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教学方法探讨

时间:2022-05-25 12:26:18

美术史教学方法探讨

摘 要: 美术史的教学和普及对于美育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术史是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美术史学科认识和教学的目的分析,结合艺术院校、美术系现状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对美术史课程教学方法作了探讨。

关键词: 美术院校 美术史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近几年,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对人文学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内综合院校与艺术院校不断发展壮大,这些对美术史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史属于人文学科,实际上隶属历史学,在西方一般下设在综合类大学,作为一门普及课程在全校可供选修。由于我国近代美术的历史原因,美术史这门学科下设在专业的美术类院校,这就导致美术史缺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术史这一学科在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随着近些年艺术教育被热捧,美术史作为专业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基础理论课逐渐被重新认识。

美术院校开设美术史课程的目的,就是清楚地让学生了解、认识、把握人类所创造的艺术和艺术品如何适应和满足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物质、精神的双重需要。不知古如何知今,不继往如何开来?学习研究美术史就是为了发挥其知识、创作思路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在艺术创造中形成适应当代的艺术样式,使学生站在艺术大师的肩膀之上,吸取以往的优秀艺术成果,使艺术水平得到提高。美术史的教学如何改革,如何使它在美育、陶冶性情、人文素养、传承中外优秀文化、艺术创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成了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美术史是专业艺术院校和高校美术类专业不可缺少的课程,然而,单一的、生硬的传统美术史教学模式加上太过庞大专业学术的教材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美术史的教学改革应体现其教学特点,转变思想认识,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环境,探求新的、更有效的授课方式,充分发挥其强大优势,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我国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认清美术史的教学现状,明确教学目的

美术史教学在高校现今所处的位置比较尴尬。虽然美术史是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普遍存在一种漠视的态度,认为这门课程可有可无。如此,美术史教学岂能高效?这是因为不知美术史教学的重要意义与教学目的,且思想认识陈旧。因此,首先要清楚美术史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中外艺术史,知道中外的著名艺术大师及其代表作品,更重要的是讲述这些艺术大师的成长经历,学习艺术的艰辛过程和伟大的人格,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启发作用;不在乎讲了多少内容,学了多少章节,而是真正播下学术的种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二、尝试新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美术史课程在各大院校开设的时间一般为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授课时间一般为2课时(100分钟)。如今,各大高校的美术史课程绝大多数都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这是由美术史课程的特点决定的。多媒体授课现在还存在一些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教课就应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板一眼。诚然,传统板书自有它的优势,比如表达数学公式、展示演算过程,但是在视觉文化强力冲击的当下,文字表达已逐渐让位于图像、影像,这可从小说、报纸衰落,影视、游戏快速发展看出。美术史学科的作品为第一性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它能直观且多元展示作品),不仅要用多媒体,而且要用好多媒体。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作品可以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虽说同时也削弱了授课教师讲课的效果,听课的精力有所分散,但图片或者视频能强力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其学习趣味性、互动性,比起传统的口述方法要有效得多。实际上西方最早在19世纪时采用幻灯片讲述美术史课程的时候就曾引起轰动。在整体黑暗的教室中幻灯片投放产生聚光效果,而授课者在旁边配以声音,颇有些宗教般的心理暗示,使人的内心产生微妙的神秘感受和特殊的视觉经验。这对理解美术作品无疑有很大帮助。

在具体使用和制作的过程中,结合课程需要,教师还可以截取绘画作品的任意局部放到同一个画面上进行比较讲解,这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更容易理解。如果再以音乐配合随着视线运动的画而来进行欣赏,那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更好地表现作品的意境。

在坚持和丰富多媒体的同时,还可根据课程的需要,直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或美术馆授课,充分利用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资源。比如讲述中国美术史商周美术时期时,可结合当地的青铜器博物馆资源。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沟通。倘若能直接在博物馆参观、授课,让学生与美术作品面对面,这种观看实物的视觉经验比起图片要先进和有效,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还原生活情境,紧跟时代步伐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80后”和“90后”,自我意识特别突出,思维能力强,追求个性,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与众不同,对新事物、新概念、新潮流、新词汇等新东西非常感兴趣,接受快,更具主观判断性。美术史论教师若只讲述课本内容是无法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的,也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满堂灌”,应加入当代大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引入当下流行词汇甚至网络词汇。还可根据具体的内容,还原生活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比如在讲述构图、色彩等具体问题时就可以和流行的摄影、电视、电影,甚至游戏等题材互相联系举例,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扩展美术史课程的知识,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真正拥有主动参与的乐趣,开展个性化教学。

在开展个性化教学的时候,应把握引用流行词汇和例子的度,使它真正起到引发兴趣的作用,使这些生动的词汇、例子变成美味的“餐前点心”,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总之,美术史论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艺术史,熟知历代艺术大师及其作品,更重要的是在传播中外优秀的美术传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当下美术史的教学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代艺术院校和综合高校美术系发展的需求。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上教学方法,还需要更多的教师进行思考,探讨其改革之法,从实践中探求出适合我国高校发展的美术史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为提高我国高校美术史教学质量与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曹意强.艺术与历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2]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

上一篇:中国与新加坡中小学校的德育比较和经验借鉴 下一篇:让读写在语文教学中互相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