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人们深入持久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时间:2022-05-21 03:20:32

引导人们深入持久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是一经提出,再加上媒体的宣传就可以自动确立的,这里有一个如何深入人心并化为人们持续的自觉行动的问题。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来自省直机关的领导和社科界的专家有很好的见解。

省社科联机关党委书记、特约研究员唐永进:道德教育重在培养诚实的品德,遵奉守信的规范。只有养成诚实品德才能够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只有守信规范才能真正建构良好的社会秩序。当今中国要想真正抓住发展机遇,建设惠及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就必须提高全民的素质,使大家懂得“人无诚信而不立,社会无诚信而人人自危,道德无诚信而势必流于空伪”的道理,从心灵深处树立起“万善诚为先、众德信为基”的观念,并像同志倡导的那样“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自觉按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显然,从当今中国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来说,诚实守信仍然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品质。无论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弘扬还是集体主义原则的信守与遵循,无论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落实还是公平正义原则的贯彻,都需要以诚实守信为基础和前提,都应当以诚心诚意的道德精神作为内在的基质。舍弃了诚实守信的德性和规范,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弘扬就会流于形式,集体主义原则的信守就会演变为假公济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原则的贯彻也很难落到实处。

省委党校教授彭穗宁:荣辱观建设首先要抓重点,抓党员和干部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当前,在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中,出现了被群众称为“六不知耻”的现象:“不以跑官为耻”、“不以贪财为耻”、“不以为耻”、“不以造假为耻”、“不以公款吃喝为耻”、“不以铺张浪费为耻”。党风影响社会风气,党风不正,社会风气难正。同志明确提出要“加强道德修养”,是有特殊意义的。其次要抓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前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和科研方向,坚持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三是要抓空白点,抓一些社会影响比较大的领域,如行政管理、医疗卫生、国民教育等领域的荣辱观建设。

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需要切实加强“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建设,确立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理念。国民特别是国家的公务人员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良好的民族心态。经济伦理中政府调节的道德约束、公共理性与市场经济秩序、信用体系的建立、道德在分配中的调节功能;行政伦理中的官德建设、干部道德观念教育、司法行政伦理等等,政府完全能够在政策上进行调整,以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统一的。“法治治身,德治治心;法治治近,德治治远;法治禁恶于已然之后,德治禁恶于已然之前”。单纯的道德教育是有弱点的,要想让它具有权威性,还需要法律支持。

省直机关工委委员、宣传部长许家勇:加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宣传教育,在当前来讲,最根本的是要认真解决影响树立“八荣”、遏制“八耻”的实际问题,把大家关心的具体导向问题解决好。省直机关解决好导向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人才使用上解决导向问题。人才问题是中国发展的首要和关键问题。当前,在人才使用问题上反映比较强烈,如果解决不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一句空话。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认真在推荐上、考核上、评价上、表决上、使用上多做工作。用好一个干部,特别是用好一个“一把手”,对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在奖优罚劣上解决导向问题。现在有一种现象,我们表彰的一些先进有搞平衡轮流坐庄的;有为了一个人的发展需要人为评优秀、先进的……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干得好的不如干得差的,好坏不分。还有的单位,对出了问题的人员,总是有人说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是应该严肃处理的也是从轻处理。这些问题都应该努力加以解决。

在财物分配上解决导向问题。一个人干工作、干好工作是为了什么?从大的方面讲是为人民服务,从实际讲每个人要依靠收入来生存,依靠收入多一点来生存得好一点。但是这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很大,需要全社会努力。

在监督管理上解决导向问题。我们现在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人管人,不是更多的依靠制度、机制、法律、法规来管人,所以往往管不住、管不好。

在表率作用上解决导向问题。社会的表率作用往往体现在领导干部身上。在学习、工作、生活、名利等各方面,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并实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然就没有说服力,就不能起好引领作用、当好表率作用、发挥示范作用。

省社科院研究员胡光伟:要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并化为人们持续的自觉行动,我建议如下:

必须广而告之。就是要大力宣传胡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和精神实质,总结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开辟专题专栏,通过多种形式,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舆论氛围。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里还有一个长久坚持,不走过场的问题。不能像一阵风,来得猛、去得也快。应当“润物细无声”。

必须体现后果。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扶正祛邪,扬善惩恶。要宣传和表彰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广泛群众基础的先进典型,为人们树立榜样。要将“八荣八耻”作为各类评比、评奖、评选的标准。同时,必须加强舆论监督,揭露和批评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事例和现象。只有及时体现行为后果,让行为主体承担后果,才能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起来。

必须化为行动。如果宣传一阵风,后果毛毛雨,口头上头头是道,行动中依然故我,那么这种宣传是失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强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不要求一时一刻面面俱到,只要有所行动就应视为好的开始。长期坚持不懈、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知行统一、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人们的持续行动。

必须养成习惯。当人们将“八荣八耻”变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即便没有人监督,人们依然做得很好,就如每天要洗脸刷牙一样时,荣辱观就真的树立起来了。

“荣辱镜”之四

乞讨:失却了的荣辱观

某些乞讨者,天天在公园内转悠。喝两个小时的茶,他可能会向你乞讨两三次。更有甚者,穿一身破烂的衣服,每到一个门市就跪下磕头要钱,若你不“表示”就长跪不起,直到你被“打动”为止……这些现象在我们的城市部已不是个别。

编辑点评:乞讨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本是走投无路之举,是很丢人的事情,乞讨者本来是令人同情的角色。但现在一些人把乞讨当成了“生财之道”,不以好逸恶劳为耻,这么映了我们社会一些人基本荣辱观的缺失。我们盼望“天下无丐”!

上一篇:国家工作人员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下一篇:让荣辱观教育深入家庭和青少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