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困生个案分析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

时间:2022-05-24 01:06:53

《数学学困生个案分析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

摘 要:数学学困生几乎每个班级都有一些,他们除了极个别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外,大多数学困生的形成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缺失等因素造成的,因而是可以转化的。

关键词:数学;报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31-01

数学学困生几乎每个班级都有一些,他们除了极个别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外,大多数学困生的形成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缺失等因素造成的,因而是可以转化的。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对数学学困生个案研究,对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转化策略也探索出一些方法。

一、数学学困生现状分析

数学学困生普遍具有如下特点:

1、缺乏人生奋斗和参与竞争的动力。

2、对学习改变命运缺乏信心。

3、班集体意识和班级荣誉感较差。

4、不能独立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对学习缺乏兴趣。

5、部分学困生有明显的智力障碍。

6、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在知识结构上存在断层。

7、学困生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较差,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8、教师、家长辅导相对跟不上。

二、弄清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但从教育教学角度来审视可将其形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1、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读书是碍于家长的要求。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或旷课去玩,作业照抄,应付老师,从没想到提高自己。

(2)学习意志不强。学习的毅力和耐力较差,只有三分热情,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由于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他们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认为自己不行,不愿意接近教师,对教师缺乏信任或对老师怀有敬而远之、敬而怕之,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太多的失败使学困生常感到学数学很无聊、很枯燥,情绪低落、沉闷,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习缺乏自信心。

(4)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学困生基础差,知识脱节多,知识结构不完整。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深入到实质。

(5)学习方法差、学习效率低。学困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知识掌握只重视结论,生搬硬套,定势强,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学习时也抓不住重点,成绩低下,学习效率低。

(6)认识水平低,思维不力。思考问题表面化,反映慢,表达力差。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分析综合能力差,概括力和想象力不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

(7)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上。依赖心理的存在,使之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解答问题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因而学习时表现为程式化、模式化,缺乏创新和变通能力,影响了学习效果。

2、外部原因

(1)应试教育原因。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在唱“主角”。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赶进度,造成教师授课“重”知识的传授,“轻”知识的发生过程,不重视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学校、家长对学生成绩的期望值高,教师的应考思想会促使学生忙于大量的练习中,学困生始终吃不了。

(2)教材原因。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呈现加重的趋势,再加上学科教学的重要性都在加强,整天应付作业,没有时间消化,影响了他们学习成绩的提升。

(3)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金钱的诱惑,读中专大学学费高、不包分配,就业难以及网吧,游戏厅的吸引,加上学校、家长未给予及时正确地引导。“读书无用”论又在悄然地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教师的原因。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和学生迈向正确人生道路的引领者。教师的师德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和学生的成长。以教师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向和个性特征去认识学生,致使部分教师产生心理偏差,出现体罚、讽剌、挖苦学生的现象,严重地挫伤了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5)家庭的原因。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比例,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地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习,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对学习失去信心;另外一些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挣钱,没有时间管理学生,助长了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这部学生受到冷遇,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随着问题的积累,成绩下降,沦为“学困生”。

(6)突发事件的影响。如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突然学习困难,若不能及时从思想上解决,随着时间地推移、问题的积累,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三、“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培养学困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

2、创设条件,促其参与,为“学困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3、加强“学困生”意志的培养,保持学习的愿望持久性。

4、发掘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

5、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座位的排列尽量让中、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课后“小老师”的作用。

6、利用家长,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只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工作,持之以恒,让每个学困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信心,锻炼他们的意志,努力为每个学困生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学困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相信他们会有很大进步。

上一篇: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探析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