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差异,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时间:2022-05-25 09:37:23

重视差异,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摘 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应当为学生的学服务。然而,学生又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个人的生活经验,认知状况、学习能力乃至个性特征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教学中应当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教学活动不光要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关键词] 差异 预设 建构主义 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应当为学生的学服务。然而,学生又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个人的生活经验,认知状况、学习能力乃至个性特征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出现模式化、教条化、单一化等弊端。新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中应当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教学活动不光要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一、教学预设尊重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切入点

《礼记・中庸》讲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堂数学课,教师都要对教材加以充分地理解、钻研和再创造,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能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准确地体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内容规定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在把握好学生一般性和普遍性的学情基础上,还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尽可能地开放教学内容,以适合不同的学生开展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切入点。

例如, 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材安排了“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再在小组里交流”的活动。考虑到学生在认知水平、思维习惯、经验积累、动手能力以及对客观对象关注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不宜刚性地要求学生只用一种方式来做,而应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想怎么折就怎么折,想怎么涂就怎么涂。方法不分简单和复杂,只要能够表示出长方形的,就是好方法。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把长方形左右对折,有的学生上下对折,有的学生斜着对折,并用颜色涂出了其中的一半,也有学生创造性地把长方形通过数次对折平均分成了若干等份,并且一份隔一份地涂上颜色,同样表示出了它的,最后更有学生总结出:不管怎么折,只要涂出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所涂部分就是它的;一个图形的一半,就是它的……学生各尽所能,尽兴而为,尽情抒发见解。不同的折法,不同的涂法,相同的结论,丰富了学生对于这个分数的理解,为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尊重差异,使每位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建构方式进行学习

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以下是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时的片段:

师:(出示一段姚明在火箭队比赛的录像)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熟悉篮球场吧。(出示篮球场的平面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

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沿着篮球场的边线走一圈,走了多少米?

生2: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师:很好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算一算。

全班进行交流:

生1:28+28=56(米),15+15=30(米)56+30=86(米)我先算出两条长的和,再算出加上两条宽的和,最后再加起来。

师:先算两条长,再算两条宽,最后加起来,顺序清晰明白,并且没有遗漏,很好的方法!

生2: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我两条长和两条宽的和是用乘法计算的。

师:真不错,比刚才的方法又简洁了一些,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3:我的方法更简单,28+15=43(米) 43×2=86(米),我是先求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把这个和乘以2。

……

对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我首先组织学生自主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然后进行方法的交流,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交流、互评等学习形式提高了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只是对学生想出的各个方法表示赞同,而不急于对这些方法的好坏加以评定,并且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生的学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不同的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建构方式也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不能强求每一位学生在短短40分钟时间内都能够达成第三种方法的知识建构,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思考,课后再加以辅导,慢慢地体会到方法的优劣,完成知识的内化。

三、教学评价尊重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数学学习的精神愉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应采用多样化、层次化的评价方式,具体说来,可注意以下几点:对所有学生都严格要求,但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对外向型学生可延迟评价,对内向型学生则多实施及时评价和张扬评价;对后进生,评价应多与其自身状况相比较,要多肯定其努力和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讲究语言艺术,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冰冷生硬的语言变成富有感彩的语言。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把富有激励、鼓舞和关注性的语言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如:“加把劲”,“努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也要说“不要紧,请坐下再仔细想想”,“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回答出来”等等。

在提问时,对基础差而又内向、自卑的学生,应寄予信任和期望,施与爱心,启发引导他们大胆举手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并给予及时有效的表扬。这样,可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信赖感和对知识追求的心理需要,进入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之中。例如,可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谈谈你的想法好吗?”“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你的表现很棒!”等等。

在批阅学生作业或试卷时,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除了在纸上打优和加五角星之外,还可在上面留下赞美的批语:“今天的作业做得很认真!”“你真棒!每次都是这么认真细心。”“尝到仔细听讲的甜头了吧,保持下去,正确率会不断提高的!”对于没有好好做题的学生,不宜当面训斥,在作业纸上写下类似批语:“你这字一看就没有认真写”,“这作业是你边看电视边做的,聪明的你认为这样做对吗?”……很多时候,善意的书面批评,其教育效果会比简单粗暴的口头警告来得更为深刻。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在关注学生学习的一般性和普遍性情况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本着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多鼓励,少批评,使他们产生自我超越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林俊.差异教学:让学生的个性思维精彩绽放[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3(4)

[3] 李辉.课堂及时评价的误区及对策[J].小学数学教学,2008(4)

[4] 姜彩清.优化教学过程 促进自主建构[J].小学数学教学,2008(5)

[5] 姜海宏.学情分析:有效教学的基础[J].教育研究与评论,2009(8)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威胁到谁 下一篇:数据没有那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