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学习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的思考

时间:2022-05-24 04:46:59

基于探究学习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的思考

[摘要]本文从剖析探究学习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入手,对实践教学在探究学习中的作用以及探究学习中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旨在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以提升大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探究学习 高职教育 实践教学平台

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教学方式,它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对于理论教学既独立存在的,又与之相辅相成,在高职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目标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探究学习能力”。因此,高职实践教学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环节,是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以提升高职教育的实效性。

一、探究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探究学习的基本内涵

“探究”就是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辞海》1989年版)。我国有不少研究者在讨论探究学习的含义时,一般都借用施瓦布的定义,即探究学习是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1]这个定义实际上说明了探究学习是要让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探究技能和形成科学态度,达到科学素养的教育目的,但并未明确提示探究学习的内涵。综合国内外教育家工作者对探究学习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提出、探究答案、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探究成果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取新知技能和情感体验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2]探究学习要关注学生是否有探究、获得新的体验的动机,是否有获得认可和欣赏以及承担责任的需求等等,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是探究学习所关注的三个目标。

(二)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

1.以问题探究为中心

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促进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而组织的教学活动,它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问题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把认识活动引向深入,并使之富有创造性。问题探究要注意问题内容的开放性、问题水平的差异性和问题来源的多元性。

2.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

探究学习是学生个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学生探究实践的过程才能实现的,课程、教师、家长只能促进学生的变化而不能代替其变化。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探究带来的乐趣,并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快地提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合作精神,进一步促进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

3.以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

探究学习行为是比较典型的社会化学习行为,探究学习离不开个体的独立思考,也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在探究学习中,从形成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直至得出结论,学生需要同他人联系,以便对如何建构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取得共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个人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合理分工、互帮互学、彼此讨论交流、进行思想碰撞,使小组中的合作伙伴在认知、经验、能力各方面得到互补。

4.以教师的引导为保障

教师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中是促进者。学生的探究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没有教师的指导促进,就很难取得探究的成功。教师要在探究的不同阶段中给予学生帮助,提供适时的辅导和引导,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组织交流研讨,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不断反思,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提炼和概括,从而使学生建构起系统的知识。关注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与他人的合作情况、与外界的交往能力等实际情况,对需要帮助的个体及时地、有的放矢地给予辅导,使所有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到提高。

二、实践教学在探究学习中的作用

实践教学主要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实践教学为高职大学生提高探究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展示平台。

(一)实践教学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职业能力的知识主要包括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可以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获得,而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巩固和应用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职业知识。随着实践的延伸,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不断提高,对理论的理解不断加深,并掌握其真谛,概括出新的规律,焕发创造的思维和能力。

人们把人类的知识体系分为两类知识,第一类知识是可以用言语交流的知识,即明确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第二类知识是不能用语言来交流的知识,即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在科学实践中,人类的会知识远远大于明确知识。由于会知识的学习与更新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是情景性、个体化的,既不能以正规形式加以传递,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因为相当多的实践技能尤其是经验性的东西很难诉诸于文字,而知识创新的灵感更是难以用明确的形式表现,通常要借助会学习的形式即实践的形式才能掌握。[4]会知识与会学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在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或在学生团体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将明确知识的学习和会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把通过语言教学的方式和意会教学的方式结合,从而恢复知识赖以存在的现实背景和联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与具体场景相联系的,可以灵活运用的、生动的知识,使所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体验相结合,真正成为个人能力与素质的组成部分。

(二)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行为启化之源”。高素质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造就,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检验学习、思考的广度、深度、正确程度的唯一标准。实践教学开设的实验、实训和实习以及相关的各类教学环节,都具有相当程度的这种检验或验证性质。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从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能力运用水平,就可以自觉地去发现问题,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想,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见解并付诸实施。这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实质上是引导学生自己应用技术,挖掘个人体验以获取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教学过程。职业技能指的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完成某一具体工作任务的活动方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技能的掌握往往是通过实践教学过程来完成的,也就是借助实践教学获得与现实的生产实际相同(实际的岗位实习)或相近(模拟的生产实训)的体验,有效地完成学习迁移,并通过对技术、工艺的应用和再现,实现技术创新或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三)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1.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思想教学环境。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等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他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内化,而这一内化的过程便是以实践为前提的。实践教学通过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更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更为丰富、感性的题材,避免了理论灌输的贫乏和空洞。

2.实践教学锻炼了学生严细认真的工作态度。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为学生提供了体验社会第一线生产生活的真实情景,严格按照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进行生活实践活动,有助于形成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精神。

3.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和成就感。实践创造美,实践教学所包括的各种实践活动,如实验、实训、认知实习、毕业设计等都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创意,也凝结着学生的劳动体验。当他们设计作品、设计方案等作品获得成功,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其情感也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从而真切地感受到实践带来的乐趣。

三、构建实践教学平台的对策

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其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核心目标是“探究学习能力”。高职教育应该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环境,而最佳的探究学习环境无疑是实践教学。因此,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必须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一)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和建设是平台建设的基础和物质保障

要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的需要进行校内基地的建设。应把握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合作,面向社会,全面开发校内实践基地的功能,提升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规格。因此,设备购置应遵循“一个兼顾、两个同步”的原则,即基本技能训练的常规设备与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的先进设备兼顾;训练设备的技术含量和现代化程度要与企业生产水平同步,设备的投入与实训项目开发同步。

同时,要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外企业生产实习可以使学生亲临生产现场,使他们系统全面地了解整个生产的所有基本环节,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加强同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学校专业实习条件的单位作为相应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聘请部分生产、技术、管理一线的骨干人员作为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以确保实习的质量。要在吸纳社会办学资源,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和校办企业等方面探索、创新,在与企业合作中实现“双赢”发展。

(二)实施高职学生“双证书”是平台建设的制度保障

“双证”是指高职学生毕业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是高职特色教育中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之间的一种融合、互认和沟通。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实施“双证书”制度,就是在对高职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实行“一教两证”,即一种教育形式同时颁发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5]要求各专业选择部分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社会认可度,能反映本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借鉴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试方法,逐步开展认证课程建设,严格规范教学内容,强化、细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理论课教学中,突出理论技术。在实训课教学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技能,使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训练,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1.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本着“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努力探索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在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下,大胆地对专业所有课目科学地进行优化整合,不追求理论的完整性。降低理论教学的深度、难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大幅度增大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减少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实践项目,大量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用性的实验、实习、实训项目,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综合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应用及操作技能。

3.编写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教材。要重视实习教学环节,必须将实习教材从原来附属于理论课教材中分开,依据教学大纲,对实验指导书、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和考核标准等实践教学资料进行研究,制定出科学、规范的实践教材。

4.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处理好学与教的关系。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适时开展一系列实践技能训练方面的活动,如组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展评活动、专业技能比赛、案例分析、专业兴趣小组等,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的设想能够变为现实,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平台建设的关键和前提

具有一定生产、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加强理实一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同样重要。学校要按照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应重点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方向和培养方法的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建立教师“双资格证书”准入制度;鼓励教师自觉深入到行业企业一线熟悉生产,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吸引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的加盟;建立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总之,通过实践教学,如配合教学内容举办演讲赛、辩论赛等,进行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到工厂、农村、到专门的实践基地去,通过参观、考察、调研,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正视现实,把学生思考和思索的结论引入到教学目的上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学生在实践中消化、感悟、升华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观念、信仰,真正做到知、信、行的统一。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2011c24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1998.363

[2]何善亮.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理论思考和教学实践[M].《教育科学研究》(京)2002.4

[3]程宜康,李平.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

[4]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8

[5]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J].2005(11)

(作者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东莞)

上一篇:探究当今农村教师需要怎样的培训 下一篇:论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济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