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务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时间:2022-05-24 03:35:47

在任务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摘要:主体性是作为对象性活动的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才能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积极的、生动活泼的思维发展。“任务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作为建构者——教师仅是学习的指导者、辅助者、咨询者、导航者,而学生才是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带着“任务”进行主体性学习。

关键词:任务教学 学生主体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就应用“任务教学法”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任务”的设计要能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

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

二、操作性强的任务能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可谓“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动口动手动脑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板书要有效得多。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才能完成的“任务”,学生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阅读课文,先用较快速度浏览课文,了解此节课的结构及段落,明确重、难点;然后仔细阅读,准确完整地理解内容;最后重点阅 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任务,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任务,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三、注重“任务”层次性有助于调动全体同学的主体性

任何时候,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作为老师就要“因材施教”,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时,尽管已经把问题讲解、研究、讨论得比较清楚了,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个别学生仍会提出不同层次、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要随时随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4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差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这样一来,快的学生可以往深的地方研究;大部分学生完成课堂任务;“菜鸟”可以得到同学们的帮助,缩短与同学们的差距。

四、解决多元化的“任务”有利于学生主体创造力的发展

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任务。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去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有所提高。 防止学生思想僵化,做到会思考、会创新、会实践,就会“条条道路通罗马”。

五、有可思考空间的“任务”更能确立学生的主体性

“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总之,“任务”教学法是当今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值得大家探究。但也要科学地、辨证地看待“任务”教学法, 科学地理解任务教学,必须要认真地研究,只有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体验自身的主体性,自主地去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有成就感、荣誉感,那么,我们的教学才会事半功倍,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进一步推动中学英语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上一篇:立足初中学生实际提高英语教学成效 下一篇:给体检业“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