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5-21 05:10:29

初中数学作业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一直是学生、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就近几年的教学摸索,略总结了一些问题并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现整理出来,供各位师生探讨,不足之处,批评指正。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

常常听到数学教师说:学生最怕做数学作业,抄作业的学生时有发生。在辅导学生作业过程中,常常听到部分学生说:教师讲课时我都听懂了的,但是做作业时总是有困难(下等生如是说);有时做过的题,过一段时间又做不来了(中等生如是说)若把做过的题变换一下条件或结论,又不会做了(良等生如是说);一般的题都好做,就是综合性较大的题难做(优等生如是说)。

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对其成因分析如下。

一、教师方面存在的原因

1.只考虑教师讲,没有考虑学生学。课讲得很好:详尽(该讲的都讲到了)、深透(估计学生难理解的都讲到了)、重难点归纳清楚,学生在课堂上一听就懂,觉得学习并无困难。但毕竟这是教师的杰作,学生没有自己积极的动脑思考,只是教师详尽的分析、理解、讲解在学生耳朵里回旋了几趟。

2.在教学例题时,照本宣科。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见,没有结合学生实际和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对简单例题和复杂(综合性)例题,不管学生理不理解,都平均用力讲解,对简单的例题学生听得厌烦,产生懒惰情绪;对复杂的例题学生听了之后,并不明白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解?教师更没有重视对例题的变式教学,没有想法通过变题教学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

二、学生方面存在的原因

1.不求甚解。对知识概念完全靠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记忆,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记忆,需要用到这些知识时就想不起来了;易混、易错概念和知识点没有注意区别,模糊不清,一用就错,常错、常不纠正。

2.上课只求听懂。对解题方法、解题的思维过程从不多问几个为什么?拿到一个题,根本就不善于分析,用这种方法试试,那种方法碰碰,碰对了,题也就做出来了,没有碰对,这个题也就做不来了,有时侥幸找到一种单一的方法把题做出来了,也不善于总结是怎么想出来的、用到那些知识点,也不愿去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解法等。

3.学习新知识时,不善于把学过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想,不能把知识点归类串联起来。因而,学一点忘一点,遇到难题就叫苦,不能多方面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综合问题,没有掌握化归转化思想,不能把新问题转化到学过的旧问题上去,或不能用学过的方法类比的解决问题,或不能把学过的几种方法综合起来解决新问题,更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在教学中如何克服并解决困难

一堂课的好坏,不是看教师讲得多好,讲了多少,而是要看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教会学生学习,要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积极,学到了多少,学生是否学会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是否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只能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当学生不懂的时候,教师要用建议性的语言巧妙地点拨。

1.在学生迷失方向的时候,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走出迷茫,进入求知的殿堂;使学生明白,解决任何一个问题应该从哪里入手?为什么要这样理解?还可以怎样理解?拿到一个题目知道该怎么做?并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做题之前就应知道用什么思想方法来解,需要用到哪些知识点;做完之后,还应研究有无其他解法?对有些题目,若条件改变,结论不变,又该怎么做?若条件不变,结论改变,又该怎么做?若条件、结论都改变,又该怎么做?等等。

2.在学生思维僵化的时候,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思考,用恰当的提问方式开阔学生思路,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分析、理解题意,使问题顺利获解。通过分层递进式提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易于解决的问题提出,以激活学生思维。

总之,只要教师作业布置做到精选、适量、适度,避免机械重复,就可以以少而精的作业量让学生获得较大的收获。只要学生摆脱了繁重的作业负担,减少了心理压力,加上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精当的“引导”“诱导”“疏导”“开导”“指导”“辅导”,让学生时时感受成功的愉悦,学生定会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作者单位 甘肃省泾川县合道中学)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