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科治疗研究

时间:2022-05-23 06:01:52

老年骨科治疗研究

摘要: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出发,根据老年骨科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进一步在目前骨科治疗模式的基础上探索老年骨科的治疗模式,以期评估老年骨科患者手术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骨科;手术风险

1老年骨科患者的特点

1.1老年骨科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

生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加大,老年人日渐衰老,且衰老呈现以下特性:普遍性、内在性、进行性、有害性。

心理特点:①心身衰老与感知迟钝:随着机体器官老化,功能衰退,导致老年患者的反映迟钝,表现为:注意力分散,闷闷不乐,唠叨罗嗦,丢三落四,记远事不记近事等。②孤独固执,焦急失眠:老年人情绪易伤感、激惹,心胸狭窄、入睡难,多梦易醒,情绪波动时难以入睡。③恐惧多疑,依赖性强,行为幼稚:老年人对病痛最易产生过虑、多疑、恐惧,易偏听偏信,迷信某些医疗方法,甚至对某些药物的名称、色彩、剂型、价格也非常关注,有时由于体弱、病痛,行为变得幼稚。④男人女性化,女人男性化:感情兴奋性降低,抑郁倾向增大,实用主义增强,顽固坚持某种立场,态度,不灵活,即所谓人格强硬。

1.2老年骨科患者的病情特点

由于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老年骨科的患者在疾病的发生、演变等方面存在着自己的特色。

病史的追问:由于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很难准确回答问题,对于20~30年前的患病情况更缺乏真实性,加之反映迟钝,不易觉察自身疾病,有时虽患重病也毫无感觉。因此,家族史、既往史、现病史都很难准确的提供。此外,部分患者由于常常担心健康变坏或家庭不能满足其要求又反复提出各种主诉,类似神经官能症,使医生更难掌握真实的病情。

发病特点:老年患者起病通常缓慢,病初症状不显著,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表现出来;同时其发病的诱因也与年轻人不同,病程往往迁延日久,呈现慢性病化趋势,残疾率也相应增加。

症状不典型:老年患病与青壮年比较,症状和体征常不典型,往往自觉症状轻而实际病情重。这与老年人的衰老、感受性降低、反映迟钝、免疫机能低下等有关。

多病共存:当进入老年期后,各脏器系统相继发生病变,患病时常为几种病变并存,被称为多发病变。因此临床表现复杂,既可以一病多症,也可以一症多病,使治疗增加复杂性,导致较高并发症、死亡率。据资料统计,住院老年人中同时有4种重要疾病者占50%以上,而这些疾病大部分都是内科系统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病情发展迅速:由于老年人心、脑、肺、肾等多种器官生理功能的衰退,在遭受创伤、感染、出血性疾病的情况下,病情很容易迅速进展而加重病情,引起意识障碍;同时老年人的脏器和组织重量减少,呈萎缩状态,老年人的代谢较青年人平均减少10%,而老年人的口渴中枢反应迟钝,轻微的因素即会引起水和电解质的紊乱。例如:对青年人不成问题的发烧、腹泻、坏死组织吸收、降压药物引起的低血压等都可以作为诱因而加重病情。

2 老年骨科患者治疗与护理上的特点

2.1 老年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特点

大部分老年骨科患者都不是单纯的骨科疾病,往往是多病共存,而且这些并存疾病多是慢性内科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入院后仍需要进行系统性治疗,以便更好的配合手术,这就决定了老年骨科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除了和其他骨科患者采取同样的措施外,还要根据基础疾病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2.2多科医师协作的特点

许多研究资料显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人,其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更有资料说明老年患者术后死亡人数占整体手术后死亡人数的75%。这些资料反映了老年骨科虽然属于外科治疗范畴,但又有自身特点,除了应该具备普通骨科的治疗原则及方法外,还需要内科和骨科医师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创伤的大小、手术时间的长短、人工内植物的复杂程度、内置物是否留有抗生素不能到达的死腔等因素来共同确定一个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以求达到最好的疗效。因此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前、中、后的治疗方案及原则都不同于普通的骨科,除了需要专业的骨科医师外,还需要内科医师给与保驾护航,使手术顺利进行。

3国内老年骨科患者传统治疗模式的特点

目前国内老年骨科患者在治疗模式上存在两种状况,一是会诊制:即请相关科室会诊,系统诊治并存疾病,由相关科室从并存症的角度来确定手术时机。这种制度的缺点是:内科医生不熟悉骨科情况,不清楚手术将会对患者造成多大干扰,骨科医生依赖内科医生,不学习基本内科知识,术后也缺乏早期发现、处理内科并发症的能力。另一种是转出转入制:术前患者在内科调整,手术时转入骨科,术后再次转入内科病房。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术前骨科准备不充分,术中出现内科变化时处理不及时,术后骨科情况观察不及时,指导不专业。

4新老年骨科治疗模式的探讨

我院针对老年骨科患者增多的趋势建立老年骨科,共开放床位40张,收治年龄在65岁以上的骨科患者,其中尤以创伤骨科患者居多。科室以骨科医生为主同时配有相关专业的内科医生,麻醉师相对固定,这样就使得患者在术前能有一个良好的内科疾病调整机会,使之能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术中有内科医生的积极参与使之更专业化,术后可有一个良好的内科医师保驾护航。麻醉科医生相对固定可增加麻醉医生的实践机会,患者术后镇痛更专业化。术前骨科、内科、麻醉科一起会诊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评估降低手术风险,这样使患者内科疾病、骨科疾病均得到全程专业化治疗,同时使内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更了解不同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科室的一切工作都是为骨科患者治疗成功服务。

5老年骨科患者手术风险

老年人的代谢机能下降,各器官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力低下耐受力也下降,而手术本身对机体就是一种创伤,且老年骨科患者现存慢性病多,病情往往复杂,有些并存病还相当严重,能否进行手术难以确定,需要全面正确地衡量患者的耐力情况。通常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标准评分,主观性较大,重复性及可比性较差,因而临床实际使用难于规范。多数仍靠病史、临床体检、胸部X线片、实验室检查等数据进行粗略评估,随意性相对较大,难于体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在围手术期的重要性。

6结论

为了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力,根据患者健康状态的不同,我们在术前采取以下措施:①对患者进行手术耐力训练和手术适应性训练,如对颈椎前路手术嘱患者推移气管;对四肢手术进行四肢关节功能训练;脊柱手术及股骨上段手术训练床上大小便等。②对伴发病及时请有关科室会诊,协同治疗,术中给予心电监测。③术前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水电解质紊乱。④对患者进行健康分类和手术危险分类,根据分类情况实施适当的手术方法。⑤在麻醉上多采用硬膜外、局麻或基础麻醉,对于颈椎手术我们多采用局麻加基础麻醉,这些麻醉对患者全身影响小,麻醉反应轻。⑥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部分患者具备手术条件,但本人有顾虑,要做好解释工作,向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经过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预防措施,解除他们的顾虑,更好的配合手术。术后加强护理,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注意并及时处理术前伴发病,对于骨折患者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病人的早期康复。最低危险不是没有危险,而是未发现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老年人的手术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邓万俊. 老年患者手术时的术前考虑[J]国外医学(老年

医学分册), 1989,(04)

[2] 范少地,钟桂午,许建中.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超高龄股骨 粗隆间骨折减少并发症及恢复关节功能的远期疗效分

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2(16)

上一篇:浅议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下一篇:髋关节置换在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