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当今农村教师需要怎样的培训

时间:2022-08-21 05:02:23

探究当今农村教师需要怎样的培训

[摘要]打造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稳定的教师队伍,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达到教育均衡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但是现在农村教师的素质严重滞后,尤其是小学,导致生源严重流失,进修学校将如何加强对农村教师培训,培训哪些内容,如何培训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关键词]现状 培训内容与形式 实效性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中提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只有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稳定的教师队伍,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向更层次的空间发展,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达到教育均衡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但是现在农村教师进入老年化阶段,素质严重滞后,导致生源严重流失,如何加强对农村教师培训,培训哪些内容,如何培训如何培训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一、农村教师的现状。

在现代教育新理念中,教育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发展为本位的新理念,并在这一新的理念的指导下对教育的模式和过程进行新的改革创新。而目前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最缺乏的就是创新精神,安于现状,有相当多的农村小学教师仍停留在运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传统教材的教学状态中,国家大力投资的“农远”设备资源成了一种摆设,教学资源严重浪费。一方面是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操作技能,因为缺少运用技术与教学资源优化整合的培训,培训服务没有及时配套跟上;另一方面教师认为自已教了几十年的书,不也走过了吗?不愿意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对培训工作有一种无形的抵触心理,导致教学能力偏低,课堂教学低效,这些现象的产生有主客观原因。

1.内因:农村教师自身因素制约专业发展

现在农村教师步入了老年化的阶段,尤其是农村小学,我县许多学校教师平均年龄都在五十二三岁,这批教师当中有相当比例的是民师转正的,本身学历较低,受过正规高等教师教育和专业训练的专科层次的教师很少,自己一辈子又都是任教在农村学校,自己是接受应试教育的产物,同样又复制应试教育,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对新事物严重排斥。

2.外因:环境因素――缺少交流发展的平台

农村学校往往是几人一校,就是中学任同学科的教师也只有二三个人,缺少相互切磋交流提升的空间,教学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低等。教师仅凭自己原有的知识在运用,缺少后期的知识更新与补充,对新的教育理论漠然处之。现在虽然是信息时代,但网络对农村教育来说还是一个奢侈品,尤其是村小教学点教师,远程培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请朋友挂机,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完成。农村学校师资不足,教师出去学习的机会更少,工学矛盾依然是农村教师培训的老大难问题。

二、构建有效的培训模式与内容:采取“自下而上”需求式培训模式----基于培训者的需求而开展的培训,培训者的需求是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农村教师自我发展空间狭小,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常脆弱,致使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县级进修学校承担这项工程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应积极探究农村教师有效培训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作为培训者必须要解决的理念问题和方法问题。

1.转变培训理念,以课堂问题主导,需求为导向,确立以培训对象为中心的理念

农村教师培训必须将培训对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了解他们现实的需求,更要了解他们自身发展潜在的需要,在培训的内容、模式、时间上,应该尊重培训对象的选择,在充分尊重培训对象的基础上来确定培训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丰富它。在做培训之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问题是研究的基础。先设计培训问题单,到各校征询教师的意见,了解教师想要培训的内容和亟待解决的课堂问题。

根据我县农村小学教师特点,成功举办了“祁门县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课堂技能提升”的培训,前期就对教师年龄、学历层次、任教学科做了充分的调研,设计了《祁门县小学中老年基础知识和新课程能力提升培训调研提纲暨构建有效参与式培训问题征求单》、《祁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调查问卷》。充分掌握了农村教师对培训的需求,这种自下而上的培训调研,在培训内容上首先满足了教师的需求。

2.谋划针对性强、内容科学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立足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师发展。

确立科学的培训内容是培训成功与失败的关键,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培训内容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调研结果要进行分析,要从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出发来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最重要的是贴近农村教师的工作实践,可操作性强,能真正满足他们的有效需求。以往培训的课程通常是由培训者预设好的,培训者决定培训的内容、形式、进度等,严重影响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起不到培训的效果。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设计培训课程,同时与授课的教师沟通,按照参训教师的需求备课,采用教学案例与理论缃结合的方式,解决教师课堂问题。

如根据我县村小中老年教师所需求,依据调研材料,开设了如汉语拼音有效教学与技巧、低年级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如何有效运用农远优质服务教学等二十三个知识模块的课程资源(都是教师所迫切需求的和急于提高的)。培训内容直接解决了教师课堂问题,改变了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师的成长相关。

(三)在培训形式上,构建参与式培训,提高教师的参与度与培训效度。

培训形式是为培训内容服务的,选择有效的培训形式直接提高培训效果。传统的培训模式是授课教师在上面夸夸其谈,下面是二三百教师座在一起,出现“说起来头头是道,听起来纷纷叫好,干起来没有门道,回头看有些胡闹”的培训现象。这种培训浪费了教师的时间、精力,培训效果差,反而对培训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总结过去培训的经验上,我们以《构建参与式有效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究》课题为抓手,改变了自上而下的“灌输”式的传统理念,培训对象被动接受。构建了参与式、小班化(依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等分班,即分层培训)的培训模式,老师和学员是平等的,学员和学员也是平等的,大家的参与机会是平等的,做培训的主人,成为培训中的重要资源,因此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见解、经验和困惑,极大地提高了参训人员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

近年来的班主任培训、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等专题培训都是采取了参与式培训模式,引起教师的极大兴趣,在省市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因校施训,按需培训,形式灵活多样。

我们过去做教师培训工作,很少关注城乡教师差别,实行一刀切,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县城与农村都是一样的,导致农村受训教师积极性不高,培训内容往往与农村教师实际需求相脱节,出现一种渴望而不渴及的现象,培训结束后农村教师反而说“那是城里教师的事,与我无关,我们农村没有那条件!没有那优质生源!”的确一些培训内容未考虑农村教学的实际情况与教师的个体需求,有些培训内容不切合农村实际情况。导致教师参训并非发自内心的需要,是为了完成继续教育学时,评职称,是为了完成上级培训任务,是一种被动的培训,一种功利的培训。

近几年我们大胆创新,改变培训思路,由于农村中小学校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工学矛盾存在,集中培训一次非常不易,为解决这些矛盾我们探索了多种着有成效的培训方式:因校施训,按需培训。

1.“以卷推训”

农村教师往往重操作、重技能、重现实的多,有一种一学即用的培训思想,而对能力素质的提高、自我发展的需求较少。作为培训组织者必须站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既要注意农村教师现实的需求,又要考虑他们发展的需要,既要解决他们操作层面的问题,又要研究他们理论支撑和知识拓展的核心问题。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一定的理论教育教学都是一种表面现象,昙花一现。现在就出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优秀教师,现今课堂局面都难以控制,成了很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了,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如何提高农村教师理论素养呢?我们在谋划每次培训时,都是理论先行,把所要培训的主要基础理论知识点以问卷的形式发到每一位农村教师手中,通过问卷对教师理论培训,并把“以卷推训”纳入校本培训学时认定内,折算学时。参学的教师要写出自己的意见,确定哪些内容适合自己需求,哪些不适合,为什么?

2.“以课领训”

我们师训部门把我县省市级教坛新星、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等组成一个专家团队,他们具有较深厚的理论专业知识,又一直在教学一线,有丰富的课堂教学技能。依据农村教师的需求,把他们的课送到农村学校,通过他们的典型课例引领教师发展,农村教师能面对面与名师交流,然后通过我们专业教师的点拨与梳理上升到理论层面剖析,把新理念、新技能带到农村学校。“这样的培训我们很欢迎!”这是参训教师的心声。

3.“送训下乡”

近几年,我们在按照省级规定的专题培训的内容基础上,依据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培训需求,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找准培训内容的切入点,因校施训,按学校规模、教师数、师资水平结构相似的学校分层培训,组织专家把培训内容送到各校。如在“评好课”专题培训中,以“观课议课”理论为切入点,并根据微格理论设计了《建构有效学习,观课议课记录分析表》,从课堂提问、资源整合、教学设计、学生课堂行为、课堂文化等九个观察点去观课议课。在“命好题”专题培训中,我们从“有效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课堂教学行为评价”“命好题”等三方面入手,同时根据学校的不同,培训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在培训形式上小学分语文、数学,初中分文科、理科培训,采取了“分学科培训+考核+反馈”的模式,通过“送训下乡”教师培训活动,把新的教学理念、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免费送到农村学校,让农村教师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4.培养骨干,发挥骨干引领示范作用

教师培训我们采取两手抓:普及与提高。在大力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与培养,实现“以骨干带全体,以优质作示范”,来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

近几年举行了全县“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专题学习骨干教师培训会。各校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培训目的以骨干教师培训带动并促进教师全员培训和校本研修,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作用、示范指导作用、服务咨询作用。

四、加强培训管理力度,搭建培训交流平台,让教师找到职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教师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听课时热血沸腾”,态度认真,掌握了培训内容中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但一旦培训结束,回到日常教学,他们却“涛声依旧”,如何让教师尝试着把培训时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教学方法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呢?只有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才能使自己在培训中掌握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慢慢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为此我们又积极为教师搭建培训交流平台,展示平台,让教师找到职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1.编印《祁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参与录》。每次培训人手一本,要求记录着当天的培训主要内容、个人收获、思考或体会。授课教师批阅,及时了解培训情况,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每人需交一份培训总结,并将参训教师的优秀稿件编辑成书,发至各校。

2.建立师训网。设有“教学资源”“培训动态”“名师风采”等栏目,是教师自己的网站,发表自己的培训感悟心得等。

3.建立师训QQ群。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4.办《师训简报》。把一些有价值的培训反思、培训感悟、培训收获以及教师在课堂上优秀教学案例一一刊登出来,《简报》发到每个村小教学点。

让教师找到职业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从而改变农村教师培训的陈旧观念,乐于培训,改变了农村教师拒绝培训的现象,因为培训给教师创造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5.借助《学时认定表》杠杆作用,把每年培训的内容融入到校本培训之中,让教师有明确的研修目标,提高研修的针对性。如我们制定了《祁门县中小学教师2011―2012学年度集中和校本培训学时认定表》,设计了:“完成有效评价(命好题)以卷推训的调研问卷,2学时”、“自学心得:以指定突出“有效评价”主题专著开展学习,并撰写心得”、“教坛新星、教学新秀、学科培训指导教师等每学期至少要出一份试卷或开展“有效评价”知识方面的讲座1次”等等。做到把培训内容转化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消化、提升,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农村教师不是拒绝培训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做好培训,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市祁门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论三本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下一篇:基于探究学习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