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威胁到谁

时间:2022-05-14 09:20:30

互联网金融威胁到谁

互联网金融是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概念最早是在2012年由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教授首次提出,他将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称为互联网金融。2013年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热度开始急速攀升,阿里与天弘基金携手推出的余额宝引领货币基金创新,掀起货币基金浪潮:6月17日,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产品,该产品上线6天,用户数就突破100万,上线18天,累计用户数达到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达到66.01亿元,截至2013年11月14日15点,余额宝的规模突破1000亿元,用户数近3000万户,天弘增利宝成为国内基金史上首只规模突破千亿关口的基金,创造了令金融界震惊的奇迹,随后出现了活期宝、现金宝等众多“宝”类产品(见图1)。

互联网金融持续吸引产业界、投资界、学术界乃至监管部门的不断关注,更多机构纷纷加大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P2P、众筹、网络小额信贷、比特币等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层出不穷,一时间,互联网金融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和抢夺的重点。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遇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不仅仅来自于市场中未被满足的金融服务需求,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想对各行业的冲击以及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的支持。

1. 金融服务有效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首先,大量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人们的价值增值需求未被有效满足,当前存在巨大的金融市场需求空白。马云在今年6月的“外滩金融峰会”上直言中国的金融业,仅仅服务了20%的客户,难以支撑30年以后的中国所需要的金融体系。这句话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国中小企业创造了60%的国民财富,贡献了50%的财政税收,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创造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但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束缚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与之对应的是人们投资渠道的缺乏,价值增值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正是这样的市场需求成为了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2. 互联网思想与IT技术进步改变金融供给形式。另一方面,从金融供给端的改变层面上看,可以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即在技术层面上,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改造金融业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金融形态,即金融电子化。第二个维度即在思想层面上,互联网凭借其“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向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P2P、众筹、比特币等新金融形态不断进入人们生活中,创造了新的金融服务供给的形态(见图2)。

金融电子化的进程一直受益于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与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速,IT技术已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撑。金融是一个信息密集型产业,信息、技术、制度构成金融业的三大基石,纵观历史,从19世纪30年代电报的兴起,到后来电话、计算机,乃至今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每一次通讯信息技术的变革都对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些年,随着物联网、社交网络、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涌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产生、传播、加工利用的方式,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幅下降,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成本大幅减少,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对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几年来,大数据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话题,联合国、美国政府、法国政府等组织都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奥巴马政府甚至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大数据具有规模大(Volume)、速度快(Velocity)、类型多(Variety)和价值大(Value)的4V特征,其不仅是适应时展的技术产物,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即基于数据资产的商业经营模式。

综上,从IT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云计算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产生和发展,随之产生的海量数据形成了大数据,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反过来促进了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是相辅相承、互为依托的关系,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是云计算两种接入终端类型的衍生体系,以上的这些IT技术正不断地冲击和改变所有的行业,而最突出的就是稳健、保守的金融业,而传统金融业想全面拥抱互联网金融也必然依托IT技术的有效支撑。

在思想层面上,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不断向传统行业渗透,比如零售、教育、交通、医疗等等。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逐渐回归其服务本质,实现支付便捷,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帮助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抛开了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更为民主化,而非少数专业精英控制的金融模式。现代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将被大大淡化,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所引发出的巨大效益将更加惠及于普通百姓。在2013年3月份宣布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成立的时候,马云曾说:“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让金融回归服务本质。”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挑战与威胁

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之迅速,对传统金融形式颠覆程度之深刻,服务业态创新性之丰富,一方面预示着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形式的发展的良好开端,但另一方面也暗含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一些挑战与威胁。

在信息安全上,包括个人信息安全以及资金安全两方面,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金融业对于互联网交易模式的有效安全管控水准和认识都亟待提高。前一段时间支付宝出现的丢失手机就等于丢钱的事件和近期Adobe公司“1亿5000万”用户数据库和部分源代码被盗事件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可以想象,假如支付宝的数据库被入侵并可以随意篡改,那么支付宝的资金是否面临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很多账户还绑定了快捷支付业务。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业务流程,结合业务的IT安全技术支撑在整个线上交易的IT技术支撑体系里显得尤为重要,线上交易应尽早使用类似“黑盒子技术”对核心数据进行有效保护,建立一个安全有效的交易模型和安全标准。

在信用衡量标准上,征信系统与互联网的大数据是共存和互补的关系,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核心便是个人(企业)信用数字化的可衡量实现。互联网金融要颠覆金融业,需要形成“支付+账户/用户+大数据+风控和产品”这样一个生态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互联网大数据对于信贷风险管控的价值在于,它把以前商业银行通过看报表、现场收集资料等手段通过网络途径来抓取,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精确度。因此,信用衡量机制也是互联网金融亟需标准化和精确化的重要一步。

在政策监管上,对于互联网金融怎么监管,目前有四种说法。第一不需要监管,第二可以先发展,再监管,第三创新协同监管,第四尽快立法,设立新机构,进行专门监管。在网上调查有80%认同第二种做法,也有人希望尽快立法。要立法得有现行的基础,不妨从行业自律开始。行业自律包括:互联网金融要有普惠金融的理念,接受各界监督,强化风险管理,探索业务创新,助力小微企业,尊敬客户权利,支持信息共享等。

互联网金融需要拥有一种数据思维,通过长尾效应和极致体验两大推动模式,把握三大趋势:泛互联网、垂直一体化、数据是资产;执行四大步骤:入口、流量、数据、变现;建立五大标准:评价数据的活性、颗粒度、维度、时空、情绪;采取六大模式:数据、信息、咨询、媒体、数据使能、技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思想是七字新诀,“专注、极致、口碑、快”。通过以上的方法把握互联网金融脉络,实现创新与注重安全并重,精准把握互联网思维,让金融回归服务本质。

上一篇:画线段图: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抓手 下一篇:重视差异,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