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性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

时间:2022-05-21 08:31:19

模糊性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

摘要: 模糊性作为语言的固有属性,普遍存在于日常交际中。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成果,结合作者自身教学的经历,讨论了模糊性在教学大纲本身和教学内容包括口语、语法、阅读、翻译中的表现,旨在提醒教师注意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模糊性。

关键词: 模糊性英语教学表现

1.前言

人们为了识别事物,会依据标准对其进行分类。有些类别界限分明,如“贾宝玉是男子”,而像“美”与“丑”等相对类别间没有分明的界限,这种类属的不清晰性即模糊性。早在1985年,伍铁平在《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中就指出,“传统的教育建立在‘二值逻辑’基础上”,“易产生成绩测定上的主观性”,提倡“用模糊词语评定学生成绩”。近十年来很多研究如马谷城的“语言的模糊性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山东外语教学》,1990);石平和朱晓靖的“模糊性语言在教学和实际中的表现与作用”(《外语教学》,2006),都把语言模糊理论同英语教学结合。本文将继续探讨模糊性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

2.教学大纲的模糊性

教学大纲本身存在模糊性。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定为:“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其中包含了模糊限制语“基本,初步,一定的”。教师既需以纲为本,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其一,成绩差异具有客观性。“一定的”“较强的”“较高的”亦未指明是“张三李四的”,学生尽力学习教师就要给予肯定,不可盲目追捧尖子生。其二,用精确分数评定模糊成绩有待商榷。学生对分数斤斤计较,忽略了对知识的全面掌握,症结何在,可堪思考。

高考大省山东在全国率先将高考分数定为考生“隐私”,学校、教育部门不能查询,更不能以分数排名进行奖惩,指出:“学生的品质、个性、特长绝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分数所能涵盖的。对一个地方、一所学校来说,转化了多少后进学生,开设了多少课程,是否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才是更科学更重要的衡量教学成绩的指标。”

3.教学内容的模糊性

模糊性在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内容中都有广泛体现,如果教师能够照把握语言的模糊性,就会更加全面得体些。

3.1口语的模糊性

标准音标在具体使用时可灵活变化,体现出语音语调的模糊性。如否定句“I didn’t ride to the park with Mary at 9 this morning.”从形式上看,“didn’t”的否定范围由“ride”一直延伸至“this morning”,但特殊核心重音所处的不同位置改变了话语中的否定焦点,可有多种理解:

(1)I didn’t ˇRIDE to the park with Mary at 9 this morning.(I biked to...)

(2)I didn’t to ride the park with ˇMARY at 9 this morning.(It was somebody else.)

(3)I didn’t ride to the PARK with Mary at 9 this morning.(It was somewhere else.)

(4)I didn’t ride to the park with Mary at NINE this morning.(It was before or after 7 o’clock.)

(5)I didn’t ride to the park with Mary at 9 ˇTHIS MORNING.(It was on another day.)

(6)ˇIdidn’t ride to the park with Mary at 9 this morning.(It was somebody else.)

注意口语的模糊现象,可使语言表达更符合客观现实。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又能激发学生挣脱课本束缚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愿意开口说英语。

3.2阅读的模糊性

英语统一考试均有阅读,以单选形式出现,具有公平性可行性,但易造成单一思维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阅读中的模糊现象。比如,哈姆雷特经典独白“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就有主流和非主流两种理解:(1)主流理解: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朱生豪);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梁实秋);生或死,这就是问题所在。(王佐良);死还是不死,这是个问题。(许渊冲)(2)非主流理解:继续向罪恶斗争还是就此罢休。(多顿,理查兹,塞缪尔・约翰森)“be”意义模糊,因此,这句话的理解是开放的。该句更是在不同的场合被引用,也许是“是干,还是不干”,也许是“是打,还是和”,也许是“谁胜谁负”,意义更加模糊。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亦是如此,并记录在语言中。对于简单词语的模糊用法,教师自当实事求是,放弃“非此即彼”二分法,采用“折衷法”。

3.3语法的模糊性

规定语法试图建立正确用法的规范,认为可以从逻辑哲学框架或所谓的优良语言推衍出绝对标准。而语言现实往往与之偏离,语法的模糊现象屡见不鲜。比如“who”与“whom”在规定语法中功能“明确”,前者用于主格,后者用于宾格。而该规则确立伊始就受到语言使用者的挑战,就连莎翁也犯了“语法错误”:“And in these fits I leave them,while I visit Yong Ferdinard,whom they suppose is drown’d.”(Shakespeare:The Tempest)

语法规则总是落后于语言使用,新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培养语感。学生接触英语时年龄小,分析能力不强,教师先用听、说、读、写的方法,让其沉浸在语言现象之中,等熟悉了之后再加以点拨。这样的语法学习是描述性的,更符合语言不断变化的客观规律。学生更能够接受英语的变化,掌握时新地道的表达法,听、说、读、写的能力增强,这从高考及考研英语难度增加可以看出。

3.4翻译的模糊性

康德认为模糊概念要比明晰概念更富表现力,至美在模糊意境中才能体会。如描写林黛玉弱不禁风的病态美的句子:“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采用了模糊语“烟眉”“含情目”“两靥之愁”“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娇花照水”“弱柳扶风”,模糊限制语“似”、“非”、“如”。杨宪益直白译作“her very frailty had charm”,霍克思则将“似蹙非蹙”译为“at first seemed to frown,yet were not frowning”,“似喜非喜”译成“at first seemed to smile,yet were not merry”,将由远及近、由乍看到细看的模糊意念传神地表现出来。对于模糊限制词,霍译将笔锋一转,迂回表达“she made one think of a graceful flower reflected in the water”,激发读者对黛玉之美的想象。文学的模糊性使文本呈开放性的结构,虽历经解读仍难穷尽其中价值。教师应充分注意到模糊给文学作品带来的广阔的审美价值,先引导学生领略模糊的美,想象空白的美,再谈及移植到另一片文化中。

4.结语

注意语言的模糊性,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捕捉模糊语言的深层信息,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本文主要讨论了模糊性在教学大纲本身和教学内容包括口语、语法、阅读、翻译中的表现,以提醒教学者注意已有知识结构的模糊性。

参考文献:

[1]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治安,文旭.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1996,(5).

[3]李超.论模糊语言学与英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1999,(4).

[4]石平,朱晓靖.模糊性语言在教学和交际中的表现与作用[J].外语教学,2006,2(27).

[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朱跃.语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高职英语模块教学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浅议数学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