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批改方式的探索

时间:2022-05-25 03:18:58

初中作文批改方式的探索

【摘要】本文论述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探讨了不同批改方式的利弊及其效果,根据不同目的选择恰当的作文批改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和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 批改 方式 利弊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92-01

作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和理解写作知识,形成写作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和审美情趣的过程。作文批改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环节,选择恰当的作文批改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和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教师批改

这种作文批改方式老师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想状态,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以便于有的放矢,使学生的写作技巧得到提高,培育学生的写作的兴趣。

1.全批全改

这是作文批改最传统的方式,目前这是语文老师最常用的批改作文方式,社会和家长都认可的批改方法。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使学生的作文从结构、内容到卷面、语言得到周密的细致的批改。不仅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错误,而且指明正确的方法;不仅可以赞扬得到的成绩,而且可以提出改进的要求。可以让学生明白作文的优缺点,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强练习,使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修养道德,益于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大大的工作量,作文批改如大山一样是这种方式的缺点。很费神。影响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面批

面批可以很好地向学生传授作文技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学生分明感觉很荣幸,感觉受到重视,体会到老师工作态度很认真负责,使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但是,学生的学习任务重,老师的教学时间紧,面批只能个别进行,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做到,更谈不上推广。

3.示范性批改

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两篇作文精批细改,从标题、立意、结构、过渡、标点、语言等多方面全方位的进行批改,然后在全班学生中讲评,交流,让其他学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老师节约大量的时间,以便于开展其它的教育教学工作。这种批改方式的缺点是对不批的学生的写作情况不了解,部分学生还会产生失落感。

二、学生批改

作文批改是对作文的一次鉴赏与修改的过程,作者的参与应是必然的,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把学生置于事外,单凭教师的批改去代替学生的自批自改,错失了学生自我修正的大好机会,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的确,满纸红批的代批仅是给学生以“猎物”,而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才给学生“猎枪”。其实就是“授人以渔”的道理。这样看来学生批改作文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提高学生写作的重要途径。

1.自改

这是最简略的批改方法,写完作文后让学生自改自评。叶圣陶说:“批改和写作有着密切地关系,作文的本人才有改的优先权,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自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方法去尝试批改中的乐趣。这样操作简单,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易受打击,批改的兴趣也会随批改的次数而增加,最后养成良好的自我修改习惯。

2.互改

这是一种同学间交换批改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马上提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是一针兴奋剂,它可以激活阅读情绪,阅读情绪一旦激活,它可以内化为一种强烈的阅读欲望,在阅读欲望的驱使下,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变枯燥为生动,变获取为探究,让阅读之路自然地向远处延伸。”具体而言,有3个优点:第一,批改的作文,批一本就可以,每一次要抽签换人,有新鲜感,有兴趣。第二,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第三,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对教师比较思考有好处,还可以节省时间,用于教学研究。

3.组改

即分小组批改作文的方式。作文批改是一种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交流,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提高。修改是写作的又一重要方法,使其在批改中相互认真切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这种角色互换,还可以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批改文章的甘苦,进而更加尊重教师的劳动。 尽管以上作文的批改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弊端,但毕竟很少。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就可以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和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习惯》,教师网,2003. 年.

[2]马鹂峰,《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风采录》,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

[3]林志荣,何炳骅、云天椿、,《语文教学系统理论纲要》.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4]阎承利,《教育最优化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

[5]邱荣珍,《以“学生视角”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中学语文教学》2013.第9期

上一篇:对《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下一篇:CBL联合PBL模式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