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范文

时间:2023-03-13 10:18:08

美术

美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研论文;影响因子;词频;态势分析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承担着服务社会、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作为全国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日益重视科研工作,学校科研整体实力不断提升。科研论文是科研产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自2005年升格为高职院校以来的科研论文进行计量分析,从定量的数据中了解学校科研发展的现状、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制定科研政策提供有效依据。

1数据来源

文章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以数据库中发表时间between(2005-01-01,2016-12-31)并且(机构=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或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或者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进行检索,共检出文献资料1231条,剔除报纸和国内会议论文10条,将余下的文献资料题录信息导出至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

2文献计量分析

2.1文献量的统计与分析

对2005-2016年学院的量进行统计,从图1中可以了解学校的科研发展状况和走势。2005-2016年学校共1221篇,年均发文101.75篇。图1显示,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初期,科研实力较弱,数量很少,2005-2010年量以较快速度增长,2011年有较小回落,2012-2016年量几乎以直线趋势增长,教师科研积极性不断提升,科研总量增长迅速。

2.2来源期刊的统计与分析

对2005-2016年学院的来源期刊进行统计,从表1可知,刊文量最多的14种期刊,共560篇,占总文献量的45.86%。其中,《艺术教育》的刊文量最多,为141篇,占总文献量的11.55%,不属于核心期刊,在数据库中未标注影响因子。这14种期刊中,只有美术观察属于核心期刊,其复合影响因子为0.093,影响因子最高的是当代教育论坛,复合影响因子为0.504,综合影响因子为0.4,但2005-2016年仅在该期刊10篇。由此可见,学校论文来源期刊影响因子整体偏低。

2.3研究主题统计与分析

对关键词词频的统计与分析,有助于准确和全面地掌握科研人员研究领域集中关注的热点和方向。从表2可以看出,学院科研人员关注热点为高职教育、艺术设计,偏重应用对策性研究,注重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重视创新,与学校专业特点和教学改革高度相关,符合高职院校注重应用性科学研究的科研特点,主要针对专业发展和教学实际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开展研究。

2.4基金项目情况统计与分析

科学研究需要经费支持,各级各类基金项目,是科研人员获得研究经费的主要途径。2005-2016年由基金项目支持发表的论文数为106篇,占总文献量的8.68%。其中由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支持的论文共80篇,由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支持的论文共22篇。由此分析,学院得到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占比不高,且项目来源较单一,缺少部级基金项目的支持。2.5作者统计与分析在2005-2016年发表的1221篇论文中,作者独立完成的论文有1074篇,占总文献量的87.96%,说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科研合作度较低。发文量在10篇以上的作者共有42人,不到全校教师的十分之一,共计完成论文651篇,占总文献量的53.32%,可见开展科学研究的教师相对集中,教师整体科研积极性有待加强。年均2篇以上的作者仅3人,说明高产的作者较少。一方面是近年来学校规模发展,教师数量增长迅速,年度量不均衡;另一方面升格为高职院校初期,教师科研意识不强,开展科学研究的教师有限,撰写少。

3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学院科研论文产出量增长迅速,但也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部分教师没有树立科研意识;二是功利性导向明显;三是教师单打独斗的多。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相应建议。

3.1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

一是针对初级职称教师,刚入校参加工作,需要树立科研意识,掌握基本的科研技能,融入科研团队,科研管理部门就学校科研发展规划、论文撰写规范、课题申报书撰写等技能和实践为主的培训、座谈;二是中等职称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需要提升科研能力,稳定科研团队,创造创新优质成果,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这一群体的科研投入,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提供学术交流机会,就高级别项目申报组织研讨;三是高级职称教师,科研能力较强,但随着职称的晋升科研积极性降低,要充分发挥高级职称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高级职称教师培养帮扶青年教师,加强单位内部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其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提升学校影响力。

3.2优化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一是引导教学与科研均衡发展。学校建立了教师量化考核办法,对教师的年度工作量进行考核计分,但科研部分仅占10%,严重制约了教师科研积极性。要协调教学与科研,两者均衡发展,需要改革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提高科研工作量在教师量化考核中的比例;二是改革数量至上的职称制度。近两年,湖南省将职称评审下放到学校,学校根据实际制定了职称评审制度,将作品获奖、专利、横向项目等纳入评价体系,某种程度上改善了唯论文是从的局面,但进一步深入分析,量化考核导致数量至上的观点,教师片面追求数量取胜,放弃对质量的要求。优化职称评审制度,逐步建立以代表性成果为主的评价体系。三是建立量质并举的奖励制度。为提升教师科研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科研奖励制度,对论文的奖励仅区分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没有针对论文质量进行具体细化。要根据学校专业特点,构建柔性的量质并举的科研奖励制度,重视科研成果数量的同时,考核科研成果的质量。

3.3合理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一是多为应用对策型研究,二是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基于这样的定位,高职院校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学校专业特点,纳入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就地方行业企业发展热点、难点进行攻关,培植科研团队。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在社会服务中提升科研实力。

参考文献

1傅文奇.基于SSCI的2000-2010年我国大陆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论文的计量分析[J].情报学报,2011(7)

美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文献统计 计量分析

《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全书共十卷,虽然只有数万字,但体例完备,结构宏大,其构建的绘画理论体系和理论思想贡献是巨大的。它对晚唐以前的中国美术史作出了较全面的批评性总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同时,它也是唐代绘画理论的经典著作,内容广泛,资料丰富,系统完整,论说精辟,把中国绘画理论推向一个高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

本文将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首次对1979―2014年间《历代名画记》研究发展脉络和特征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进而为研究《历代名画记》相关领域的概况、发展趋势等提供参考信息。所谓文献计量分析法,就是采用数学与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评价目的与要求,选择评价对象,对这些文献的某些可计量标识进行统计分析或建立数学模型,得出评价结论,从而实现科技文献的评价功能。文献计量分析法中的文献主要是指已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正式出版的著作。文献计量分析法以定量分析为主,辅以适当的定性分析[3]。包括某一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热点,某一领域研究的发展变化,以及某一领域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期刊及核心作者。

1.数据来源与方法

采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作为分析数据库,以“历代名画记”为关键词,选择出版年为1979―2014年间的数据作为分析资料,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汇总,删除重复文献、会议和新闻报道。

文献数据库中Excel表格的第一栏项目设有:作者、论文题名、刊物名、关键词、第一作者所在工作单位、出版年份。将检索到的每条《历代名画记》相关文献按上述项目逐一输入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整理,使得录入的每条文献在项目、格式、属性等方面完全一致。为了保证最终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最后进行人工检查和校正。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的年度产出数量、研究领域、载文期刊、作者单位和研究内容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普赖斯公式确定国内研究历代名画记的核心作者,以表格或图的形式表述统计结果。

2.统计与分析

2.1《历代名画记》研究年代分布

以“历代名画记”为检索词,1979―2014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共收录528篇相关文献,其中有效篇目为514篇,历代名画记文献期刊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从1979年至2014年文献数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由图可知,1979年至2004年,对《历代名画记》的研究是连续不断的,2005年之前相关文献研究、记载相对较少,2005至2010年之间,文献数量呈稳定增加趋势,到2010年达到最高为55篇,且2009―2012年期间趋于平稳。

图1 我国《历代名画记》研究文献年度分布

2.2《历代名画记》研究领域分布情况

通过文献检索得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共收录1979―2014年间有关《历代名画记》相关研究的有效文献为共514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绘画研究、画史发展、绘画影响等方面,其中绘画研究领域238篇,占46.30%,为《历代名画记》的主要研究方向;画史发展的研究132篇;93篇关于绘画影响的研究;其中51篇是关于其他方面的研究。

表1 《历代名画记》研究领域分布情况

2.3主要期刊分布情况

对刊载《历代名画记》研究文献的期刊进行统计分析(表2),结果发现,共有295种期刊,其中16种期刊7篇以上,这16种期刊共223篇,占论文总量的43.93%,可视为《历代名画记》文献分布的主要期刊。其中《美术大观》为26篇,占5.06%,为发表《历代名画记》文献数量最多的期刊;其次为《新美术》和《中国书画》,依次占4.67%和4.28%。

表2 主要期刊分布情况

2.4研究文献产出单位分析

在《历代名画记》研究文献中有作者单位署名的334篇。通过对作者第一单位的分析得知,以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的发文量最多,其次是上海大学、清华大学和四川大学(表3)。它们可以说是《历代名画记》研究文献的主要产出单位。

表3 《历代名画记》研究文献主要产出单位

2.5《历代名画记》研究的核心作者分析

对514篇《历代名画记》研究文献的作者分析得出,共有第一作者432人。对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的篇数进行统计可知(表4),多数作者发表文章在1―2篇,共有418人,占作者总人数的96.75%,发表文献445篇,占总文献数的86.56%;3―4篇作者6人,占作者总人数的1.39%,占总文献数的3.89%;5―6篇作者占总人数的1.39%;7篇以上作者只有2人,仅占作者总数的0.46%。

根据普赖斯提出的公式M=0.749(Nmax)172,Nmax为最高产作者的论文篇数,论文数在M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由表5可以看出,1997―2014年间最高产作者的发文量是10篇,由公式求得M=2.37篇,即这段时间发文量大于2.37篇的作者都称得上是核心作者。可见,有14位作者为核心作者,是中国《历代名画记》研究领域最高产、最活跃的群体。

由表5可以看出,发表数量最多的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陈传席,其次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陈池瑜、黄盛夏、袁有根,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的何海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梁江,中央美术学院罗世平及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的张建军等。

表4 第一作者发表《历代名画记》研究文献数量分布

表5 我国《历代名画记》研究文献核心作者群

3.结论及启示

3.1《历代名画记》研究年代分布

通过对《历代名画记》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表明:1979―2014年间它的分布曲线总体呈上升趋势,且经历了两个明显的扩增节点(2005年和2010年),说明我国学者对《历代名画记》的研究在本世纪最初的十来年间,出现了一波研究热潮。

3.2《历代名画记》不同研究领域文献量比较

对《历代名画记》研究领域文献产出量从大到小排列:绘画研究>画史发展>绘画影响>其他,可以看出绘画研究领域的研究远多于其他研究领域。

3.3《历代名画记》研究文献的主要发表期刊

对文献数据中期刊数量及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刊载《历代名画记》研究文章的主要期刊有十几种之多,影响较大的期刊有新美术、中国书画、荣宝斋、美术观察、南京艺术学院学报、国画家、美术研究、文艺研究、美术界、艺术百家、中国美术等。

3.4《历代名画记》研究文献产出单位的确定

发文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大学和清华大学等。这些单位可以说是《历代名画记》研究文献的主要单位,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即研究力量大多集中在综合性的美术院校与艺术院校。

3.5《历代名画记》研究文献核心作者的明确

核心作者应该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在学科内具有不可替代性,二是在学科内具有突出影响力。本文确定了14位核心作者,分别为陈传席(发文10篇)、陈池瑜(发文7篇),黄复盛、袁有根(发文6篇),何海锋、梁江、罗世平、张建军(发文5篇),林树中、温肇桐(发文4篇),韩刚、刘伟冬、薛永年、余辉(发文3篇)。这些核心作者主要来自研究机构与高等院校。

参考文献:

[1]陈师曾.陈师曾讲中国绘画史[M].江苏:凤凰出版社,2010.

[2]汪泽西.《历代名画记》及唐代绘画理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美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者;认知;艺术学科;课程分类;学术成果

艺术学在我国是作为一级学科而纳入国家整体教学体系的。这一学科的概念是:将艺术从宏观角度进行综合性研究,并将艺术中的各个不同类型分别进行专门性研究的人文学科的总称。这样,按照教育部对学科的要求,艺术学下属包括8个二级学科: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同时,我们也看到,艺术学作为一种现代的人文学科,与相邻学科也有着广泛联系,如哲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音响学,计算机科学,等等。

就艺术学下属的各二级学科本质而言。存在很多共性,它们彼此相通、相互借鉴,如此,拓宽了学科领域,拓展了学术视野。同时,各二级学科在课程类型、授课方式、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多本质相通的地方。而另一方面,由于各学科的特点,学科之间在上述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作为管理者需要加以关注的。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作为艺术学一级学科建立起来的学院,如何在3个二级学科音乐学、舞蹈学、艺术设计学中,在课程类型、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学术成果评价体系方面形成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学院的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去做的工作。

一、关于艺术学科的课程分类

不同的课程,在总的教学投入方面,包括备课时间、授课难度、知识含量等方面是不同的,鉴于此,它们的教学工作量也就不同。

教学工作量是指教师在教室、画室、琴房、排练室、工作/实验室等教学场所以授课时数(学时)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的知识讲授、辅导、答疑、作业批改、命题及考试、以及阅卷和其他教研工作。它以学时为工作量的计算单位,每学时45分钟。

3个二级学科的课程大致分为5类。其逻辑依据是:课程性质影响到课程类型,而课程类型的分类是由于授课的方式决定的,然这种方式又取决于授课的内容,决定授课内容的是所传授的知识含量,这种含量表现出了教师所付出的备课劳动强度。

根据艺术学院的情况,5类课程为:

(1)音乐、舞蹈/表演类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艺术设计类非理论类课程;各专业史论类、鉴赏类课程。

这类课程全部教学内容均于课堂内讲授,学生课下完成作业,学生作业不作为教师课外批改的内容。教学包含两方面内容:对上次课教学内容学生掌握情况的检查;讲授新的内容。是系数为1的标准教学工作量,其他教学工作量以它为基点制定系数。

①人数:以学科专业为开班数。

②相关课目举例:

a)音乐类如视唱练耳,作品分析,民歌,戏曲。乐理,正音,合唱合奏等。

b)舞蹈/表演类如表演,编导,舞蹈文献等。

c)艺术设计类如服装材料学等。

d)各专业史论类课程,鉴赏类课程(以35人为开班数)。

(2)音乐专业技能课(个别课);舞蹈专业技能课。

这类课程是表演专业技术层面的课程,包括音乐专业常说的“小课”和舞蹈专业的技术训练课,意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教学工作量系数为0.67。

①人数:音乐“一对一”形式授课,舞蹈以专业为开班数。

②相关课目举例:

a)音乐类如声乐演唱、器乐演奏、钢琴演奏、音乐学专题理论研究等。

b)舞蹈/表演类如形体,基训,身韵,民间舞,现代舞,排练等。

(3)艺术设计类专业课、专业基础课。

这类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技术层面的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意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周为上课时段(周学时)。课程的教学内容决定了任课教师必须有范画作为教学支撑。教学工作量系数为0.80。

①人数:30人为开班数。

②相关课目举例:

艺术设计类如素描,色彩,速写,设计基础,装饰艺术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艺术设计,版画,油画,雕塑,摄影等。

(4)理论类课程。

这类课程是以学科群划分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全部教学内容均于课堂内讲授,学生课下完成作业,教师对学生的作业需在课外批改,批改的作业量不能少于总课时的2/3。教学包含两方面内容:对上次课作业的适当讲评;讲授新的内容。教学工作量系数为1.25。

①人数:35人为开班数(或人数少的班2个班合班上课)。

②相关课目举例:

a)音乐类如和声,复调,配器,歌曲作法,音乐学概论。

b)舞蹈/表演类如编导理论,艺术概论。

c)艺术设计类如设计概论,工艺学等。

(5)小组类、伴奏类课程。

这类课程分两种:

一种是小组课,基本为室内乐课,4人以上组成小组进行教学,教学工作量系数为O.83;

一种是伴奏课,这是一种辅的教学,分为声乐、器乐和舞蹈伴奏课,教学工作量系数分别为0.53和O.45。

①人数:小组类课程4人为最低开班数;伴奏课没有人数限制。

②相关课目举例:

a)小组类如室内乐,重唱,重奏,数码钢琴集体课,歌剧表演等。

b)伴奏类如为声乐、器乐、舞蹈等伴奏。

上述课程的分类,体现了教学投入的整体本质,为对教师教学工作量进行教学实践的量化标准,提供了制定的保证。

二、关于艺术学科的学术成果认定

艺术学科的学术成果包括科研成果和创作表演成果两部分,而后者是艺术学科学术成果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艺术学科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科研成果:指对有关学科的理论研究,其成果形式主要为学术论文、专著、编著、译著、教材、咨询报告、专利等。

创作表演成果:指对相关学科具有创新性的实践和应用,它又包含一度创作——艺术作品的原创;二度创作——艺术作品的表演创作;三度创作——艺术作品的传播创作。

根据艺术学院的情况,科研成果与创作表演成果认定按如下分类:

(一)科研成果(各项按级别由高到低依次列出)

1、学术论文

①国际性学术刊物/国际性学术会议论文集。

②国内Ⅰ、Ⅱ、Ⅲ类重要学术期刊(统称核心期刊)。

③国内核心期刊(统称核心期刊)。

④省级和省级以上专业学术刊物(必须是与本专业有关的专业学术刊物,统称一般期刊)。

⑤省级报刊理论版,专业性报刊。

⑥全国性学术会议公开出版的论文集(仅作内部认可)。

2、学术著述

①学术著作。②学术性编著、译著、工具书。

③作品集(音乐作品集、美术作品集、CD、多媒体光盘等)。

3、教材

①教育部统编教材。

②省统编教材。

③其他教材。

4、咨询报告

分为部级、省级、省级以下。

5、专利

①发明专利。

②实用新型专利。

③外观设计专利。

(二)科研成果奖

1、国家特级

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项目成果奖(全国社科联)。

②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

2、部级

①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成果奖(中共中央宣传部)。

②全国高校教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

③全国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含评论、专著等)(文化部,中国文联)。

④其它(中共中央、国务院直属部级单位)。

3、省级特级

①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东省社科联)。

4、省级

①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优秀成果奖(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②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联)。

③广东省教学优秀成果奖(广东省教育厅)。

④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州市社科联)。

⑤其他(广东省政府)。

5、厅级

①广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东省教育厅)。

②广东省高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优秀成果奖(广东省教育厅)。

③广东省高校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名牌课程)奖(广东省教育厅)。

④其他(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直属厅级单位)。

(三)创作表演成果

(1)表演专业教师举办专场演出。

1场个人专场音乐会或舞蹈个人表演(含编导)专场(80分钟),相当于省级专业学术刊物1篇(也可分别举办2个半场个人专场音乐会或舞蹈作品(含编导)专场(40分钟),每次相当于省级专业学术刊物O/5篇,2个半场合为1场。

(2)公开出版个人专业方向的专题CD,个人作品集/画集。

1个相当于省级专业学术刊物1篇。

(3)原创作品首演。

大中型声乐器乐多声部音乐创作、大中型舞蹈创作(作品长度8分钟以上)、大中型艺术设计,首次公演(内涵为:为电影、电视创作音乐和艺术设计、舞蹈创作;在电台、电视台播出;音乐会公演。各项均需要相应证明。)相当于省级专业学术刊物0.5篇。

(4)出版原创作品。

省级以上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多声部音乐作品、艺术创作/画作,1个(多个艺术创作以同一期刊的1个页码为限)相当于省级专业学术刊物0.5篇。

(四)创作表演成果奖(部分项目含科研成果奖内容)

1、部级

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

②中国各专业协会举办的全国性专业比赛,例如:

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

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中国文联、中国电影家协会);

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③国家舞台精品工程(文化部)。

④中国艺术节“文华奖”(文化部)。

⑤文化部举办的其他全国性专业比赛,如“群星奖”(文化部)。

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性专业比赛(中央电视台)。

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全国性专业比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⑧其他全国性专业比赛(中共中央、国家有关部级单位)。

2、省级

①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②广东省“星海音乐奖”(广东省文联、广东省音乐家协会)。

③其他与部级比赛相配套的全省专业性比赛,如“广东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广东省文化厅、省电视台、省人民广播电台)。

④广东省艺术节比赛(广东省文化厅、省文联)。

3、厅级

①省一级的地方性、区域性比赛(广东省文化厅、省文联、省各专业协会)。

②非艺术系统厅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全省艺术类专业比赛(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直属厅级单位)。

(五)各成果的补充认定

(1)同一件作品被不同专业学术刊物刊载(转载);被不同系统收录、获奖;首创和获奖同时获得;均按最高档次核定,不能重复计算。

(2)理论、创作、表演获奖,部级相当于核心期刊1篇,省级相当于省级专业学术刊物1篇,厅级不计入。

(3)所有创作表演成果累计总数按一定比例纳入科研成果总数,鼓励多出创作表演成果,但不能代替科研成果。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和思考,艺术学科的规律性脉络基本突显,这样的认知,对更好地发展艺术学科有着重要意义,对提高艺术学科的办学水平将起到促进作用,我们也期待着通过这样的研究和思考来提高艺术学科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美术范文第4篇

12008-2015年学校科研成果基本情况

1.1成果数量和科研人员数量

2008-2015年学校有档案记录的科研成果共计1577项,参与科研的人员累计648人。具体的科研成果数量和科研人员数量年度分布情况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学校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基本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近三年,科研成果数量增长迅速,2015年成果数量是2008年的3.68倍:一方面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逐步重视科研工作,2012年成立了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科研政策措施,如科研奖励制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有效调动了教师科研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规模化发展,教师规模扩大,到达年限需要晋升职称的青年教师数量增加,有限的职数增加了职称评审的竞争压力,客观上也调动了教师科研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成果数量相较于2009年有一个回落,诸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了这一现象:2010年学校集中力量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全校教职工全力投入申报工作;科研工作具有周期性,科研成果的出版具有滞后性。

1.2科研项目情况

2008-2015年学校获得立项的纵向科研项目共125项,其中部级项目3项,包括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省级各类项目97项,市级项目5项,校级项目19项,总研究经费818万余元。具体的纵向科研项目年度立项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纵向科研项目立项数保持平稳增长趋势,2010年相较2009年立项数减少,2009年湖南省教育厅新增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申报,学校有4项课题获得立项,之后两年该课题没有组织申报;2013年立项数达到顶峰,之后有所回落,2013年学校组织了第一批校级课题的申报,资助了19项课题研究。

1.3和书籍出版情况

2008-2015年学校共1101篇,其中核心期刊26篇,出版各类书籍75部,其中教材62部。具体的和书籍出版年度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从图2我可以看出,2008-2013年数保持平稳,稍有增长,2013-2015年数迅速增加,这与学校成果数量增长趋势保持一致:学校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教师科研积极性的提高,更直观地通过呈现出来,论文占据成果总量的69.8%。书籍出版平稳增长,2009年、2014年数量高于相邻年度:出版的书籍中教材占82.7%,教材的更新、修订有一定的周期性,这两个年度是学校教材集中修订、出版的时间。

1.4艺术作品获奖和专利情况

2008-2015年学校教师参加由各级政府和美协、文联等主办的展览获奖的作品共245项,取得专利37项。具体的作品获奖和专利年度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艺术作品获奖数量波动较大,没有明显的趋势:一是作品创作需要一定的积累,具有周期性;二是各级展览分布不均衡,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2011年学校实现了专利零的突破,2015年获得授权的专利迅速增加至31项,但2014年没有专利:一是学校日益重视社会技术服务,将专利纳入科研奖励、职称评审范畴,鼓励教师申请专利;二是专利从申请到授权需要较长的时间,就出现了从2014年的零项到2015年31项井喷式发展这一现象。

2存在的不足

一是科研人员方面:学校近几年发展迅速,教师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已有专任教师400多人,但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仅122人,多集中为当年或次年需要晋升职称的教师。二是科研项目方面:省厅级项目多,高级别项目难有突破,校级课题有待稳定。在省厅级项目中,立项单位集中在教育厅,社科系统、科技厅、文化厅等部门的项目较少。三是科研论文方面:随着教师科研积极性的提高,论文数量大幅度增加,但论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近8年发表的1101篇论文中,核心论文仅占2.36%,如何改变唯数量论英雄的局面,引导教师潜心开展研究,确保科研成果具有代表性、创新性,构建标志性成果评价体系是科研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四是科研管理方面: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起步晚,对科研的重视性不够,科研实力较弱。近年来,为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有效提升了教师科研积极性,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基本保持单打独斗,没有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表现为论文基本为独著,项目多是主持人一人完成,没有团队导致竞争力弱,高级别项目和奖项拿不下来;科研成果的转化力较低,教师社会技术服务没有很好的纳入学校管理。

3建议

一是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学校应加强同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合作,引进高级别人才,这是提升科研实力的重要途径;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在新进人才时,注重专业的连续型、发展性。二是健全科研政策和计划:在已有科研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科研管理制度,根据艺术类高职教育的特点,明确近期、远期科研目标,引进专业学术带头人,形成科研梯队,确定研究课题,连续滚动支持,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落实考核制度,切实将科研业绩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中层干部考核、部门考核,形成竞争机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教师社会服务的制度与政策,引导教师面对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根据艺术类高职教育的特点,建立柔性的评价管理机制,对基础理论型人才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分类评价,将项目、论文、著作、艺术作品、专利、社会科技服务、学术交流等多项定量和定性指标纳入评价标准。三是优化科研环境: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将科研与教学同等对待,教学科研两手抓;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科研平台,培养科研队伍,改善科研硬件软件条件,为教师申报各级各类项目提供便利条件;就学校重点专业和专业群设立专项科研经费,鼓励标志性成果的产出,形成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良好局面。

作者:包文婷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美术范文第5篇

作者频率分析2000-2012年这13年间的1538篇文献涉及2304名作者(包括合著者),这2304名作者中高频出现作者如表2所示。大部分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表2统计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所有教职员工在数据库中出现次数在十次以上的并且以第一作者数量在5篇以上的作者,总体来看出现频率较高的作者都是以合著的形式出现。如学院其中的一名副院长在数据库中出现次数高达64次,与其他老师合著比例非常高,而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仅17篇,占总篇数的1.11%。从这里可以看出学院教职员工合著出版的论文占所有论文的比例之高。从表2可以看出,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排在前13名的都是学院的重要领导人,如学院的副院长、党委书记、研究所所长、系主任、副主任等。前13名教职工中,学院编辑部的主编以第一作者身份的篇数占总篇数比利最高;第一作者论文数占出现次数比例最高的是学院的党委书记。接下来几名都是以系里面的专业老师为主,他们所发表的论文篇数虽然没有几位学院领导的论文篇数多,但他们的第一作者论文数占出现次数比例都非常高,有些以百分百的比例。如工商管理系的和阳明学院的专业教师,可见他们非常重视自己在专业领域中的学术成果,以及对专业发展的贡献。作者合著分析从表3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2年,文献中合作生产的文献已经占39%之多,但仍以第一作者为主。从合作人次来看,合作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到2010年到达顶峰,参与的作者最多,合作文献数也最高;从合作度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合作度也在不断提高,到2007年达到顶峰后又有所回降,到2010年又开始提升。从表3中还可以发现,合作最多的人数是8人一篇,占比例最少,占合作比例最多的是2人一篇,占所有论文的25.3%,接下来就是3人合作的占6.9%、4人合作的占4.1%、5人合作的占1.7%、6人合作的占0.5%、7人合作的占0.13%,8人合作的仅占0.06%。合作人数与发表的论文篇数成正反比例关系,合作人数越多,发表的论文数也越少。

期刊分析

期刊类型分析1538篇论文共发表了400多种期刊,这些期刊及其载文量统计如表4所示。综合类的期刊载文量最多,这里主要指收录各类研究方面的期刊,如各大院校的学报等,占总篇数的43.43%;其他学科包括除以下专业类型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学科,包括建筑、体育、美术、心理、机械制造、图书情报、物流、农学、医学、文学等,占总篇数的11.57%。计算机工程类、物理化学类、商业管理类、科技类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以教育类载文量最高,占总数的14.76%,这里包括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思政教育、办学方面等,其次是科技类的文章(包括所有专业在内),占12.61%。在专业方面的期刊中以商业管理类为最多,其次是计算机工程类。从这里可以看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重视课程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在专业类主要是以商业管理类期刊占多数。核心期刊分析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所示的核心期刊,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1538篇论文进行统计入下表。表5是载文量在3篇以上的核心期刊载文量排名表。表5统计了发表数在三篇以上论文的核心期刊数共20种,总共155篇,还有载文量有1篇和2篇的核心期刊共73种,总共89篇,内容包括计算机研究、教育方面、机械类、商业、化工、财会等,这些核心期刊载文量只占到了总篇数的15.86%,可见发表在这些期刊的学术论文构成了学院的核心研究领域。从表5中可以看出,载文量排在前三名的是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教育与职业及工程塑料研究。从表中可见有关职业技术教育这类期刊载文量遥遥领先,占核心期刊论文数的34.43%,如核心期刊《职业技术教育》中,从02年开始每年都有陆续的现象,现在成为目前数量最多的核心期刊。有关教育类的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的增多,说明学院很早就把职业教育作为其主要和重要的研究对象,其次是化学类、机械类、体育类、经济类和计算机类等专业方面的研究,可见学院在专业方面将化工专业作为重要的和特色的专业,其次是机械模具类专业。

主题分析

从历年研究的主题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基本每年的都涉及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这再一次说明学院把职业教育作为其主要和重要的研究对象。如最早发表有关教育的论文是在2001年,学院的执行院长兼党委书记在《职教论坛》里发表的一篇提名为《新困难新策略新发展:中专升格变化多》的论文,主要研究学院开办以来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及办学教育的新发展等。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学院也开始重视培养经济新时代的专业人才,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开始成为学院比较重视的专业,在2000年之后成为涉及该主题论文数最多的专业,发表在商业管理类的期刊数也最多。如最早由工商管理系的专业教师发表的题名为《试论我国饭店业的绿色营销》的论文,从绿色营销的涵义及其在我国饭店的实施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饭店实施营销应采取的策略。从表6中还可以看到,除商业类主题较多之外,化工类、机械类、计算机工程类也开始占主导优势,几乎从03年开始每年都有教师发表有关这些专业方面的论文。特别是化工类专业的文章,最早的一篇是03年由化工材料研究所的负责人在《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发表的一篇论文,主要阐述了Mannich反应制备苯三唑脂肪胺衍生物及其性能,合成的添加剂是一种多用途、性能优良的油添加剂。据统计,03年一年总共发表了有关化工类的论文共8篇。另外,产学研结合成为现在高职院校中非常热门的话题。面向区域发展,为区域经济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依托企业、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的兴起是高职院校继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学院从01年开始已有老师在本学院的学报上发表了有关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论文,主要分析了高职教育同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异同,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在产学研结合上要同自己的培养目标、同企业的要求、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之后每年都有老师发表有关产学研结合的论文,据统计,到2012年总共有22篇有关产学研的论文。

结束语

通过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1538篇文章各种信息的抽样概括及简单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从2000年至2012年在这短短的13年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论文量从1篇至1538篇,论文量每年急剧增加,可见随着高校教师体制改革的发展,教师越来越重视自己在学术方面的成果,特别是学院的许多专家发表的论文数之多,对学院的学术领域研究之深以及对学院所做的贡献,已充分表现了学院自成立以来已非常重视教职工对专业建设、承担核心课程教学、科研和服务工作及对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2)从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数来看,主要期刊为《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塑料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国流通经济》及《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它们所包含的研究领域为职业教育方面、化学化工方面、机械模具类、商业管理类、计算机工程类等。可见发表在这些期刊的学术论文构成了学院的核心研究领域,并且已经成为学院主要培养和发展的特色专业,并在其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3)从研究的主题来看,学院基本每年发表的论文都涉及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商业类、化工类、机械类、计算机工程类主题开始占主导优势。除此之外,产学研也已经迅速发展起来,这是目前最为新兴和发展最快的主题,也是高职院校最为关注的研究方向和生存发展之路。相信在未来的几年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会在学术方面研究领域中会有更大更新的突破。

美术范文第6篇

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陕西高校图书馆借此契机,大量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和专业学科背景的人员,优化图书馆队伍,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使图书馆各方面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推进。同时在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双重作用下,催生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营造出一片活跃的的图书馆学术氛围。

本文从近10年陕西高校图书馆学术论文研究入手,通过对各高校图书馆研究论文产出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合笔者对各高校图书馆有关学术发展相关政策的调研结果,透视陕西高校图书馆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学术研究环境,以便对高校图书馆的科研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2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的学校研究样本为陕西省教育厅官方网站中公布的84所大专院校中的所有公办本科类高校30所(当中不包括专业性较强的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体育学院三所)[1]。这些公办本科类院校都是办学时间长、学科建设齐全的教学科研型大学,涵盖了陕西省理、工、文、管、农各个领域的前列名次,其所在学校图书馆的学术情况可以代表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学术发展的实际水平。

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文献总库”为数据统计源,从学术论文产出和学术影响力两个方面来衡量陕西高校图书馆的论文产出情况。即从馆发论文量、馆发核心论文量、馆发核心论文占总发文量比三个方面来表现学术论文的数量成果;从论文被引情况、核心作者数等方面来衡量论文的质量成果。

同时,本文还对采选的30所高校做了学术氛围方面的问卷调查,选取科研能力较强的馆员39人、副研究馆员以上6人为调研对象。问卷涉及了学校类型、馆员深造机会、图书馆学术政策、课题申报情况、学术奖励、发文动机等多个与学术环境相关的问题,可以从一定层次上反映各校学术论文发文的影响因素。

3陕西高校图书馆学术论文的产出分析

本文在进行论文检索时,选取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区间为时间范围,以“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为学科范围,核心文章以CNKI数据库认可的核心期刊为准。关于不少学校更改校名的问题,本文一概以2000年以后学校所用过的名称逐一检索,统一以“XX图书馆”为标准作者单位名检索式。检索日期为:2011年10月26至10月31日。

3.1陕西高校图书馆学术论文数量产出

由表1可知陕西高校图书馆10年来发表各类专业论文共计2 685篇(不含各种会议论文),核心文章530篇,数百篇以上的馆达到11个,占全部统计馆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成绩较为突出。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核心文章发文量较少,不到总发文量的20% 。其中有两个馆核心刊论文发文量为零,所以在追求数量的基础上仍需提高质量。

其中,馆总发文量领先的有西安石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渭南师范大学4所大学的图书馆。发文总和占到总发文数的28%;馆发文量低于40篇的有榆林学院、西安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西安邮电学院、西安工业大学5所大学的图书馆,其发文总数仅占到全部发文量的5%;大部分馆都集中在40-140篇之间。各馆平均发文量为89.5篇。

馆核心刊发文量分为比较明显的三个区间:高于30篇的有4个馆;10-30篇之间的有14个馆;低于10篇的有10个馆。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分别以80篇和59篇遥遥领先;而西安医学院图书馆和西安工业大学图书馆未检索到一篇核心论文。各馆平均核心论文发文量为17.6篇。

馆核心刊占总发文数比体现的是各馆普通发文量和核心刊发文量相互对应的比例关系。基于平均线20% 的标准,可以看出高于标准的仅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5所大学的图书馆。大部分馆都处于10%-20%之间,另外还有7个馆低于10%。

3.2陕西高校图书馆学术论文质量

学术论文质量的主要衡量方法有引文分析法和核心作者群的分析。本文即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展示陕西高校图书馆论文的科学性和新颖性。

3.2.1引文分析引文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论文评价等方面。陕西高校图书馆10年间发表的2 685篇学术论文中共有1 931篇被人引用,占到总论文数的71.9%。可以反映陕西高校图书馆学术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而这1 931篇学术论文共被引用7 791次,篇被引用次数为4.03次。

其中,被引论文篇数方面,超过100篇的有6所图书馆,被引篇数最多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和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明显高于其他各馆。被引篇数集中在50-100篇之间的有12个馆。另外,小于50篇的有12个馆。

论文被引频次最高的为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共计达到1 012次,比位居第二名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792次多出200多次,更比位于第三名的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的540次多出近一倍。而被引次数小于100次的还有7个馆。可见,以西安交通大学为首的几个高校图书馆论文质量明显高于其他高校,论文被引频次差距较大。

平均被引次数是被引频次与被引论文数的比值,反映的是每个馆每篇论文被引次数的数值。从表1可以看出,篇均被引5篇以上的有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为首的4个馆;篇均被引小于2篇的有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和西安医学院图书馆。大部分馆论文都处于篇均被引2-4次左右。

3.2.2核心作者群核心作者是指每个馆发文较多、具有一定科研学术水平的作者,一般用来检测各个馆的学术论文水平。文献计量学著名学者普赖斯提出了计算公式:M=0.749。式中M为发表的论文篇数,Nmax为所统计的年限中发表文章最多的那位作者的论文数,只有那些数在M篇以上的作者,方能称为核心作者[2]。

由检索可知,陕西高校图书馆中以第一作者发文最多的为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的刘崇学,10年间共计发文28篇,代入公式可得出M值为3.96篇,根据取整原则,可得出M为4。即2000-2010年10年间发文在4篇以上的即为核心作者。

各馆总计拥有核心作者225名,平均每馆7.5名。核心作者最多的为西安石油大学图书馆,拥有核心作者20名。拥有10名核心作者以上的馆有10个。少于10名核心作者的馆有19个。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三个馆仅拥有核心作者1名。而西安工业大学未检到核心作者。

3.3陕西高校图书馆学术论文的产出内因

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是与其所在学校的规模与科研方针政策息息相关的。由于各学校科研要求与科研奖励制度存在差异性,难免出现各馆学术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参差不齐。反过来,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的差距也反映出各高校学术科研环境的差异性、层次性。=出发探求这个潜在原因。

3.3.1科研论文反映出的各馆学术水平由表1可知,表头所列的7项指标中排前两名的基本都为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的各项指标也基本保持在前7名内。特别是馆核心刊总发文数、论文被引频次等衡量学术水平的指标,这三所高校基本上排在前三名。究其原因,这三所学校属于陕西省仅有的三所“985”院校,从业务水平和科研实力来说都有较高的基础,居于陕西高校图书馆科研的第一层次。

除了以上三个馆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4所“211高校”的图书馆,虽然发文总数仅有一所超过100篇,但其余各项关于论文质量的指标也基本都处于前列,基本反映了他们的科研实力居于第二个层次。

而居于次序项第8至21位的大学为办学时间较长的二本院校,这10余所高校图书馆除西安工业大学图书馆和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各项指标较低外,各项发文指标基本居于中流水平,代表着陕西普通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科研水平。而第22至30位的大学不少为由专科院校升级或是合并的学校,因为时间较短,人员业务实力相对较弱,所以各项指标相对落后。但其中也不乏指标明显靠前者,如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和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论文数量和被引论文篇数等方面都可排进前10名。

3.3.2科研论文反映出的各馆学术人才馆员需要有扎实的图书馆理论知识,并能够了解不断更新的业界前沿理论发展动向,这得益于各图书馆对馆员的素质提高所做的培训及对学术活动的支持,当然也离不开馆员发自内心的创作激情。本文对这30个馆的问卷调研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 关于各馆的培训,30个馆中,有19个馆有送馆员出省培训的项目,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省外培训的力度较大。这也正激发了该馆馆员不断更新知识、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相应地反映为其在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一枝独秀。相对而言,各馆对省一级图工委的各种会议培训积极性较高,30个馆中,除了安康学院和商洛学院可能由于经费和距离较远等原因没有参加过外,其他28个馆都参加过相关活动,这对各馆的学术研究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各馆的发文情况可见一斑。而外请专家来馆培训则因各馆情况不同,仅有15个馆举办过,占到半数。而大部分馆都坚持走自己培训的路子,很多馆年培训次数都超过了10次,由此可看到陕西各个高校馆还是较为重视馆员的培训与知识再造。

 关于发文的动机,大部分具有馆员职称的同志表示主要是基于职称评定需要和学校考核要求,占到总数的97%。而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同志则大多选择兴趣爱好的原因。但其中也不乏一些交叉,既迫于职称和考核压力,也有兴趣爱好在里面。对个别馆进行具体了解,发现很多馆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进修和学术交流带来的创作灵感,大多完成评定职称和学校考核要求的论文篇数后很少再进行更多的创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陕西高校图书馆界需要有更活跃的学术人才交流。

3.3.3科研论文反映出的各馆学术环境科研论文的发表得益于馆员所处的学校环境、课题科研及等学术方面的支持力度、的奖励程度等。陕西高校图书馆的情况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以上方面影响。

 图书馆对馆员的支持度。70%的馆是鼓励和支持的,其他30%的馆也表示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支持。对馆员发文不支持和不关心的馆微乎其微。但不少馆过分重视基础工作,不重视科学研究。虽然支持馆员撰写科研论文,但强调馆员自发的写作能力,缺乏政策方面的导向和鼓励。这也就是为什么表1中很多大馆学术论文发文量不高的一个基本原因。

 发表文章的物质奖励情况而言。有10%的馆对馆员发表的论文全部奖励;有近40%的馆奖励公开发表的论文;有13%的馆重点奖励核心刊文章,有些馆甚至报销核心刊文章的全部版面费;仅有37%的馆除学校给与一定级别文章奖励外,没有任何物质奖励。面对日益上涨的期刊版面费,图书馆的物质奖励减轻了不少馆员发文的压力。而一些大馆采取只奖励核心刊论文的做法,进一步提高了陕西省高校学术论文的水平。

 申报课题的级别与奖励情况。这30个馆共有43%申报过国家课题、60%以上申报过校级以上层次的课题。难能可贵的是,有不少馆自己设立馆级课题,以进一步提升图书馆自身的学术氛围。23%的馆能拿出奖金来支持课题的申报;17%的馆能奖励一定级别的课题;而50%的馆只是精神奖励,没有物质上的支持;更有个别馆不奖励馆员搞课题研究。科研课题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图书馆搞研究、重学术的风气,有部级课题的馆核心刊的发文率明显高于课题层次低的馆。由此看来,基于课题的高水平科研论文,由于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图书馆学术支撑水平而严重的降低了陕西高校图书馆学术论文的质量。

4建议和总结

笔者由自身所处的学术环境和发表科研论文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 希望进一步加大馆际协作,以科学实力较强的大馆带动各中小馆开展项目研究,对队伍稳定、学术交流做出贡献。

 建立陕西高校图书馆科研群和共建共享平台,通过网络的沟通加大各馆在学术上的相互交流。

 建立陕西高校、甚至全省所有图书馆的科研课题信息库,实行科研课题在申报、调研、评奖中的透明,便于大家参与。

 加大各个图书馆科研和工作的量化管理意识,在人才培养上要加大投入,结合实际业务工作研究课题。

 把科研能力和图书馆的各种评优结合起来,并加大比重。

参考文献:

[1][2011-11-02].www.snedu.省略/proscenium/ptgx-1.jsp.

[2] 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美术范文第7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景德镇瓷器》杂志上发表了《中华陶瓷宝鼎创作谈》,详细介绍了“陶瓷宝鼎”的创作思路和创作理念。由于“宝鼎”工艺在当时乃至今天也是比较大而精雕的工艺,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90年代,我在《中国陶瓷》,以“艺无止境,创意由心”为主题,阐述陶瓷高温颜色釉的实验和研究成果,同时在平面或球面局部实现立体雕塑的仿真效果,大大提高了作品的看点。我在局部山石上高温颜色釉的绘制,达到了河南钧窑、浙江龙泉窑等在同一画面上呈献的艺术效果,因窑口温度不同,这是非常难以实现的效果。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艺术馆和广大藏家收藏。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及港澳媒体都做了深度报道。

自宋末元初发现二元配方,有了元青花,元青花釉里红的釉下彩绘技术得以发杨光大。一种产业历经千年,造就一座城市的窑火生生不息。受前辈们影响,我以弘杨与传承的艺术态度刻苦钻研,对陶瓷原料、颜料、釉料的结构以及烧成温度进行研究,在原材料中添加其他材质和元素以增加陶瓷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的黏合和拉力,成功并巧妙地将一个瓷瓶的画面延伸成景外之景,在瓷瓶周围又增加了立体雕塑的树木、草丛、啼鸣小鸟,栩栩如生。

2011年6月我在《陶瓷研究学术与典藏》上《塑造陶瓷,瓷画新概念》,详述了镶器、联器(多个器物的陶瓷组合联体烧制成一个艺术品而不变型,不掉落)无论制作难度还是烧成难度,都无法用常态陶瓷工艺技术要求去思维和想象。这是陶瓷艺术乃至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次突破。

在陶瓷艺术领域的深层探索和实践,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研究,只要实现我心所想的构思,通过我笔下的感悟,令观者共鸣、争议和讨论,才是艺术家的根本目的。根据不同阶段的创作和总结,我将艺术风格定位在镶雕绘画技法这一范畴。无论联器还是根雕,都不能将我的艺术形式充分表达,唯有“镶雕”能够让业界和大众真正理解――将多种艺术手法创作的器物镶嵌在同一个雕塑艺术品上的绘制技法。我已在陶瓷艺术创作中走过了40多个春秋,在研究探索中形成独立风格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也希望将这一技法在陶瓷艺术领域广泛运用,不断出新,不断改变陶瓷艺术内涵,创作出更多符合大众情怀的作品。

目前以“镶雕绘画技法”绘制创作的陶瓷雕刻古树、雄鹰、翠鸟的山峰巨石茶桌系列,符合返璞归真的大众情趣,在品茗的同时欣赏艺术,让人们分享艺术情怀。

中国的民俗文化,是陶瓷艺术产业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一炉窑火,燃烧出中国千百年的文明文化。在多元化的今天,民俗文化奠定了人们制作陶瓷的基础,并为今后陶瓷艺术的多样化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责编 宁文英)

Born in Jingdezhen, Jiangxi Province in 1953, Huang Shiqi is a renowned arts and crafts master and the inheritor of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ow he is the vice chairman of Jiangxi Academy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member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Exchange Association,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of Changnan Academy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nd artistic director of Jingdezhen Bohui Ceramic Arts and Culture Exchange Center etc. He has devoted himself to the ceramic creation for several decades, making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rtistic form. Besides, he also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exhibitions and won grand prizes.

黄世启,字“启人”,1953年出生于景德镇雕塑陶瓷世家,陶瓷综合堆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部部级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级技能大师,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江西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交流协会会员,昌南书画院副秘书长,景德镇博汇陶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总监,景德镇天玉瓷厂厂长。

美术范文第8篇

2009年6月由江苏省书协主办,在江苏美术馆成功举办“诗酒风流・邱世鸿书法篆刻艺术展”,获得好评,“文化江苏”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2013年3月由现代快报、艺+美术馆举办“诗韵酒魂・壮此生邱世鸿书法精品展”。《美术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神州书画报》、《中国书画》、《中国书法》、《中国美术研究》、《珍藏》、《艺术百家》、《艺术名家》、《华夏大家》等刊物多次刊登“名家访谈”专题。

出版专著有《邱世鸿书法篆刻集》、《抚云斋书法文集》、《魏晋书法的艺术精神》、《创作与理念》、《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大学行书教程》、《诗酒风流》、《抚云斋诗稿》、《邱世鸿草书千字文》、《抚云斋艺术论评集》(正版)。

论文多次参加全国书学研讨会二十余次,多次应邀请在全国高校进行学术讲座。在各类刊物、文章100余篇。2004年论文《论新文书法与文化精神》获得“中国文联理论奖”三等奖,2008年艺术论文获得江苏教育厅颁发的“艺术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2009年专著《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二等奖”。2011年论文获得大学生艺术节艺术论文“特等奖”。

参展,荣获奖项:

“全国高校师生作品展”(优秀奖1989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三届新人新作展”(1995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1995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二届正书展”(1996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2001山东。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首届南方长城杯书法大赛”(二等奖2002湖南。湖南书协主办)

“当代青年书画大赛”(一等奖2002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2005国际书法篆刻年展”(一等奖2005河南。书法导报社主办)

“全国第二届兰亭书法展”(艺术奖2007安徽。中国书协主办)

“荷之韵一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2008山东。济南市政府主办)

“国大阅兵题联”(二等奖2009北京。中国楹联学会主办)

“全国首届篆书展”(2010贵州。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三届扇面展”(2010湖北。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楹联书法绘画邀请展”(二等奖2010北京。中国楹联学会主办)

“当代楷书创新展”(入展2011年。中国书协、河北省文联)

“首届中韩优秀书画家”(韩国国会邀请展。2011韩国首尔)

“百名博士写百米长卷”(2011年天津某文化公司主办)

“国际简牍帛书邀请展”(2011年湖南。湖南文联主办)

“西南大学书法论坛暨全国名家邀请展”(2011年重庆文联、西南大学主办)

“中意韩三国名家书法邀请展”(2012年中、韩、意三国。《中国书画》杂志社)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书法名家邀请展”(2012年北京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

“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艺术家作品展”(2012年北京国家画院)

“全国梅花书画名家邀请展”(2013年南京梅花艺术馆并任艺委会委员)

“全国兰花书画名家邀请展”(2013年贵阳阳明祠并任艺委会委员)

“中国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2013年内蒙古四站展览,中国美术馆主办)

美术范文第9篇

现在各地的职称评审,虽然具体标准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一般是对教师的教龄、学历、年度考核、专业工作奖励、行政奖励或荣誉、论文论著、教科研成果或是实验课题等方面进行量化赋分,这些条目大致涵盖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评价。虽然制度设计比较完备,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只有教师的教龄、学历这两项比较真实,其他各项都存在泡沫成分,存在的问题较多。由于职称评审中存在的泡沫化现象,其中存在的不公平深深地伤害着教师们的自尊,挫伤了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这种职称评审方法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怀疑。具体来说,教师职称评审中的泡沫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年度考核领导占优

有的地方在职称评审中规定,年度考核合格的年积2分,优秀的每年积5分。我们不能否认,制度是为了鼓励教师们力争上游,无可厚非,可每年的年度考核,由于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或者标准比较模糊,领导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处于有利地位,或让标准体现领导的意志,“优秀”大部分被领导获得,而工作优秀的教师则常常很难获得优秀等次。

要改变这种状况,主管部门在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时,要有一个硬性规定,规定普通教师考核优秀的比例不低于某个标准,考核结果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避免暗箱操作。

二、专业成绩奖励明显不公

关于专业成绩奖励,有的地方规定,县级教学能手积10分,乡镇教学能手积5分,优质课、基本功比赛等也有一定积分。由于所教学科不一样,任课教师的人数不同,存在明显不公。例如,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任课教师人数较少,基本上每四年能轮流上一次县级的公平课评比;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师的人数较多,有的教师甚至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上一次县级公开课,连获奖的机会也没有。人数较少的学科的教师连校教学能手都评不上,却能获得县级“教学能手”称号;有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教师连续获得乡镇教师能手称号,却没有机会上一次县级公开课。工作量大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师感到明显不公。

对于专业工作奖励,要做到尽量公平,应适当地扩大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师的获奖比例,适当地减少任课教师人数少的学科的人数,也要避免出现“批发”优质课的现象,要把真正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选出来,要名符其实。

三、行政奖励或荣誉称号名不符实

有的地方在职称评审中规定:乡镇优秀教师加5分,县级优秀教师加10分,地市级优秀加15分。而实际上县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大部分由领导得到,有的领导连续获此“殊荣”。有的教师为了获得这一称号,只有请客送礼,助长了歪风邪气。优秀教师的评选教师们往往不知是怎么选出来的,事实上成了“优秀领导”的评选。这样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名不符实。

因此,建议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评选优秀教师时,要规定普通教师的获奖比例,让“优秀教师”名符其实。

四、论文论著的水分太大

论文论著在职称评审中是必不可少的,有的教师就从中想办法。现在的中小学教师真正能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毕竟是少数,可到职称评审时,大部分教师有发表或评奖的论文。有的教师平时写个文章语句都不通,竟然在“部级”刊物上,还有的教师连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过,竟然还有“论著”。这其中有的是非法出版物,有的个别正规期刊打着教研版、综合版的幌子,只要交了一定的版面费就给予发表的,有的只要交上几千元钱就能挂上个副主编、编委的称号。本人在工作之余,撰写了三十多篇稿子有幸发表在各级刊物上,近几年收到的约稿函却有几百封之多,大部分是收费的,它们中有正规的期刊,也有非法出版物。至于交钱就随便可以获得“部级”“省级”的一、二等奖的情况更是普遍。这样的论文、论著有多少水分,又有什么价值而言?

在职称评审时,对论文论著切实把好关,既是对教师们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教育部门可在网站上公布合法期刊的名称,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给予积分,如发现这些期刊有收费或变相收费发表文章的,就把这些期刊从中删除,让大家互相监督,坚决遏制学术腐败。

五、教研成果、实验课题华而不实

有的地方在职称评审中教科研成果、实验课题积分较多,并且可积多项,导致课题作假成了某些人追逐的目标。课题研究需要相应的物质支持与经济投入,需要教育专家对教师科研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指导,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而有的学校科研经费缺乏,教师理论水平低下,连教育报刊都少得可怜,竟有十几个课题,有的教师手中竟有几个课题。申请课题时找熟人,投门子,网上下载东拼西凑出课题研究报告,更有甚者在结题时交上足够的“银子”后,结题证书就发下来了。这样的课题华而不实,只能是制造了学术垃圾。有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在课题上挂个名,什么也没干,居然也能在评审时通过。

因此,对于课题的管理,主管部门一定要给予严格规范,控制课题数量,从严结题,真正产生一批科研成果,而不要这些劳民伤财、华而不实的东西。

希望主管部门对职称评审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尽量减少并逐步消除这些泡沫,以制定能够真正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政策,给教师们一个公平的环境,让教师们安心做好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美术范文第10篇

扎根教坛,育桃李芬天下

自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以来,我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自身教育理念,扎实工作,勤奋学习,积极进取。视教师为园丁,培育祖国花朵;视教师为渡工,为学生引航开渡;视教师为春蚕,无私奉献;视教师为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应无愧于这神圣光辉的职业。让青春流逝在三尺讲台、让粉笔染白我的双鬓、让岁月写下我奉献的足迹。

励精图治,锲而不舍

自踏上三尺讲台以来,我刻苦钻研,勤奋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拓展自身能力。曾多次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教研会、培训、学习等。在此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了解到了与别人的差距,让我清楚的认识到:要想在芸芸众生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唯一的方法就是加紧学习,提高自己,尽快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为此,我苦练教学基本功,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从自身素质上下功夫,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现在,我能自信的说,我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三笔字,一堂优质的教研课。

春华秋实,初露锋芒

几年来,参加各种培训、竞赛,指导学生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比赛,获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简笔画四等级评审员;乐山市美术优质课评比获得一等奖;第五届美术优质课竞赛二等奖;美术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乐山市中小学生硬笔书法比赛优秀指导奖;学生电脑美术作品指导一等奖……

笔耕不辍,科研促教

教学几年中,从未停止过用对点滴教学经验的积累,用理论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曾在《音体美报》2篇、《教育》、《犍为教研》、《美术教研》《犍为报》等也有文章发表(见附件);曾承担和参与了本校“农村初中美术学科检测评价改革”、县教育局“区域性农村中学素质教育整体实施”、“农村中小学电脑美术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工作,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更重要的是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充实了自己、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

前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一篇:影视鉴赏论文范文 下一篇:艺术原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