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审计风险

时间:2022-05-23 07:11:06

如何规避审计风险

[摘要]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具有可控性。本文从审计风险这一审计领域重要概念入手,阐述了影响审计风险的诸多因素,并着重探讨了防范规避审计风险的措施,在审计工作中,要对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建立相应质量控制系统,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审计人员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的规避审计风险。

[关键词] 审计质量审计风险规避

审计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影响审计质量的高低,影响审计组织的信誉和独立性,同时可能给被审计单位或有关人员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如何减少审计风险,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现笔者就审计工作实践中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及防范措施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审计风险的基本涵义

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风险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审计风险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会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风险;二是审计人员审计后认为会计报表不存在但实际却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风险,前者的风险是被审计单位客观存在的审计风险,而后者的风险是由检查风险所决定的,是审计人员主观努力的结果。

二、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

(一)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薄弱加大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来及时发现和纠正经济业务中的差错和舞弊。被审计单位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同时兼管了不相容的职务,这就增加了舞弊的可能性,审计人员有时难以发现这类问题而使审计风险增加。

(二)市场环境多变性和经济活动复杂性对审计风险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层出不穷的新经济现象向现有的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经济体制和技术经济环境的变革,企业组织也不断变化调整,其间会发生大量企业改制、兼并、重组等行为,企业形态和构成不断变化,其中运作也日趋复杂,审计人员对其情况难以全面了解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造成审计风险扩大。

(三)审计技术方法的落后,审计评价不当产生审计风险。目前所采用的审计的方法偏重于事后、时点监督,没有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审计范围小,审计的广度、深度不能拓展。审计方法大量采用抽样审计,这就加大了审计的潜在风险。在当前舞弊技术翻新、假冒伪劣泛滥的环境下,审计技术方法的落后显然也增加了审计风险。审计评价是对被审计者履行经济责任、管理责任情况发表的综合评价,涉及被审计者的切身利益,对审计证据不足、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的审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审计评价措辞不当等都会产生审计评价风险。

(四)审计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审计风险。审计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审计工作由始至终需要一种很强的专业判断能力,它来自于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审计人员在职培训不足,业务知识及专业水平不能胜任业务发展的需要,风险意识欠缺,使其难以做出适当的专业判断,将会给审计工作造成失误,带来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也会形成审计风险。

三、防范规避措施

(一)要对审计风险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预测审计风险,收集和整理审计风险资料,制定控制风险的有效方案,评估审计风险,分析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如配备合格的审计人员确定有效的审计范围,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健全和完善各级岗位责任制。分清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散审计风险,如审计事项中有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的,应与有关部门联系,通报情况,要求其承担一部分责任,从而把风险责任适当转移。同时维护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承受力,保证顺利完成各项审计任务。

(二)严格遵循审计工作准则。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循审计规范, 严密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进行审前调查,实施中把握审计工作质量。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工作各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合规、内容完整、方法恰当。在审计中涉及的审计事项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查,以确保审计程序和内容上的完整性。作为审计组长或主审,对组员的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目标完成情况实施必要的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人是决定因素,审计队伍素质的高低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笔者认为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首先要求每个审计干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有事业心和使命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其次要建立完善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针对审计工作需要,系统的、有计划的组织高层次业务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掌握和运用新技能和新法规,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另外还要掌握科学的审计方法,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审计方法的科技含量,以应对科技发展而增加的风险。

(四)建立健全全面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为确保各项审计工作和审计项目审计质量符合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机关应当制定和运用审计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即在审计机关内部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对审计质量工作全面进行量化和细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面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实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审计人员要严格执行审计方案和审计程序,对审计证据收集和评价要严格把关。要保持审计独立性,必要时应实行回避制度,审计人员在执行审查、进行判断与评价时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审计评价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对确保评价客观准确、表达清晰。

参考文献:

[1]审计署全国审计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 李凤鸣《审计学原理》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2]冯淑萍,诚信建设从我做起[N]。中国财经报。2002年7月25日

上一篇:新会计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 下一篇:新形势下强化科研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