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助的法理价值与经济功效

时间:2022-05-21 08:09:05

医疗救助的法理价值与经济功效

[摘要]贫困人群的健康服务已成为21世纪人口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其中最核心的服务之一便是对贫困人群实施医疗救助。我国的医疗救助起步较晚,相关法律缺失,基础理论研究亟待解决。本文从医疗救助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医疗救助的法理价值经济功效,目的为医疗救助立法进行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医疗救助法律价值经济功效

一、医疗救助的界定

1.医疗救助的含义

“救助”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解释是指拯救和援助。在英语中用rescue、salvation、relieve或 help来表示,被称为援助或救济。救助一词,有时也称为社会救济,但是救助和救济的含义存在一定区别。通常来说,救济是一种消极的救贫济穷措施,基于一种同情和慈善的心理,对贫困者行善施舍,多表现为暂时性的救济措施;而救助则更多反映了一种积极的救困助贫措施,作为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而采取的长期性的救助。

目前国内关于医疗救助的界定有 (medical assistance)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医疗救助是对所有医疗帮助和支持行为的总称,它不仅指一个国家对本国国民的医疗救助,也指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国际医疗救助;不仅包括贫困医疗救助,还包括对海啸、传染病、地震等之类的自然灾害的医疗救助;不仅指政府主导的医疗救助,还包括社会组织及个人的慈善医疗救助;既包括基本的医疗救助,又包括大病的医疗救助。狭义的医疗救助则仅针对贫困人群的基本医疗救助[1]。当前前我国政府和学术界致力于研究的医疗救助,其实是狭义的医疗救助,即对因各种原因而有困难获得所需基本卫生服务的人群的支持和帮助。具体来说,我国现阶段医疗救助是作为政府的责任而给予贫困人群以减免医疗费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低层次医疗保障。医疗救助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其目的是将一部分生活处于低收入甚至贫困状态的社会弱势群体覆盖在社会保障体系之中,通过医疗救助为其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支持,增强贫困人群保障和生存的能力。

医疗救助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中世纪便出现的医疗救助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一种保障形式。在日本,医疗救助制度称其为“医疗扶助”,而我国的台湾地区称其为“医疗补助”。历史上,英国亨利八世于1531年就制定了《济贫法》公认为医疗救助的起源。我国医疗救助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医疗救助的概念主要出现在我国农村扶贫或加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中,且救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并未形成完善的社会制度。随着城市公费医疗制度向医疗保险制度的转变以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医疗救助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医疗救助开始面向更多的救助对象,其本身也成为政府的一项职责。

2.医疗救助的特征

医疗救助的上位概念是社会救助,因此医疗救助就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样构成了我国公民健康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较,医疗救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第一,义务的单向性。医疗救助只强调国家和社会对其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社会成员享受医疗救助是他的权利,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医疗救助资金主要由政府财政拨付,社会成员没有缴纳费用的义务。第二,对象的特定性。医疗救助对象由法律严格加以规定,只有符合条件且真正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才有资格享受救助。医疗救助的对象并非所有公民,救助行为的实施具有选择性,只是针对那些收入低于当地贫困线的公民或因自然灾害暂时陷入贫困的公民。从理论上而言,医疗救助作为公民生存权是对国家义务的一项要求,所有成员均享有要求国家履行给付义务的潜在请求权。第三,目标的低层次性。医疗救助的目标是应付自然灾害和克服贫困,而并非改善或提高贫困人群的福利及生活质量,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或者最基本层次。第四,方式的多样性。医疗救助方式既可采用实物救助也可采用现金救助,既有临时应急救助又有长期固定救助;既有官方救助又有民间救助,医疗救助形式的多样性是使社会成员得到有效救助的关键。第五,时间的紧迫性。医疗救助不同于其它的专项救助,被救助对象必须是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疾病导致生命和健康遭受严重威胁,并且无力进行治疗才能获得救助。因此,医疗救助在时间上具有紧迫性。

二、医疗救助的法理价值

医疗救助蕴含深刻法理价值,对贫困人群实施医疗救助,既是政府的职责,又是政府促进医疗公平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医疗公平是社会成员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

1.公平价值

市场经济是市场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或运行手段,它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在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下,市场运行的某些结果不符合社会需求的法律与道德价值判断标准,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一些负面效应。社会资源分配结构的不完善、市场经济的风险以及个人能力的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存在,致使部分社会成员在医疗资源占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医疗救助可以让贫困人群的健康得到保障,从而有效地防止贫困人群因疾病陷入极端困境,可以让贫困人群重返社会,可以促进社会公平。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医疗救助可以促进机会的公平。完善的医疗救助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任何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论其地位、职业、民族、性别、信仰、年龄等均被强制性地纳入救助范围。因此,每一个医疗救助项目对于其适用范围内的社会成员而言,是一种机会公平的保障。第二,医疗救助可以一定程度地促进起点与过程公平。医疗救助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不至于因先天不足或某些社会风险的侵害而陷入生存困境,导致发展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医疗救助通过补偿功能,可以恢复贫困人群的基本生存能力,重新投入到社会生活。第三,医疗救助可以一定程度地促进结果的公平。医疗救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再分配,而且能解决好社会善款的募集和资助,是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客观上起到了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使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公平的现象得到了改善。

2.人权价值

医疗救助是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生存权是人在社会和国家中享有的维持自己生命存在的最起码的权利,或者说,生存权是一个社会和国家中人的生命不受任意剥夺的权利。作为一个文明社会、人道的社会,有责任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命健康。贫困人群在患病时应获得医疗救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它属于公民的基本生存权范畴[2]。生存权就是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保障的权利,是最基本的人权,是享受其他人权的前提。联合国于1948年12月10日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5条规定:“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庭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包括食物、衣着、住房、医疗和必要的社会服务,遭到失业、疾病、残废、守寡、衰老或在其它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丧失谋生能力时,有权享受保障。” 联合国在1978年的《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每个国家都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人权保障,把公民的生存权、民主政治权和社会生活权利纳入法律和政府职责之中。如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对贫穷人群进行医疗救助,是人道和人权的充分体现。由于健康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状态,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因而医疗作为恢复健康,保证人类正常生活的手段,就成为人类基本生存条件之一。在政府主导下对贫困人群进行医疗救助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存权的重要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生活权利,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权利,共同构成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人权的确立及通过医疗救助的实施,表明我国人权保障内涵的深化。

三、医疗救助的经济功效

就当代中国而言,医疗救助的完善与否不仅体现法的公平价值和人权价值,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能否顺利发展、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行,以及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1.稳定社会秩序

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高效率,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调节机制,它的负面效应就会出现,并且危害到社会秩序。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马太效应”――将使富的更富、穷的更穷[3]。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促使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的公平性下降。在卫生资源分配过程中,医疗救助是抑制“马太效应”的有效利器,它的稳定功能实际上就是众多学者常说的社会“内在减震器”和“安全网”。马斯洛(Maslow)把生存作为人类的五大需要中最基本的一种,那么,当某些社会成员连最基本的健康需要都得不到满足,而这个群体又达到一定数量时,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就构成一定的威胁。

当前,我国城乡贫困问题日益突出,据国家民政部门统计,到2007年底我国城市低保对象为2270万人,农村低保对象为3451万人,农村五保户对象525.7万人,孤儿57.4万人,还有其他农村特困救助对象107万人,贫困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5。贫困人群无收入或低收入导致他们消费水平低、营养状况不良的现象比较普遍,加上心理压力较大,贫困人群的患病率比较高;由于医疗费用较高,患病后往往不能及时就诊,导致很多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恶性循环的产生。所以,医疗救助不仅保障了救助对象的生理上的生存需要,还有利于消除他们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

2.促进经济发展

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医疗救助法律制度的运行都是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完善的医疗救助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产生激励作用。医疗救助能够对市场经济竞争中的社会贫困人群提供必要的保护,解决贫困人群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基本看病问题,避免和缓解可能出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医疗救助是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医疗救助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拓宽了社会救济的领域,而且还弥补了社会医疗保险的功能缺失,从而完善和丰富了社会保障体系。就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看,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只是部分或大部分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只有被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并承担了相应义务的人才能获得社会保险待遇。这必然使得社会上有相当部分的贫困人群因没有参加社会保险或无力支付社会保险费而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这就需要通过医疗救助使他们免去生活之忧,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经济的发展,进而通过医疗救助功能的发挥,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达到社会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小华董军:医疗救助内涵、特点与实质[J].卫生经济研究,2005(7):第9页

[2]李莎:我国医疗救助现状评述[J].《中国卫生管理》,2003(10):第604页

[3]林莉红孔繁华:《社会救助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第70页

上一篇:重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及其政... 下一篇: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