼。

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体育锻炼中会出现不安全因素,培养学生加强自我保护动作训练。

上一篇:台州市民办武术学校现状的调查 下一篇:“斗牛犬”丁锦辉变身中国版巴蒂尔还需要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