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职联合培养的研究

时间:2022-05-24 03:19:43

本科―高职联合培养的研究

【摘 要】本文从本科―高职联合培养的必要性出发,指出本科―高职联合培养的优势,在本科―高职联合培养的初期阶段进行了生源、培养策略等方面的思考,同时也对本科―高职联合培养改革成效进行了讨论,期望对其他院校的本科―高职联合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联合培养 策略 本科―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046-0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其中以高级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知识经济需要数量众多的高质量、多类型和规格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发展多元化的需求。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熟练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既摆脱了目前人们对研究型人才“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认识误区,又突破了实用型人才在理论基础方面匮乏的局限,必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能够迅速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然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大多侧重于学术型的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对理论型人才培养尤为重视,而实践技能型的人才培养被轻视;教学内容上侧重科学教育,忽视技术教育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上侧重理论研究,轻视应用技术研究,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学术型人才过剩,而实践应用型人才不足的现状。因此,实践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任务更多地由各类高职院校承担,但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首先不具备本科学位,且高职教育的理论基础薄弱,对学生的个人潜力及后续发展不利。

一 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数量已达到普通本科高校数量的1/3,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侧重为地方政府、企业培养人才及提供服务。2000年以来我国一大批地方主导的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这类地方院校存在进入本科教育层次后如何生存与发展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客观地说,无论是在办学经验还是在学术实力上,地方本科院校与“985”和“211”等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的老牌大学相去甚远;而在办学宗旨上,地方本科院校又与高职院校有所相同,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但如不能很好地区分发展定位,则可能会重蹈覆辙,陷入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老路。在这种两难境地中,地方本科院校只有进行重新定位,从名校与高职院校中寻找生存及发展空间,进行“错位”发展,把办学特色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及行业发展作为发展目标,探索适合自身的顺应时代大潮的新路才是出路所在。地方本科院校在“应对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高等教育界共同面对的新课题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利用地方本科院校有限的资源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需要多样化人才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所需。

二 本科―高职合作的提出

纵观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已经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但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以培养学术理论型人才为主,而理论与创新能力是本科与高职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此外,虽然我国高职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重新获得发展后取得了系列成就,但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至今仍滞留在三年制的专科职业教育层面,其本科教育层面长期缺失。即我国高职教育在理论发展和社会经济需求方面并未表现出与时俱进,高职教育发展本科教育层面的道路并不通畅,往往存在过于强调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而忽视了理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我国高职教育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的主力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加之我国专业学位多在本科及以上层次发展,学位制度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专科层次并未体现。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是一般高职高专教育所不能满足的,需要更高层次的具备较好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开发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在这种情况下,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应对好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就需要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积极发展本科教育的技能环节训练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实现本科教育层次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与专业学士学位的对接,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制度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012年教育部提出的校校人才联合培养战略打破了学校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学校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最优化。目前,江苏13所高职院校2012年开始试点和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学生;天津市6所市属本科院校和6所高职院校于2012年开展了联合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端型技能人才试点工作;广东省2012年率先在深圳大学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之间展开联合培养高职本科生,2013年发展了4对高职与本科院校的联合培养工作。

目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已经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联合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模式,不仅可将高职教育的培养内涵延伸到本科层次,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应用的转化能力,实现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本科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的办学特点和优势,集成两者的教学资源,增强高职学生的理论水平,补其理论不足;同时,利用高职院校重技能培训教育的优势,强化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补其技能不足。因此,对学生进行专本结合校校协同培养,不仅是解决人才构成不合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我国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知识和技能构成上不足的有益探索。

三 本科―高职联合培养的思考

如前所述,本科―高职联合培养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不合理结构的途径之一,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也是在本科―高职联合培养的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思索,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本科―高职联合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1.确定合理的培养思路及课程体系

校校联合对于合作院校双方而言是一次有益的教育改革尝试,同时也是一种新鲜事物,因此合作院校应该针对联合培养形成一致的培养策略。而在培养策略中,课程体系是最核心的内容。它关系到联合培养进程的合理性及最终的培养效果,联合培养过程中尤其应注意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部分的加强。

在本科―高职联合培养课程设置的整体把握上,要注意联合培养的阶段性。因为联合培养的学生将在不同院校学习,故联合培养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保持前后的连贯性,甚至可以对一些本科教育中不必要的课程进行课时的删减及课程内容的合并归类;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增加一些专科教育中未涉及的课程(专科3年制的教育,课程种类及时数偏少),为学生就业后从事科研以及拓展职业打好基础。

在本科―高职联合培养的课程设置中理论和创新能力培养部分,应注意现有的课程体系能否满足实践环节的需求,此外还应考虑学生就业后专业能力的延伸,故故应保证一定比例的实践课程学习以及必要的创新项目训练环节。在实践环节上,可以借助高职院校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建立以真实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增开本科教育没有的“带薪顶岗实习+多证制”实践环节,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结合;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在课程设置上略有体现,但更多的是来源于学生参与到各类学科竞赛、实验创新、前沿动态关注等,而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可以留有专门的创新训练学分或者素质拓展学分。

总之,联合培养双方院校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上要本着如何将联合培养做到最好才能够使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的理念,而不是归于原来的本科教育以及专科教育或者是二者的简单拼凑。此外,课程设置上尤其应注意课程体系与现代企业生产技术的紧密结合,根据企业需求做出及时调整,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出适合市场经济的高能力、高素质人才。

2.培养策略的实施

第一,生源问题。如前所述,本科―高职联合培养相对于传统的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是一种教育方式的改革,而在改革过程中同样会遭遇各种未曾预料的情况。其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过程中就遭遇到了生源不足的尴尬问题。

由于联合培养具有单独的招生代码,在教育厅颁发的招生院校的招生专业目录上单独设置成一栏,故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未留意到联合培养的招生专业目录,因此出现生源不足的问题。据了解,国内很多学校的联合培养专业都遭遇到生源不足的问题,生源大部分都是通过征集志愿招生而来,这样就容易出现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本科―高职联合培养的院校要及时向教育厅或者高教部门反馈,进行招生方案的修改,否则生源不足的问题很难缓解。

此外,征集志愿而来的学生对于联合培养的性质不了解,很容易出现思想上的动摇,如入学的迷茫、就业的迷茫等问题。因此,采用更为合理的招生方式是必须要进行的工作。目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招生方式上拟向教育厅申请在专业招生目录上进行调整,以便学生可以直观的选择;两所高校也非常倾向于在已经录取的普通本科生中进行联合培养专业宣传,通过志愿报名的方式进行生源选拔。这样更有利于后续的优秀人才培养工作。

第二,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本科―高职联合培养的学生有些是第一志愿录取而来,有些是征集志愿录取而来,在学制上是四年的本科教育,但会在两所学校学习。对于不了解这方面情况的学生而言,一方面容易产生惧怕心理,一方面会受到外来的舆论压力,如“后面两年在专科学校就读,其实你们就是专科生”,这些舆论压力就更容易使刚入校的学生产生迷茫。因此,如何做好联合培养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于他们后续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

一是建立学生对专业的自信。对于刚刚入校的大学生而言,专业教育是必需的环节。因为联合培养的特殊性,要进行两所院校联合的专业教育,但在专业教育的内容上,更应注意二者的侧重点。对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专业教育而言,可以给学生灌输理论和技能兼备的人才的优势,可从本科教育能够从事更高层次岗位等方面入手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对广东省轻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而言,可以更多地展示校外实习基地、考证培训基地、良好的就业环境等,这样可使联合培养的学生产生一种专业的荣誉感和工作岗位的胜任感,使其认识到选择联合培养的专业是非常利于自身发展的。

二是适当给予学生压力。由于联合培养的学生是理论和技能兼备的人才,如果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得好,联合培养的学生自信心更强,甚至会对同样的非联合培养的学生产生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专业归属上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如不适当加以引导,则会使学生认为将来的就业不成问题而产生自我放松,不用心在专业学习上。例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工卓越班每年都会有留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入学时都是非常优秀的,其中很多都是对专业过分乐观而导致学习上的放松而留级的。学生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将联合培养的优势消弭于无形,而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不突出将使学生在就业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首先,在学生入学时要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联合培养相对于传统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是存在优势的,这也是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延伸,但如不能够很好的实施,其结果很可能是知识和技能都不过硬的培养局面。这种压力一定要不断强化,使学生在产生危机感的同时更应产生一种认真学好专业知识的责任感。因此在联合培养时,培养双方的院校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主要的通过老师进行专业方面的教育。由于目前的本科生班主任很多是由非专业教师兼任的,因此很容易忽略学生的专业教育或对专业教育把握不到位。因此,对于联合培养的班级,建议选择本专业的教师担任,这样更能把握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

三是给予学生充分的重视。本科―高职联合培养学生会在不同的学校进行分阶段学习,因此很多学生对此既抱有新奇的态度又会产生惧怕的心理。新奇的是会接触不同的环境,包括同学、老师、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担心的是两所学校对联合培养的重视程度,如担心一些专业课程的缺失,担心自己学习不到足够多的知识等。

对于联合培养过程中学生的思想问题,联合培养的院校可以通过专业教育、给学生提供相对较多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机会、给学生提供相对较多的心理辅导等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其关怀和重视。因为人都是渴望被重视的,对于现阶段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学生而言,他们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父母的重视,这样被重视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会更加有动力,他们可以用更好的能力和成绩去回报重视自己的同学、老师、父母、学校,从而达到一种互动的效果。而这种回报更多的是来源于一种对于他人负责任的态度和想法。

3.由联合培养引发的改革思考

目前,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的高等学校不断吸纳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大胆进行各种模式的改革尝试,如校企联合培养、本科―高职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等。如此改革创新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培养出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联合培养合作院校也应该以此为契机,通过联合培养的效果来优化联合培养院校各自的发展定位。

对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而言,由于属于本科院校,教师理论基础相对实际应用能力要强;对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而言,教师的实践能力要优于理论基础,因此二者应该取长补短,进行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的改革。

第一,对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而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不像高职院校那样要求教师具备很娴熟的动手操作和技术应用的能力。目前,很多本科、高职院校的从教人员大多是从毕业学校直接进入执教学校的,因此教师从学生直接过渡到老师,中间缺乏了工厂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此外,由于合作的校企双方没有制定稳定且长效的合作机制,未体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教师缺乏走进企业的机会,不能准确地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状况。因此应尽量提供教师在企业进修的机会,使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教师向“双师素质”靠拢,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而且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可以借助联合培养的契机,将本校的学生向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方面进行推进,甚至可以委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考证的培训工作,可谓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做法。

此外,由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地处粤西,地理位置等不利条件使得该校联合培养专业之一的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条件相对落后。因此,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更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实验室的建设,否则培养的学生明显不如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强,由此导致的就业形势劣势也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非联合培养专业所不希望的。

第二,对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而言,教师实践动手能力较强,但基础理论方面相对较弱,教师大多为硕士学位获得者。因此,对于联合培养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而言,应该借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联合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配置情况,加大自身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多鼓励教师外出进修或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这对于高职院校在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道路上能起到较好的助推作用。

诚然,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学生,可以将高职院校动手能力强、本科院校理论基础强的优势相结合,培养出更符合用人但单位需求的学生。但培养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考证。此外,联合培养办学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新形势下或计划中未预料到的新问题,这也对联合培养办学的方针、策略方面提出了新考验。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完善校校联合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诗文.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学习与借鉴[J].教育与职业,2009(9)

[2]胡少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D].西南大学,2011

[3]孙露露.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的现状反思与出路研探――以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厦门大学,2008

[4]林楠.高等教育的局限:对我国高职本科发展专业学士学位的理性思考[D].浙江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新常态下我国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思考 下一篇:金融约束与中国地区制造业进口的二元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