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初探

时间:2022-05-20 11:40:11

历史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初探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帮助竞赛团队正确评价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本上是由学校的竞赛团队或兴趣小组组成,小组中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完成课题的解决过程和评价过程。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相互评价,学生能够发现自我,学会欣赏他人,懂得自我改进和提高。研究性评价应体现两个精神:全面性和激励性。1.全面性。研究性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小组成员,也可以是兴趣小组整体;评价的形式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辅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是个人对小组、对集体的评价相结合等;评价的内容就可以多样化了,个人自评可以谈谈活动的收获和感受,对研究项目实践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反思,找出自身的不足;小组评价可以选派组长对活动经过、研究细节、研究结果给予陈述;教师评价可针对学生学生研究中的态度、方式、过程等加以评述,促进学生在研习过程中的提高。2.激励性。研究性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发现自我,实现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活动中鼓励学生勇敢想象,大胆发挥,提出新的论题和看法,认真对待学生的研究成果,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和创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激起奋发学习的斗志,又能了解自己的优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心,欣赏学生的智慧、特长和个性,激发学生勇于进取、不断探索创新的研究性学习气氛。

二、历史研究性学习,在竞赛过程中引入新型学习模式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种脱离教材束缚,解放学生自我意识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模式,它从根本上摆脱了书本知识为纲,教师为中心,全程以传授和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赛推陈的是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立体的、活动的、研究性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围绕所选课题进行探讨求知、实践交流和研究合作的学习过程,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开放性。科技创新大赛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实践过程。从参赛的选题上,到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都远远的离开单一学科的限制;从课题的选择上可以就某一个科技项目的单一因素展开研究,也可以对一个事物的一系列变化进行探究;从竞赛的形式上,研究性学习走出课堂的45分钟教学模式,让学生转向生活,利用图书馆、网络、实验和实践,最大限度地获取一手资料,收集相关科学知识;同样在课题的解析上,竞赛的结论不是唯一的,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研究办法去得出自己的结果,不去追求答案的标准统一。这种开放性的研究模式,有助于学生通过参加创新大赛,建立自己科学的思维品质。2.主体性。科技创新大赛自始至终都体现着学生研究课题的主体地位。从课题的选择、计划的制定、资料的搜集、过程的实施等,学生都全程参与,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整个竞赛过程中学生都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的内在动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不能代替学生去研究,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3.探究性。科技创新大赛关注的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即研究学习活动中学生思维的拓展、方法的实施、资料的归纳和经验的总结等。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学会获取资料,提炼观点,形成结论。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三、结语

科技创新大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收获远远超出竞赛本身的价值,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是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作者:叶荣

上一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下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科技创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