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时间:2022-05-25 08:47:41

讨论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摘 要:电力系统是一个地域分布辽阔,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网络和用户组成的统一调度和运行的复杂大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我们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力求的发展方向,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现状探讨了各类现代化新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对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与综合服务效益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促进我国配电网技术安全、可靠、优质且高效的运行,以期促进我国的电网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

1.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内容及其技术要求

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企业中与配电有关的全部功能信息数据流控制,其应用内容主要分为五个环节:首先是配电线路自动化,具体包括运行状态监测、集中式与分散式远程控制、无功功率补偿与控制调压等;其次是变电站自动化,具体包括与继电保护配合完善馈电自动化、SCADA系统在变电站中的承担任务;另外是用户自动化,具体包括需求管理以及负荷管理;然后配电管理自动化,其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处理与集成系统,具体包括配电管理中的GIS/AM技术以及集中式的配电管理系统;最后是配电系统自动化的通讯技术。

2.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网技术的发展进程与应用

2.1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逐步朝着以下方向发展:在控制策略上逐渐朝着最优化和智能化发展;在控制手段上逐渐增加了微型机、远程通信以及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在理论工具的使用上更多借助现代控制理论;在设计分析上越来越多地要求面向多机系统模型去处理问题;在研究人员的组成上也越来越多地需要多工种的联合。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整体发展趋势则是: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等级扩展;由单元件向部分区域和全系统发展;由开环数据传送向主动闭环控制;从功能单一向多功能方向发展;目标的追求朝着最优化、智能化、协调化的方向发展;装置的性能由传统型向数字化、灵活化、速度化等方向发展,具有了更加优越的性能;由以加强运行的经济、安全、效率作为目标向服务和管理的自动化方向发展。

2.2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2.1加快改造电力系统配网

在建设电力系统配网时,要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工作范围进行确定,并且针对不同的区域设计不同的电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设计的电网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使供电过程更加稳定。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的实现对整个电网的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提供给了电网高质量及高速供电的条件。因此,加快改造电力系统配网工作是当务之急。

2.2.2建立有效硬件支持及管理支持

在原有电力系统的基础上,加以硬件支持,能够使该系统更加稳定。因此,尽快建立有效的硬件支持系统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事情之后。该系统能够针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一定的屏蔽。这就需要更先进的硬件支持系统及修复系统来完成这一步骤。这两个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双面控制,一方面从根本上避免故障的发生,一方面从结果上对故障进行处理、修复,以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在这两种系统的支持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得到发展,其智能管理的性能也能得到提高。硬件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中产生的一些数据进行收集,并对其加以对比分析,从而找出其规律并总结出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设计过程对系统进行完善,以避免故障的产生。不仅如此,该系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还能够判断线路产生故障的可能。

管理修复系统的支持使电力系统在整个运营过程中都得到监控,以保证产生故障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从而使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保障。

2.2.3完善自我诊断性能

电力系统必须有良好的自我诊断的能力,这是因为其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要求所决定的。只有拥有较好的自我诊断的能力,电力系统才能够在运行过程中针对突发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并迅速定位故障结构,使其可靠性得到保障。在供电过程中,电力系统需要结合各方面的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来完善其自身的供电能力,使供电稳定进行,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使电网的运行更加智能、方便,避免由配网工作出故障而带来的供电问题,保障用户的正常用电需求。

3.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虽然我国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发展较为迅速,智能电网的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然而我国地域广阔且人口基数大等国情特点,我国配网自动化技术依旧存在着某些问题,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首先是我国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资金研发投入的力度较低以及存在“信息孤岛”效应,不同部门间的有效的信息交流程度较低,不投部门间的职能对接程度较低,加大了人力成本;其次配网故障处理时效性差且模块应用缺乏创新,当前我国配网自动化技术在故障的自我评估、诊断与处理方面的研究较为滞后,其显然不能够提供及时的事故处理,另外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模块中存在设计模式单一的问题,例如的远程抄表管理与用户针对性需求方面的研发需要进一步加强;最后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着弊端,传统的管理体系仅仅是在纵向发展上进行设置,然而配网自动化技术设计生产和营销两大板块,为此需要横向板块间的相互结合,对不同部门板块间的协同办公机制存在着漏洞。

4.结束语

针对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需要在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条件下,首先需要加强应用模块研发与投入;其次要加强人才培养,解决管理体制弊端;最后要逐步完善配网自动化的自我诊断技术,调整设计缺陷,以期促进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京雷.基于远程控制方式的配网自动化工程及其实施效益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2.

[2] 辛旭武.深圳配网自动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 孙璐,黄佳,梁勇.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4,06:111.

[4] 杨勇志.天津市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3.

作者简介:朱鹏、(出生年-)1978.04、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广东梅州、学位:本科、职称:中级工程师。

上一篇:电厂热控FSSS保护系统的优化探讨 下一篇:浅谈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