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时间:2022-05-22 06:14:47

浅析孟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摘 要】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在明确其思想的历史生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民而爱物”的博大情怀,主张“时养”和“节制而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社会伦理责任意识。笔者认为,在当代的生态建设过程在,应该怀揣着敬畏生命的关怀意识和节约消费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孟子;生态伦理;“仁民而爱物”;启示

一、导言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先验的善的思想、“仁政王道”的王道学说以及修身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难能可贵的是,孟子在注重社会政治和谐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生态和谐。《孟子・告子上》记载了一则故事:“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牛山里的树木很茂盛的,牛山位于郊外,人们用斧头将山中的数目砍伐一光。本来因雨露的润泽还有再生的能力,无奈又成了牛羊的牧场,经牛羊糟蹋结果变成了光秃秃的山包。

孟子在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泛爱众”的仁爱思想的基础上,在将关注视野投入于人民大众的生活领域的同时,还把人以外的自然界,包括有生命的动植物和无生命的大地也纳入自己的关怀视野。现代生态学创始人阿尔贝特・施韦泽曾说:“属于孔子学派的中国哲学家孟子,就以感悟到了对动物的同情。” i当今,作为三大全球性问题之一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通过对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形成、生态理念的梳理,无论是对生态伦理的理论构建,对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启示,还是全球范围内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都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

二、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生成

《孟子・告子上》中的牛山事件是一起生态环境破坏的典型案例,然而孟子却对此刻苦铭心,这充分流露出了孟子生态伦理情怀。为了准确地把握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所在,应明确其思想的历史生成。

(一)社会环境因素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风云动荡,瞬息万变,中国历史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从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铁制农具,牛耕技术有了广泛的推广。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为开发山林,耕荒种地提供了便利。在政治上,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物质享受和此起彼伏的战争行为,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也使得这类牛山事件在当时社会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孟子认为,从夏商周时期开始,自然环境就经历了破坏、生成再到破坏的这样一个循环变化的过程。而孟子所举例的牛山事件是自尧时“洪水泛滥,五谷不登”到舜、禹时“人得平土而居之,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后的又一次环境恶化。这是由于当时社会的发展,人类不断繁衍,人口大量增加所导致的。虽然,在孟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生态环境与尧舜禹时代相比恶化程度有所增加,但是,当今生态危机比那时更加严重。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河流受到污染,空气不再清洁;土壤出现退化,生物种类减少。在现在全球化生态未及的严峻现形势下,重新审议孟子的生态伦理观,强化生态伦理意识,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思想文化因素

如果自然环境的恶化是孟子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外部因素,那么,孟子所秉承的“天人合一”思想、尊崇的先验的善――“性善论”则是其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基础和内在推动力。

1. “天人合一”

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受到孔子深刻的影响,在此有必要就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做一下历史的梳理。在西周之前,就有了“天”的概念,那时的“天”与“神”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上天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主宰,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从西周开始,统治者对“天”的概念作了修正,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思想,这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使得统治者必须实行“德”政。这样“天”的地位就有了相对的消弱。

孔子生活于“神人合一”、“以德配天”的时代背景下,他的思想中仍然保留着时代的烙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之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但是孔子对“天”与“礼”作了改造。“天”在孔子看来不只是一种神性的“天”,而且还将“天”视为自然,并且要求人们要效仿天道。在“礼”的改造上,孔子认为“礼”只有作为治国的原则,才有其意义,而实际可操作的是“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何为“仁”?在《论语》中,樊迟问“仁”,孔子说:“仁者,爱人也。”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仁”不像西周的“以德配天”那样,是一种服从上天意志的表现,而是一种普遍的推己及人的“爱人”心理。但是孔子并没有告诉人们“仁”本质存在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在处理“仁”(爱人)的核心地位和“天”的主宰性的问题上自相矛盾。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完善。孟子找到了沟通“天”与“人”的桥梁,而这关键所在就是“心”。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之德源于人心,“仁,人心也。”孟子接着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认识自我主体“心”的发展也就认识了人性与天道,这就是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

2.“性善论”

“性善论”在孟子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孟子的性善论是在同告子的争论中形成的。告子说,“食色,性也。”ii、“生之谓性”iii,人生来所具有的东西就是性。“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无份于善于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人性就像急流的水没有定向,人性也就是这样无善无不善。告子认为虽然人没有善恶的定性,但是他通过将人性比作柳条,仁义比作柳条加工而成的,以此来说这种仁义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

孟子认为,如果赞同了告子的观点也就等于取消了人们行善的基础,作为孔子的继承人,要将孔子的“仁”思想贯彻到底,就必须坚持性善论。孟子也拿水举例子,将人性比作水,人性善就如水性向下流,人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而对于什么是善性的内容,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善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iv 杨泽波称这里的“四心”就是良心和本心。而良心就是善心,本心就是原本具有之心。良心本心通过仁义礼智这种善性表现出来,因为每个人都具有良心本心,所以每个人都具有仁义礼智之善心。

性善是人天生所固有的,但为什么后天会有恶的事情?“今夫水,搏而跃之,可始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不为善,其性亦犹是也。”v拍水而使水跳跃,改变流向,这不是水的本性,是形势使它如此,人之所以行恶,也是形势所然,而非人之本性。恶即是一种良心本心的流失,更确切的说是人的本性的一种遮掩,不明显的表现。

如何寻求这种丧失了的善行?孟子认为,必须通过一种道德的内在欲求,通过反求达到“得善”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反求诸己”有两个步骤,首先就是要“反思”,“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其次就是要“自得”,所谓自得就是要将人们从失去的本性中找回,通过反思来使人达到自得“善”的目的,这样做就达到了无愧于心。

三、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上一篇:浅议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文化背景的对比 下一篇:浅谈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其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