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绩效评价方法比较

时间:2022-05-24 05:19:50

物流绩效评价方法比较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物流绩效评价中的两种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通过具体的分析对两种方法做了比较,同时提出了四点物流绩效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物流绩效;主成分分析;模糊评价

中图分类号:F252.3 文献标识码:B

近几年,纵观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物流理论的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正逐步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议程。物流作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想使其健康的发展,必须对物流企业的计划、顾客服务、运输、存货等物流活动进行绩效评价与分析。对物流绩效进行评价与分析,才能够正确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水平,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进而增加企业的整体效益。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市场仍不成熟,物流所涉及的范围较为狭窄,其理论基础还不完善。尽管众多企业管理者已经认识到现代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受制于物流的发展水平,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效的物流管理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实现。

目前对物流绩效的衡量往往针对某项物流活动或由经营管理者的主观经验来判断,而物流管理涉及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成品的出售整个实物流动过程,包括仓储、运输、配送、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经营管理主体的多方性,决定了物流绩效指标的多样性,如何选择合理的指标对于正确衡量物流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已经有很多关于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如王娟、黄培清(2000) [1]建立了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王勇[2]从成本、效率、风险和客户管理四个方面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风险这一角度考虑物流绩效评价指标,是王勇等人的首创。程国平[3]等人认为物流的本质特点在于服务,因此应以物流供应商为评价主体,从服务质量角度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刘秉镰、王鹏姬[4]依托平衡计分卡的分析构架,建立了“3+1”物流企业绩效分析的模型,从财务绩效评价、客户业绩评价、内部经营业绩评价和学习创新绩效评价4个方面进行。这方面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本文不再进行分析评价.各评价指标基本选自刘秉镰等人构建的指标体系,见下图。

二、物流绩效的评价方法

1.物流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模型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也称为主分量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成份分析研究的目的

是如何将多指标进行最佳综合简化,最终转化为较少的综合指标。也就是说,要在力保数据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主成分分析法的特点是在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比较高时,能消除指标间信息的重叠,而且根据指标所提供的原始信息生成非人为的权重系数。

主成分分析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3.两种方法的比较

上述介绍了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评价在物流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下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主成分分析根据综合因子的贡献率确定权重的方法是它区别于模糊评价法的主要特点.使得评价结果客观合理;用较少的指标来代替原来较多的指标.既解决了信息重复的问题,又可以简化指标体系.

这些特点使得本方法在以上研究中脱颖而出.成为效果最好的方法。它唯一的缺点是结果跟样本量的规模有关系,计算过程较以上方法更繁琐。

模糊评价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判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但是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信息重复问题,并且权重的确定带有主观性.在一些评价对象的属性比较模糊,不易量化的问题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

综上分析显示,相比较而言.主成分分析法可靠性比较高、误差小。比较适合于评价指标众多的复杂样本的综合评价。两种方法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尽相同,鉴于所选择的方法不同,有可能导致评

价结果的不同,因而在对物流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企业本身的特性.在遵循客观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原则的基础上选择。

三、物流绩效评价的改进建议

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绩效评价找到物流运作的薄弱环节,通过持续改进从而更好地实现物流目标。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提出如下的物流绩效改进措施:

(1)优秀的物流绩效基于测量评估―计划―改进循环的有效性。所以,要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管理体系,要确保有效的监督和交流系统。

(2)整合物流功能,包括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实现物流绩效改进。实证研究发现,物流整合与物流绩效改进有显著相关。内部物流整合成功的重要因素包括高层管理者支持、公司范围内的承诺/态度变革、组合内的交流与培训、切实的计划、好的信息获取、支持顾客服务的系统设计、易于使用与系统柔性、成本收益比率等;与外部的整合就是要实施供应链管理,建立实时、互动、共享的集成信息平台。

(3)加强顾客关系管理、知识管理。通过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获取与共享信息和知识以及顾客的感知,寻找企业与顾客感知差距,从而缩小与顾客感知的差距改进物流绩效。

(4)建立与供应商、三方物流提供商的战略伙伴关系,帮助他们改进物流绩效。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娟,黄培清.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系统[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0,3:27-28.

[2]王勇,杨文慧.关于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3,4:l63-l65.

[3]程国平,刘世斌.基于服务质量的物流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价值工程,2005,7:57-60.

[4]刘秉镰,王鹏姬.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物流企业绩效层次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3,7:58-6l.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与时俱进,培养新型翻译人才 下一篇:关于和谐社会视野下商品包装问题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