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使用手册

时间:2022-05-21 02:32:30

人体使用手册

第一章 对现代医学的质疑

为什么有这么多解决不了的病?

自从1960年沙宾疫苗克服了小儿麻痹症之后,40多年来没有再听到哪个疾病又被克服的好消息。

除了外伤性疾病和传染病以外的各种慢性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红斑性狼疮……以及各式各样的癌症,多数只能控制不能治愈。

多年来不断有医学新科技进展的发表,每一届的诺贝尔医学奖也从未缺席,但是所有最新医学科技的进展,永远都预告着明天或将来的某一天,人类有机会解决某一个慢性病,从来没有今天已经解决了哪一个慢性病的消息。几十年来那么多不能治的慢性病,一个也没解决。

面对这三个现象,说明现代医学似乎原地打转了几十年,对慢性病一筹莫展,它的问题必定不是有没有找到新药这么简单,很可能是现代医学的基本思考逻辑,或在最根本的发展方向上出了问题。

计算机科技的启示

电压有问题,却去修磁盘

从系统结构来看,人和计算机有许多基本的架构是非常类似的。我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个人计算机例子来说明人体疾病的原因。

现代个人计算机的电源供给器,可以允许电压有上下35%的浮动。一部额定电压为110伏特的计算器,当外界电源的电压下降到70伏特时,是允许额度中的下限。当电压下降到60伏特时,超过了下限,系统可能出现问题,假设这时问题出在磁盘驱动器。电压太低的问题不用仪器测量是看不出来的,使用者只看到磁盘驱动器出现了故障。这时工程师应该处理哪个部分?是电源还是磁盘驱动器?答案非常清楚。

在电子工程师眼里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笨问题,一个受过基本训练的电子工程师,修理个人计算机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测量电源电压,很快就会发现是电压的问题。等电压调到正常范围以后,再看看磁盘驱动器是不是还有问题。多数情况下磁盘驱动器始终是好的,只要电压正常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如果相同的情形发生在人体上,就不再是一个笨问题了。磁盘驱动器就像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设是肾脏。用前面电子工程师修理个人计算机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就大了。

第一个问题是“人体的电压”是什么?没有电压可以量,就没有证据说明是能量水平有问题,而各种证据又显示磁盘驱动器(肾脏)坏了,当然是修磁盘驱动器了,也就是修理肾脏。于是用上了各种治疗肾脏病的药,甚至还把肾脏割了换个新的都无济于事,很可能多数割掉的肾脏根本就是好的。(这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不过真实的医学就是这么做的。)

由于至今医学上没有任何一个指标是用来测量人体能量水平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医学和电子学相比,还在尚未发现电压的年代,没有发现电压,当然电子学也就无从存在,更谈不上发展了。

一切讲究证据是西方医学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在这个例子里,由于人类至今还没有能力提出证据来证明人体的能量不够,现代医学的原则是:不能用还没有经过证实的观念来诊断和治病。由于这个例子,有明显的证据显示肾脏的异常,在这种情形下,所有的医生都会认为是肾脏的疾病。

然而,医生花主要的精力治疗肾脏,很可能就像前一个例子中,电子工程师不调整电源电压而修磁盘驱动器一样的缺乏专业常识。可是在今天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为逻辑的医学世界里,这样的思考逻辑,却像真理一样地被大家所奉行。尿毒症之所以成为不治之症也就理所当然了。

人体能量与人体功能互为影响

现代的个人计算机,具有自我诊断和部分自我修复的功能。上帝设计的人体必定有更好的功能,套一句佛家的话语:“这个创造所赋予的宝贵肉身,原本就万法具足。”身体原来就配备着更精密的功能,例如自我治疗甚至组织再生的功能。

就像计算器的各种强大功能,都对计算器的配备有一定的要求一样,人体的各种机能,对人体的能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当能量下降到一定的水平时,组织的调节、再生能力就大打折扣;再下降到某一水平时,自我治疗能力就失去功能;再下降则废物的排除能力、免疫和组织再生能力,都会逐一失去功效。人类科技不断地进步,生活习惯也不断地改变。这些改变大多对人体造成直接或间接、深或浅的影响。

例如,睡眠习惯的改变,很可能使我们占用了身体造血或自我治疗的调理时间。加上长期以来,我们用一知半解的医术来对抗疾病,许多治疗的手段对身体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使得人体的吸收能力受到很大的阻碍。这些问题都会造成人体能量的下降,而使人体逐渐失去各种功能,造成各种各样的疾病。

请依照说明书使用人体

就像现代个人计算机即插即用的简单特性一样,如果依照使用手册使用个人计算机,计算机应该不太容易出现故障。同样的,人体具备了许多的功能,如果能依照人体所设定配备的条件来使用人体,让人体原先具备的各种能力都能发挥,就能确保人体随时都拥有足够的能量,许多疾病就不会发生。就算生病了,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也会像个人计算机的磁盘驱动器自动修复程序一样,有能力自行修复大多数的损伤。

我们相信人体必定比人类设计出来的个人计算机更完美,保持健康应该就像使用个人计算机一样简单,只要依照操作说明书,不要随便施以干扰,正确地使用就行了。这本人体使用手册,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早地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身体。

第二章 人体的系统

中国的医学理论和西方的理论在根本上有很大的差异,中医的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古代聪明的中国医生发明了阴阳和五行的理论。五行是利用自然界五种不同特性的元素来比拟人体的五种不同的主要器官。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对应于人体的五个主要脏器:肺、肝、肾、心、脾,其中每一个器官对应一种元素,肺对应于金;肝对应于木;肾对应于水;心脏对应于火;脾脏对应于土。

古代的人类并没有任何解剖学的知识,人体内部的器官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非常抽象的,除了用想象的之外,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形容。不但器官的形体无法形容,器官的性质和功能就更不容易说明了。自然界的金、木、水、火、土这些元素,多数人都能理解其特性,因此非常适合用来把抽象的人体器官性质解释清楚。同时这些元素的性质,也提供医生们思考和演绎疾病成因的灵感来源。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器官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一个器官都是一个系统,包含了器官本体,以及和每一个器官相对应的经络和穴位。这种情形和现代的电灯系统有点类似,器官就像灯泡一样,经络则像是接引电源至灯泡的电线,穴位则像是接在电线上的开关。包含电灯、电线和开关的完整组合,才能称之为电灯系统。当灯泡不亮时,可能是没有电,也可能是开关坏了,或电线有问题,或灯泡坏了。而器官的功能不好时,可能是身体的血气(能量)不足(就像电灯没有电),也可能是穴位阻塞(就像开关坏了),或经络堆了太多的垃圾形成不畅通的状态(就像电线有问题),或器官出了问题(就像灯泡坏了)。

中国人有一句俗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用来形容医疗技术非常差的医生。当病人出现疾病的症状时,医术高明的中医必需仔细观察病人,利用学自古代医书的技术,以及长期累积的经验,找出疾病的真正根源。例如当我们喝温度很低的冰水时,如果喝得很急,常常会造成脸部侧面的一条直到额头太阳穴的线状部位疼痛。从中医的观点,那条疼痛的线是胃的经络,因此,这种疼痛代表喝冰水太急时,会伤到胃。也就是这种额头上的疼痛实际上却是胃的疾病。胃的经络分布的位置是从头部到脚部左右对称很长的两条线,如果在这条经络的头部出现疾病的疼痛时,中医会认定是胃的疾病,但是却可能在胃经脚部的穴位进行针灸。

也就是头部的疼痛,有时是要在脚上治疗,“头痛不一定医头,脚痛不一定医脚”。在古代的中国,如果一个医生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人们一定会怀疑他医疗技术的能力。

五脏六腑是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一个名词,就是指人体内的主要器官。中国人把人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分为“脏”和“腑”两个大类。“脏”是指实心或有机构的器官,有心、肝、脾、肺、肾五个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合并起来是第六个腑,称为三焦。

脏和腑除了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之外,其经络的位置也有很大的不同。所有脏的经络都在手臂和腿部的内侧,以及身体的前侧。腑的经络则在手臂和腿部的外侧,以及身体的背面。当人体面临危险的威胁时,会本能的曲起身躯,所有脏的经络都在身体的内侧,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只有腑的经络暴露在外。相较之下,脏的重要性远比腑重要,如果人的身体真的是造物主所设计,这样的安排是非常合理而高明的。中国人的这种“脏”和“腑”的分类方法,具备了极高的观察力和智慧。

另外,古代的中医还发现每一条脏的经络都和另一条腑的经络紧密相连。例如手臂上肺的经络和大肠的经络分别在手臂的内外两侧,用针刺治疗穴位时,如果针尖到达的位置是经络真正的所在,那么肺和大肠的经络实际上可能只有数毫米的距离。

虽然从解剖学来看,肺和大肠是在完全不同的位置,甚至找不出任何关联。但是从经络上看,这两个器官却是紧密相连的,而两条经络上的各种物理特性,例如温度、导电性、体液流动等,都会互相受到密切的影响。古代的中医就把这两个器官视为相同的系统,称为“互为表里”。

中国的医生们经过几千年的观察,也确认这两个器官发生变化时,经常是同步而且出现同一性质的变化。例如,出现感冒的症状时,在中医认为是肺热的现象(热和寒的症状是中医对于疾病诊断中非常重要的指标),这时通常也会伴随着便秘的症状,中医称这时的便秘为大肠燥热症。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的情形也发生在心和小肠、肝和胆、脾和胃、肾和膀胱。这种“脏腑互为表里”的归纳方法,把原来的十个器官减少到五个体系,人体系统分析诊断的复杂程度立刻大幅下降。这样也有机会用五行中的五个元素,来描述所有脏和腑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除了这五个主要的脏和腑之外,古代的中医还发现另外有四条主要的经络。第一条是在手臂内侧的中心线,称为心包经,和心包的机能有密切关系,这条经络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血液运行的状态。第二条在手臂外侧的中心线,称为三焦经,经常会反映胸腔和腹腔的问题,这条经络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气”的运行状态。第三条在人体躯干正面的中心线,称为任脉,第四条在人体背面,称为督脉。任脉和督脉与身体所有器官都有关联,是人体最重要的经络。

由于心包和心脏是在一起的,而三焦却和所有其它的腑没有关联,因此,中国人就把所有脏腑称为“五脏六腑”。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其中的心包含了心和心包两个系统;六腑则是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除了前面所说的五脏和五腑互为表里外,心包和三焦则是另一组互为表里的经络。

比较中、西医对人体系统的描述,可以看出,西医是以近代的解剖学为基础,以眼睛所见的硬件结构来建立的系统,各个系统都是独立的,系统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中医则是累积了数千年人类经验所形成的智能,以推理的方式,就整个人体的软硬件结构建立一个具备了缜密的逻辑和结构的系统,因此能够沿用数千年。

在中国古代的书籍中,很少提到“脑”,这也是中西医概念上很大的差异之一。

中医的观点中,人体是一体的,五腑六腑之间互相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而且是经常保持平衡的。除了解剖学所提到的硬件之外,中医更有许多概念性或功能性的系统。例如能量系统、资源系统等。这些系统在过去科技不发达,没有仪器量测的年代,由于缺乏数字概念,医书中只能用各种特殊的文字来描述这些系统。如能量系统就用阴、阳、五行、虚、实、血气和火来描述;资源管理系统则用相生相克、平衡及其它的方式来描述。由于这些描述和现代科学精确的数据化用语有很大的差异,使得整个中医看起来成为难以理解的玄学。

从现代工程学来看,以人体这样一个独立运行的系统而言,利用解剖学所建立的现代医学人体系统有很多缺陷,少了许多东西。例如,能量系统是所有独立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就像个人计算机中的电源供给系统,汽车上的油路系统和电路系统都是系统中的能量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唯独在医学所描述的人体系统中就没有这个部分。

在中医的系统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人体的经络系统,而这个部分多年来在解剖学上一直都不能被证实,直到1998年中国大陆的一个科研小组经过8年的努力,总算在解剖中找到经络确实存在的证据,发现整个经络系统中最重要的物质是一种生物液晶的材质,同时对某些特定波长的远红外线具有近似光纤维的物理特性,这些新的发现配合20世纪末全球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体是否也是由一个网络系统所构成的世界?这些经络特质和电子通信网络中的物质特性如此接近,更增添了这种可能性。

从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早期的低等动物并没有大脑,经络系统是这些动物体内主要调节各个脏器的机构。以现代计算器术语来说,这些经络系统本身就具备通讯的功能,一个机体很可能不只一个计算机,也就是说动物的机体很可能不是只有单一的脑子,而是由很多个不同功能的脑子构成的一个网络系统组成的。这个观点和现代医学认为大脑是人体诸多机能的主宰有很大差别。

人体是具有很高智慧的机体,并且有许多不同的能力,利用现代工程和管理的知识结合对古老中国传统医学的概念,可以仿照计算器的结构,画出另一种人体的结构方块图。这个方块图将人体分为五个功能方块和四个网络系统,分别详述于后。利用这种人体结构的思考逻辑,可以对多数慢性病理论重新进行界定,发展出新的病理逻辑。再依据这个新的病理逻辑,拟定完全不一样的治疗方案,有机会对慢性病的治疗开创出一条新的途径。

(待续)

上一篇:慢性胃炎的饮食治疗 下一篇:促我健康的“三自”与“三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