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让课堂绽放异彩

时间:2022-05-22 07:27:29

高效让课堂绽放异彩

五严背景下,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素质教育的实施靠什么?靠课堂。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其效果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败,而“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无疑成为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载体。

一、学有所得

“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则超越了单一的“书本世界”,回归到学生自我的“生活世界”,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或生活经历中发现问题,把学生从“书本世界”和封闭的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检测、反馈,有效地实现了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的主张。

1.学生的头脑得到解放

所谓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越俎代庖,不包办代替,鼓励学生大胆动脑、大胆创造。在我们的课堂上,主动权交给学生了。我们的课堂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源泉,学生通过个人深思、小组思辨、集体交流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2.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得到解放

陶行知提出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进社会生活中,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

“活动单导学”模式,改变了以往课外布置繁琐的家庭作业的现象。现在每一堂课设计的活动单上,都有老师精选的“检测反馈”题目,当堂检测,即时反馈,教师点评,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地掌握学习的重难点。直接把学生的时间解放出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扩大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3.学生的双手和嘴巴得到解放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不是单一的学习和接受的过程,我们总能看到学生一个个鲜活的身影。从课外的调查、访问、资料收集到课堂上的操作、演示、实验,无不说明了学生的活动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在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毫不客气地夺回自己的主动权,“我的地盘,我做主”,课堂就是学生的大舞台。只有教师的“退居”才有学生的想说就说、想唱就唱,这体现了彼此之间的平等。

二、情有所动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核心在于“生有所得”;而要实现生有所得的目标,就必须“生有所动”。在课堂上,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考。“生有所动”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保证和关键。课堂教学过程是生命体之间情感交流、思想沟通、人格完善的过程。

1.生有所“行动”

课堂主体教育论认为:“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特点。”“活动单导学”模式中有多种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在课堂上,学生有“独立思考”与“静心思考”的时间和机会,也会忙忙碌碌,或动手操作、或合作交流、或画或跳、或全班展示,个个表现得非常活跃。

2.生有所“心动”

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更需要“心动”,也就是要有思维和情感的充分投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必须有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热情、强大的内驱力以及顽强的坚持精神。“活动单导学”模式致力于开放课堂,充分地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动手写、动手做,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学生以主体地位。它的魅力在于让我们的校园成为学生的乐园,让课堂成为学生心动的天堂。

3.师生有所“互动”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中,你可能看不到教师来回走动的身影,你也可能听不到教师喋喋不休和精彩的点评,教师完全退到了后台,但教师绝不是旁观者,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既要洞观全局,了解全班的学习进程,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又要深入各个学习小组,了解学习小组活动情况及讨论进度;既要了解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要了解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既要清楚哪些问题具有代表性,又要思考通过何种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只要我们能做到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让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设,在实践中成长,那么我们就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城镇大明小学)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