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探索

时间:2022-05-23 02:31:40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探索

摘 要:本文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特征和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新课标下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几点建议,希望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有更多的学困生被转化。

关键词:数学 学困生 转化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80-01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对于学困生,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以全新的角度去评价以及教育他们,并且要运用更适合学困生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对其进行转化。

1 数学学困生的特征

初中数学学困生除具有一般学生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2)学习品质差;(3)学习参与意识不强。这些不良的学习心理,妨碍了学生知识形成的系统性,也不会形成牢固的知识概念,因而在使用知识时往往会出现“知识断层”现象,进而导致学生效果差、学习成绩落后。

2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2.1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数学基础较差。数学是一门较为系统、抽象并循序渐进的学科,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有扎实的基础才可以更好的进一步学习。数学学困生大部分是因为基础不扎实,对所学的知识不能深入理解。

(2)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些学困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需要花费比一般学生更多的时间。

(3)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4)缺乏自信,缺乏成功的体验。试题要求偏高,题型偏难,因此使得部分学生成绩不佳,长此以往,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学习自信越来越差。

2.2 教育行为不恰当

(1)学校方面。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使得不少学校仍在组织教学时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任意加大知识难易程度,教学进度不断加快,教学时间越来越少。因此,对于学困生来说,学好数学也就成为了一种奢望。

(2)教师方面。数学教师普遍对数学学困生缺乏热情。大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几经努力还是效果甚微,就渐渐地对数学学困生失去信心,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 新课标下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几点建议

3.1 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能学”

信心对于学困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自信的建立首先要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困生不训斥、不冷落,肯定智力和能力,肯定成绩。要善于观察,力求在学困生遇到学习困难时给以及时的帮助和鼓励;在学困生有失误时,及时提醒,耐心指导,并提供适当的机会让他再尝试。其次,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的教学模式,让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感。

3.2 激发学习兴趣,使学困生“想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引入,采取多种引入新课的方法。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启发式教学,用生动的比喻把死知识讲活,用幽默的语言对枯燥的内容进行丰富的加工,用生动风趣的举例将抽象的概念进行对照说明,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3 明确学习目的,使学困生“乐学”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提高学习积极性、形成学习数学动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教材、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及古代数学家的杰出成就。另一方面要通过生活实例使学困生知道学习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学科,让学困生乐于数学学习。

3.4 扩大“闪光点”,使学困生“爱学”

教师一定要了解、接近、尊重、关心这些学困生,并用平等、民主的朋友关系与他们交流,及时赞赏、发现他们哪怕是很小的成绩,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的殷切希望和关心。他们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爱上数学学习。

3.5 锻炼学习意志,使学困生“勤学”

勤学是指学生能把学习作为自己的需要,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探究的过程,遇到问题努力探求答案,直到把问题解决。数学的特点是抽象,不像有些学科那样贴近生活,如果单凭一时的兴趣是难以学好数学的,因此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困难,但只要有毅力、有恒心、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教师们在策略上对于名人的比较成功的离子要经常予以介绍,对学困生以榜样作用鼓励他们,经常保持向上、积极的态度对待数学学习,让他们克服浮躁和气馁,逐渐增强学习的意志。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让学困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问题,来磨练学困生的学习意志,使他们养成勤学的品格。

3.6 培养学习能力,使学困生“会学”

“会学”是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指导,并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目标,课前自学,集中在学习,努力思考,适当做笔记,及时复习,做出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以促使他们慢慢的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夯实创新学习的基础。

总之,我们希望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有更多的学困生被转化,真正实现“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 [M].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建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浅谈 下一篇: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