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传播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23 04:53:29

人际传播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人际关系对人际传播内容和方向的决定性影响、由于这种关系而带来的人际传播中“装相”与“本相”的冲突。作者认为: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文化氛围中的,因而人际传播中会有一种无形的“文化契约”,决定着人际关系,并影响传播的内容、情感的表露,尽管传播双方或多方并没有实际签订什么契约,规则却是潜在的。

关键词人际传播人际关系文化契约约哈瑞窗口

人生命之始本能的传播是人际传播。当人际传播从本能转向自身控制的有意识的传播时,这种传播越发变得莫测了,人与人之间,目光相对,言谈话语,丰富而复杂的各种心理因素油然而生,而人的内心是最难探测的。

研究人际关系对于人际传播的影响,是理解人际传播的钥匙。当代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Buber,1878-1965)就这个问题写道:“人生存的基本事实是彼此关联着的人。人无法逃避与他人发生关系。我与你相遇,我和你彼此关联,即使我们的交往是一场相互斗争。即使在彼此的关联中,我已不完全是我,你也不完全是你。但只有在生动的关联中,才能直接认识人所特有的本性。”[1]我国学者王怡红2003年出版的专著《人与人的相遇》,以布伯的这个思路作为基本线索,论证了人际传播的各个方面。我在她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一个问题,即人际关系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关系的讯息”与人际传播的内容和方向

人的社会关系,相当程度上是属于人际关系的一类。电视剧《DA师》中有一个场景:一位电视剧女制片人与一位前来制止军队参加拍摄的林姓中校女军官谈话。女军官递给制片人一杯用一次性纸杯盛的矿泉水,制片人推开,从包里拿出一个高级的杯子说,这是军区肖部长送的,接着又从包里拿出一本书说,这是军区田政委送的,然后拿出香烟说,这是香港大腕明星华仔送的,然后打开照相薄,指给人家看她与中央某领导人的合影,最后转入正式的话题,强调军区田政委指示部队参加拍摄。这位女军官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马上说:那好吧,我打个手机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她当着制片人的面拨了一个电话(其实打给她的部下),对着手机说:“阿姨,首长在家吗?啊,不在?到中南海开会去了?那么请麻烦您等他回来后给田政委打个招呼……”女制片人一听慌了,连忙问:这位首长是谁啊?女军官回答:他是我父亲的老部下,田政委是他的老部下。制片人的口气顿时改变了:林小姐,林大队长,您怎么看都有做明星的前途,我给你在剧中安排一个角色……

电视剧的情节显然来自生活,这种社会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太常见了。社会关系具体表现为现实而具体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发生传播,传播中双方或各方显示或暗示的身份和地位(人际关系),相当程度决定了人际传播的内容和方向。一位人际传播学者写道:人际传播的“第一个特征是,人际传播发生于有关系存在的环境里。事实上,通常给关系和人际传播所下的定义是一致的。……我们知道某人所以与他人发生关系,是因为他们极有可能彼此交流。而他们进行交流的方式是由关系的约束所决定的。……关系还受到彼此怎样看待对方的约束。有些关系被人们认为着重于彼此扮演的角色。关系双方的相互行为既基于本人扮演的角色,也基于对方扮演的角色。”[2]

我们的生活经验也是这样。在你开始人际传播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一种“传播理论”在指导行动,它来自你的文化背景、社会认知、传播实践和对经验的亲证。只要交往发生,交往者都在有意无意地发送两种讯息,一种是实在的、可以感知的内容讯息,一种是“关系的讯息”。关系的讯息通常没有显在的形态,是一种暗示或环顾左右而言他,需要由接受者来揣摩。例如上面谈到的那位制片人,她强调手中的杯子、书、烟、照片与其他人的关系,实际上想要表达的,是她与强势人物有特殊关系,以无形的“势”首先把人际传播中的对方压倒。这种情形下,传播的内容通常会受到“关系”的支配。

在实际的人际传播中,关系的讯息不仅通过话语,也通过声调、陈述的节奏、眼神等非语言符号显示出来,还会通过接受者的心理感受更间接的来体会,诸如对方总体上给接受方留下的期待、追究、爱慕、怀疑、忧愁、绝望、躲闪、奚落、犹豫等等的心理感受。甚至传播的时间、空间也是一种无声的关系的讯息,例如你在宴会前一天从主人那里接到宴会邀请,如果事先知道别人一星期前接到邀请,这种时间上的差异可能无形中传递出了一种“关系的讯息”,据此你可能产生各种联想:被忽视、主人较为勉强、缺少诚意、本人无关紧要等等。由这类关系的讯息带来诸多的猜测,也很容易生出对关系的误解,成为传播的障碍。

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文化氛围中的,因而人际传播中会有一种无形的“文化契约”,决定着人际关系,并影响传播的内容、情感的表露,尽管传播双方或多方并没有实际签订什么契约,规则却是潜在的。2500多年前的孔子就深谙这套,根据《论语》乡党篇记载,孔子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同下大夫说话,理直气壮;同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恭敬而又不安,非常小心谨慎。鲁君让孔子接待宾客,他的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他出使别国,在赠送礼物的仪式中,显得和颜悦色,私下会见时,满脸堆笑。他为什么会看人说话和表现出不同的非语言体态符号?因为他惯于用周礼的等级和尊卑观念看人,同时也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等级,因而在不同的空间习惯性地采用对应的交流方式,人的本相被严密的遮盖起来。现在,我们的生活仍然不能完全摆脱这种多少有些虚伪的人际传播的套路,而且一定时候这套还很管用,因为谁也不可能完全摆脱无形的“文化契约”而生活在真空里。

如果总结一下“关系的讯息”的种类,那么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

1,社会角色的讯息。这种讯息在官本位和社会等级较为森严的社会中显得最为强大,而在强调人权意识的法治化国家则较弱。有一年春节晚会上,一个小品节目的内容是几个乘火车的人在车上用名片打牌,比谁手里的名片显示的级别或地位高。于是党政级别、不同的社会身份和职务、受教育的不同等级和学位等等,成为竞争游戏的依据。哪个出手的名片级别高,说话口气马上就变得不可一世,而被压倒的名片持有人,顿时说话低三下四了。关系的讯息决定传播的讯息,这里可见一斑。

2,伦理的讯息。这种讯息有意无意地传播着姓氏的差异、辈分的高低、血缘或亲缘关系的远近、长幼次序等等,这类关系的讯息甚至在通报姓名之时能够马上产生,因为一些姓氏从名字上一目了然地排出了辈分,诸如孔子之后的孔姓、孟子之后的孟姓、朱元璋之后的朱姓等等。在传统较为厚重的地区,这种关系的讯息背后,还会拥有一定的权力。

3,礼节的讯息。这种讯息显示的是一种无形的施与报的要求。为了保持和发展某种既定的关系,一旦一方施予(从好话到实际的好处),不用再说什么,它本身就传达了一种礼节性的讯息:另一方至少要对等地给予回报。

从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看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中“关系的讯息”不止以上的一种分类的理解。换一个角度,还可以从人际传播的三大矛盾来考察另一种分类的“关系的讯息”:

1,“亲密-距离”。人际传播中,“亲密-距离”也是一种关系,即空间关系。我们常遇到这种情形:既要与他人保持密切关系,又想与他人有所区别。即使在夫妻、血亲之间,也存在这种要求。我们若不想让一种亲密的关系吞噬自我,就需要多少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这样又可能会伤害已有的关系,很难协调。例如老年人,来人多了会烦恼,没有人来又会感到孤独,甚至产生一种被伤害感。“亲密-距离”是人际传播中的一个悖论。

2,“确定-不确定”。这也是一种关系,交往认知范围的关系。传播双方确定的关系会给人一种安全感,因为参与交往者可以预见到交往的发展方向。可是长此以往,过多的确定性也会因为习以为常而使交往变得平淡和枯燥。人总是希望关系中带有一定的神秘、未知、猜测、意外等等。但“不确定”真的来了,也可能潜藏着危险。显然,这也是人际传播中的一种悖论。

3,“开放-封闭”。这是一种交往者心理空间的关系。每个人在传播中都有对他人“倾诉”和“保持私密”两种分寸的把握,即使在夫妻和密友之间。但对交往的另一方来说,很难出现完全的对应,于是这在传播中又构成一对悖论。

由于存在这样的人际传播矛盾,人际关系通过其张力构成了交往的多样性和多变的特点。关系的亲密不是对距离的否定,人需要交往亲密感,也需要不同的距离感,有时距离感反而产生亲密感;交往中的“不确定”虽然产生了某种约束感,但在找寻确定性的过程中,人也尝到了交往的悲喜。开放的交流使人能够从外部获得能量,而在“满足自我”的需要占上风时,封闭交流也可能带来宁静。

以亲密与否衡量人际关系时,有一种关系常被关注,并且有时十分敏感,这就是性别之间的关系。性别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自然会伴随人际传播。现在关于男性同性间的传播,研究较多。一般认为,男性间的传播主要表现为“共事”关系,其次是“共同情趣”关系。“朋友有信”是男性间友谊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准。关于女性同性间的传播,研究不多。一般认为,女友的突出特点是:通过谈话建立友谊。在女性看来,与之说得最多的人,总是与之关系最密切的人。女性更喜欢在同性间自我披露。

男女间的关系,除了爱情关系外,是最难说清楚的。在这方面,有的研究显示,异性朋友难于保持长久的关系。异性间缺少爱的吸引,关系就会疏松,变得可有可无。研究者朱丽娅·伍德(JuliaT.Wood)在调查中说:“女性总是把男性的友谊动机看作是的企图,或者有性的吸引。可是如果她们不这样做,她们也就不会交结异性朋友了。”[3]朋友的标准中不能有性,一旦有了性的关系,就转换为爱情关系。我国研究者王怡红认为:“如果不排除存在,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异性间是否存在真正的友谊持不信任的态度。不仅社会不情愿接受婚后异性的友谊关系,如果我们扪心自问,就连我们自己也大有怀疑。一旦有了这种心理障碍,社会规范反倒不如我们自己来得约束大了。看来,对异性朋友关系的认识,大有人一思想,上帝就发笑的尴尬。”[4]

异性关系还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通常在青年时期,每个人都会有3-4个或更多的异性朋友。婚后,一对夫妇可能共享另几对朋友关系,夫妻共享的男朋友或女朋友通常分别来自丈夫、妻子的朋友。过去的研究,常说老年男女的异性朋友数量最少,但是从现在社会的变迁看,可能这个观点需要修正了。

但就比较亲密的朋友关系而言,由于各地的人们具有较多的共同点,现在确实形成了一些可操作的原则。研究者阿吉勒(M.Argyle)和亨德森(M.Henderson)1987年对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和中国香港进行的调查,得出了六方面的交友原则:1,相互尊重隐私。除非朋友向你寻求帮助,主动说出隐私,否则不要探问朋友的私事。2,谈话时相互注视,保持目光的交流,不要显得心不在焉。3,为朋友保密,不对第三者谈论朋友对你说过的心里话。4,朋友之间不发生,保持纯粹的友谊关系。5,顾全朋友的面子,不公开批评朋友。6,对朋友的帮助要予以回报,包括对赞扬和恭维你的人致谢。[5]

朱丽娅·伍德则于1994年通过调查而提出八条朋友的交往原则:1,分享成功的喜悦。2,给予感情上的支持。3,相互信任。4,当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5,尊重朋友的隐私。6,让朋友感觉愉快。7,能接纳朋友的朋友。8,看到朋友的长处。[6]

如果把以上关于的原则再整理一下,可以得出更为全面的公认一些交友原则。

朋友关系和家人的关系是不同的,这方面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细微的区别。朋友的关系多少还是“有私”的(上面阿吉勒、亨德森谈到的第6点),不像母爱那样无私,尽管我们喜欢把朋友比喻为像自家人一样,那是为了说明我们看重朋友的关系。我们每个人在朋友面前会自觉的有所克制或自我退让,与朋友说话一定会比对家人说话更小心、温和,对朋友会比对家人宽容,朋友也会更委婉的接受你的为人处世,倾听你的心声。而家人的关系,特别是夫妻之间,传播中就不会像对朋友那样有所顾忌,而是既要求苛刻,又不在意礼节,吵吵闹闹过日子是常事。相比而言,家人关系较为牢固,朋友关系较为脆弱。正因为脆弱,才会在交往中有意呵护。朋友关系比家人关系安宁,家人关系比朋友关系亲近。

[page_break]

人际传播中的“装相”与“本相”

有人际传播,首先要有人际关系,可是生活中每个人多少都有过对建立某种人际关系感到“憷”的时候,这便是“交往焦虑”。仔细想想,我们的内心深处确实常有对某种交往莫名的、不可思议的恐惧,因为社会关系的复杂和多变,人的情感也很难把握,使人感到关系的深不可测,担心难堪或失败的交往结果。孔子有一句话经常受到批判,即“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因为他显然看不起妇女。但若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看,恐怕这是孔子的一种交往焦虑的表现,男女交往、高雅的人与刁蛮的人交往,对孔子来说也许是令他感到为难的事情。当代法国学者萨特也有过这样的表述,他甚至说:“他人就是地狱。”[7]

这个问题涉及交往中目光相对的双方。例如在公共汽车上,一个男子的眼睛一直盯着一位漂亮的年轻女性,当目光相对之时,女子感到一种焦虑,忍耐了一会儿,终于鼓起勇气冲着男子大声斥责:“流氓!你干吗老看着我?!”这个男子没有心理准备,当众人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时,显得有些慌张。但他灵机一动,开口反击:“奇怪,你不看着我,怎么得出我看着你的结论!”这下变得尴尬的是那位年轻的女性了,她红着脸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人际传播中,谁主动说话,就可能存在类似的难堪。因为当我在看他时,他若感知我的目光,我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他,还有一个他眼中“正在看他的我”。事情就是这样的微妙,感知者无法避开被感知者的感知。

从上面谈到的各种人际关系看,由于很多实际利益的考虑,或难以理清的微妙的心理动因,使得人在交往中虽然一般情况下谈的内容是真实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假相,真相和假相混合于人际传播中。马丁·布伯就此提出了一对范畴,即交往中的“本相”(being)与“装相”(seeming)。装相是人们在交往中自我披露的部分,含有程度不同的本相,但也含有假相。[8]

人有一种相互纠缠的恐惧感难以克服:一方面,渴望别人按照自己做出的样子留下印象,怕他人用某种固定眼光看自己,另一方面,又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别人。越是这样,就越会可能使“装相”不真实。布伯用保罗和彼得两个最普通人的名字为例,说明本相、装相之间矛盾关系的发展。第一对关系是:有一个向保罗“装相”的彼得,还有一个向彼得“装相”的保罗。第二对关系是:当彼得真的把自己呈现给保罗时,保罗对彼得的认识还停留在彼得“装相”的阶段;可是,这并非是彼得自己此刻希望保罗看到的样子,反之保罗对彼得,情况亦然。长此以往只见“装相”不见“本相”的结果是:即使后来披露的是本相,也不会被相信是本相。发展到极端,可能双方谁也进入不了对方,谁也认不出对方的本相。

任何人际传播中都潜藏本相与装相的矛盾,这是一个痛苦的事实。所以,现在匿名的网络交流发达起来,因为这种对话是虚拟的,披露自己的一切而不用承担社会交往的责任。街面上还出现一种提供“陪聊”服务的茶室,服务生以不相关的陌生人的身份,陪心情郁闷的人喝茶聊天。电视剧《DA师》中景晓舒的一段话道出了人们对实际交流的恐惧:“陌生是一种美,因为在陌生面前不需要设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真诚的交流,可能是人际传播永恒追求的目标。

“约哈瑞窗口”及几个无奈的改善人际传播的建议

人际传播,涉及传播的双方、多方之间心理、智力之间的微妙关系。交往总要向对方披露些什么,否则无法形成传播关系;而一旦披露,就可能降低安全感。这对悖论中人们处于何种状态?1955年,美国心理学者约瑟夫·卢夫特(JosephLuft)和哈瑞·英汉姆(HarryIngham)提出了分析人际关系和传播的“约哈瑞窗口”(johariwindow,两个人的名字各取一部分而成)理论,他们用四个方格,说明人际传播中信息流动的地带和状况(图1)。

(图1)

第一个方格称为“开放区”,在这里,传播各方的“我”均认为可以公开的信息都集中在这个方格内。第二个方格称为“盲区”,传播各方的“我”不知道的他人评价“我”的信息置于这个方格内。这些信息“我”不知道,但是别人都知道,看得很清楚。(图2)第三个方格称为“封闭区”,传播各方的“我”均认为不能公开的纯私人信息,除了隐私,还包括不愿意暴露的“我”的弱点。有些甚至对至爱亲朋也不能说。第四个方格称为“无知区”,传播各方都不知晓的信息置于这个方格中。这是指每个人身上尚未开发出来的信息或潜能,遇到新情况或新问题时,这类信息会生成和表现出来,为传播各方的“我”和他人察觉。[9]

(图2)

在人际传播的互动中,每个人都可能会获知部分盲区的信息,也会暴露部分封闭区的信息,同时从无知区生成新的信息。人际传播就是这样处于永恒的流动中,人们总是希望探求到更多的对方信息,但总是无法完全达到目的。

鉴于这种情形,学者们提出了不少改善交往心态的建议。例如美国学者特伦霍姆(S.Trenholm)和延森(A.Jenson)提出的四个确立人际关系的步骤:第一,确定处境,即明确自己所处的情境和位置;第二,品评他人,即事先了解准备交往的人的特点;第三,判断关系,即明确自己与对方存在何种关系;第四,解释行为,即找出双方需要建立关系的起因,他为什么要做或我为什么要做。[10]

另一位美国学者杜克(StevenDuck)提出四种“印象的形成”,涉及的是交往初期、尚未建立明确人际关系之时,如何进行细致的观察,目的是树立交往的信心。第一,由身体结构造成的印象。多数人比较迷信自己的眼睛,仅通过观察人的外形,就得出各种印象。尽管很不可靠,但毕竟有了一种实在的看到的东西,心里踏实些。第二,由角色结构造成的印象。这种印象与人的身份关联,不同的角色携带着不同的讯息。在对他人身份认识中,可能获得关于自己身份的再定位。第三,由互动结构造成的印象。人际间最初的接触往往只暴露出自身的少许想法,这时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用词造句,都会很快形成友善-敌对、文雅-粗鲁、听话-捣乱、观点相近-观点远去等等的印象。第四,由心理结构造成的印象。这种印象不是通过显现的言辞和体态语言,而是在接触中的内心感应,得出亲近-疏远、喜好-厌恶、接受-排斥、热烈-冷淡等等的结论。[11]

以上的“理论”都带有明显的个人体验、经验的性质,也许能够给人提供一些启示,但很难提升到科学层面。人与人之间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感受,也不会有上面谈到的按部就班的交往或交往前的规定动作,因为人的心灵和行动无限多样化,难以规定机械的行动要领。不过,每一种模式、理论都在某一个层面揭示了人际传播的特点。从早期关注人际传播的个人功效、工具性价值,到现在从人性、人格角度切入进行研究,这是人际传播研究的发展趋势。

注释:

[1]马丁·布伯《对人的问题的展望》,《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第185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第2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3]JuliaT.Wood:GenderedRelationships,Mayfield1996,P119

[4]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第246-247页,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D.PerlmanandS.Ducked.IntimateRelationships,Sage1987,PP69-73

[6]JuliaT.Wood:CommunicationMosaics,Wadsworth2001,P192

[7]华尔《存在哲学》第123页,三联书店1987年中文版。

[8]MartinBuber:theKnowledgeofMan,SelectedEsasays,HumanitiesPressInternational1965,P65

[9]MallanGroupTrainingandManagewentInc.1999

[10]S.TrenholmandA.Jesen: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1996,PP159-170

[11]StevenDuke,”InterpersonalCommuinicationinDevelopingAcquaintance”,inExplorationinInterpersonalCommuincation,ed.byGeraldR.Miller,Sage,1976,pp47-127

上一篇:人身保险合同转让分类论文 下一篇:新闻政治客观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