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时间:2022-05-22 11:01:54

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川省攀枝花市大河中学攀枝花617000

高效课堂是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反思与提升作为重要途径,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要求数学课堂教学更多地体现出师生共同有效的参与,这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有的由教师控制课堂的“一统天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加入到活跃的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1.进行合理分组

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与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都更强有力。因此,合理分组对小组合作很重要,合作学习宜采用“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原则进行分组,这有利于教师的分类指导和管理,更有利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面的发展。每个小组4~6人为宜,这样,由于注意了学生的合理搭配,真正做到“异质”的组间互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面的提高,同时使学生在学会个体合作、群体合作等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培养。

2.抓好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教师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的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这就是说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更不是放任自流,学生的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是真正的自主学习的动因。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方面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应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掌握预习的方法,明确预习的四个目的:一是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二是复习和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并且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三是找出自己尚不理解的问题;四是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并归纳其特点。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遇到的问题有一部分已自行订正,其余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鼓励学生向组内的同学求助。如果仍有一些疑难问题组内无法解决,这时就要向老师求助。

3.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要相信学生是愿意学习的,也是能够学好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如在圆锥这一课中,先给学生剪一个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何由圆剪出扇形?又怎样由扇形做成一个圆锥?扇形中有哪些线?它们转化为圆锥的哪些线?圆锥的侧面与扇形有什么关系?圆锥的侧面积怎样求?圆锥的表面积又怎样求?通过学生的操作、思考、表述、讨论交流,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兴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能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4.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须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相互交流,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以及一句赞美的短语,是构成和谐氛围的因子,是沟通情感的桥梁。它能带给学生欢愉和力量,其作用难以估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丢弃权威、放下架子,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去,对学生倾注爱心。学生如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无知,甚至是愚蠢的举动或现象时,教师千万不能怒不可遏,大发雷霆,而是耐心提示,逐步诱导,帮助他们解围。这样以慈爱宽容之心待学生,让学生体验到了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就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5.激发创新能力

对学生而言,认知的过程就是自我的不断创新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站在“导”的地位上不失时机、巧妙地以变式题组呈现,注重开放性和发散性创设阶梯式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合作互动中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提高”的成功感。学生的这种问题探究是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利时机。在此阶段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深入思考、注重挖掘、发挥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积极探究,收获成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掌握重点,解决难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起到如下作用:①规范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②发现火花。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解法,也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还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③排除障碍。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地点拨,才能使学生很快地排除障碍。

总之,高效课堂是学生参与教学并实现自我教育的好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合作是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改变以往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课堂合作的新形式、新思路。

上一篇:注重语言艺术 优化课堂教学 下一篇: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效率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