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环境下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时间:2022-05-24 03:10:47

教室环境下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室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地方,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的大部分课堂教学,都是在教室环境下进行的,学生对于教室环境的熟悉程度远大于其他场所.教室内蕴含着丰富的事物,硬件设施如墙壁、黑板、桌椅、书柜、日光灯、投影仪等等,软件设施如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行为表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都是学生日日亲密接触的所见.作为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物理教学,如果能够将教室里的这些事物作为教学资源,其教学效果不仅将更加直观,而且更能够加深学生的亲身体验,强化学生对于“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认知和理解.

1教室内硬件设施作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室内的硬件设施,有可以作为长度测量教学资源的桌椅、门窗、墙壁、黑板;有可以作为电学教学资源的开关、插座、日光灯、空调;有可以作为光学教学资源的玻璃、投影仪等等.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教室内的一本书、一支笔,都可以成为教学道具.例如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米尺,演示测量黑板和讲台的长度,引导学生利用随身所带的刻度尺,自主测量一本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甚至可以拓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因为每个学生身边都有刻度尺和课本,不仅使学生的活动方便易行,体验更加具体直观,而且有效节省了教师专门准备教学用具的时间和精力.

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的应用中,学生对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大”的成像规律不是很理解,这时,教室里的投影仪可以作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利用.教师实际演示使用投影仪,当学生发现屏幕上的字比较小时,教师将投影仪的镜头向下移动,学生可以明显观察到屏幕上的字变大了,从而从直观上理解“物近像远像大”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又如,在《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的教学中,设计如下导入语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就拿我们非常熟悉的教室来说,就有很多利用电工作的装置.请大家来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这样的装置呢?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很快列举了如日光灯、投影仪、空调、教师课堂教学用的电脑等用电器.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开灯和关灯动作,使学生很快理解了开关的作用.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不仅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意识到,物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2学生本身作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学生,人体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资源,如人的脉搏一分钟大约跳70多次;人体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为1×103 kg/m3;人的眼球相当于神奇的照相机,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的手臂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等.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感觉、触觉、视觉等个体体验,也可以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例如教师在实施《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手放在声带处,发出“啊”的声音时,学生亲身体验到声带的振动,从而深刻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又如,以《物态变化》中“蒸发”的讲解为例,在阐述“蒸发”这个概念之前,在学生的手臂上涂酒精,让学生讨论酒精消失过程中的感受,在教师讲解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了关于“酒精蒸发”的一些体验:“酒精消失了”;“手感觉很凉”;“酒精是液体”. 在此基础上,学生所不了解的问题是:“酒精到哪里去了?”,“手为什么会感觉到凉?”这些问题的提出通过教师的引导或启发之后解答起来就顺理成章了.

除了作为课堂活动主体的学生本身,学生所穿的衣物,随身携带的文具、书包等均可以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如在《光的色彩、颜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观察彼此所穿的衣服的颜色,之所以看到有的同学穿着红色的衣服,是因为红色的不透明物体反射了红光到我们的眼睛里,有的同学穿的衣服是白色,是因为白色的衣服反射了所有的色光,而黑色的衣服吸收所有色光.如果要进一步加深拓展新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学们在夏天多穿浅色的衣服,冬天多穿深色的衣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再如,在学习《压强》这一章节内容时,引导学生观察书包的带子,激发学生讨论:“书包的带子为什么要做得很宽?”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减小压强.”通过这样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实例,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的感官,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3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活动作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丰富多样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个体的行为表现会给班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将这种印象有效开发和利用,也可以高效生成宝贵的物理教学资源.

举例来说,在实施《速度》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很多教师在导入环节播放了伦敦奥运会中运动员跑步或游泳的视频,使学生在观察视频中运动员的表现之后总结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这样的观察固然比较直观,但是,学生对于亲身体验过的运动过程,可能印象更加深刻.例如,在进行《速度》教学之前,学校里刚刚举行了运动会,学生对于本班同学在长跑项目中的表现历历在目.因此,在本节物理教学的导入环节,笔者摒弃了视频的利用,直接引导学生讨论:“在刚刚结束的校运动会上,我们班某某同学获得了800米跑步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说明在全校学生中,某某同学跑得最快,那么,作为观众的你们,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是如何知道某某同学跑得最快的呢?”由于是自己熟悉的同学,大家的热情很快被激发,他们七嘴八舌地发言:“我看见他跑在最前面.”“他跑完了800米,花的时间最少.”“他跑步时超过了很多人.”在学生提供的这些信息中,从物理的角度,语言也许并不严谨和规范,需要教师引导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最后提炼出有用的结论.但是,由于是学生自主体验的结论,对于知识的生成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除此以外,教师如果能够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上利用学生的即时行为表现作为物理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使课堂活动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听课效率,而且可以促进物理知识的灵动生成.例如,在讲解运动的相对性时,在教室环境下,预设的教学流程如下:并排坐的两个学生,将其中一个学生甲作为参照物,因为另一个学生乙相对于甲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认为乙是静止的.同时教师在教室内走动,如果把教师作为参照物,因为学生乙相对于教师的位置在改变,所以认为乙是运动的.这样学生通过亲眼看到的现象,加深了对“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这句话的理解.但是在实施教学之前,笔者发现班级里坐在后排的一个男生在座位上动来动去,于是灵机一动,站在讲台上一动不动,当同学们好奇地看着我时,我说:“现在,如果以班级里某一位同学为参照物,我是运动的.请大家来看看,我选取的参照物是谁?”大家相互观察,同时发现了那个好动的男生,一起叫出了他的名字.看到同学们以这样一种方式关注自己,这个男生开始忸怩起来,不自觉地坐端正了.这样的即时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不仅使课堂活泼生动,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观察和关注身边的事物,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室内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中重要的观察能力,而且无疑将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鲜活灵动,充满情趣.

上一篇:“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模式”教育叙事研究 下一篇:改进实验操作增进演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