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初探

时间:2022-05-19 07:11:16

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初探

摘要:时代在发展,形势在不断变化,英语教学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特点,英语课堂教学也应该要适应新形势,解决新旧问题,就需要在继承以往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好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善于创新。如果只是简单地沿用过去的思路和方法,英语教学难以高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有效落实

一、根据学生实际,整合开发教材

难度适中的课堂教学内容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另一个维度。课堂教学内容太多或太少、太难或太易都不利于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有较强课堂管理能力外还得有较强的教材开发和整合能力。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里,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曲线和教材知识结构的安排,充分捕捉和利用课堂动态资源,因书、因课、因时、因生、因情对教材进行开发和整合、补充、删减或更换。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有效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材施教,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我们国家地域差异很大,生活习俗、地域文化、教学条件都有很大的差别。教材再好,也不可能顾及所有情况。如果让山区的孩子讨论高尔夫球、冲浪等体育活动,让城市的孩子讨论农耕、农作物等农业情况,则很难达到热烈讨论积极发言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因地制宜对教材进行取舍。对不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可以不用,对适合的,可以大胆引进,多方补充,以取得教材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二、优化细化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确定任务的目标是完成任务的坐标,也是检验、评价任务完成好坏与否的标尺。在同一任务下,有不同的目标纬度,因此,通过一个任务是要完成一个目标还是多个目标,这些往往会干扰教师对任务活动的设计。确定什么样的任务目标,取决于任务本身的性质、任务的内容以及教师对这些性质或内容的理解。任务的内容丰富多样,但性质无外乎两种:即接受型任务(阅读或听力)和创造型任务(口语或写作)。一个任务或任务链应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总体目标,在确定了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其他的目标都应依附总体目标而确定。即教师对情景的创设、信息的输入、活动的展开、师生角色的体现都要服务于总体目标这个中心。

教学目标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执行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标准。有效的教学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步骤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教学媒介的使用等。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英语教师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放在首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以新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把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优化,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使知识学习与情感教育和谐统一。

有了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就应该围绕着这些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和达成。在有些英语课堂上活动形式多样,整堂课热闹非凡,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之间缺乏应有的关联,学生为讨论而讨论,为活动而活动。看似热闹的教学过程,语言训练尤其不到位,教学效果不佳。这是由于教师过分注重于活动的形式,却忽视了活动的目的所致。其实,在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英语课上,活动的形式不必也不可能太多。教师应多考虑这些教学活动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只有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活动,为学生“量体裁衣”设计出来的活动才是最好的,才是有效的。

三、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达成课堂的有效性

教学活动是教学的中心内容,只有使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才能使任务有效地完成。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组织活动要了解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主体情况指学生的认知水平、英语基础;客体情况指英语特征、教学目的和内容;环境指英语输入和输出的外部条件。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就是要根据阶段性教学要求,把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情况联系起来,并寻找出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佳联结点,使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

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要考虑:呈现活动的设计要以旧带新,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创造情景,呈现新的教学内容,力求生动形象,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练习活动的设计要多层面,要考虑不同程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无论在学习内容还是在参与形式上,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一个机会可锻炼,可自我展示。

初中阶段的孩子还比较贪玩好动,课堂注意力难以持久,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来不断调整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可适当加快上课的节奏,这样既可增加授课的内容,又可让学生集中精神,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游戏、竞赛等,使学生一直保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笔者曾设计了一个让一名学生来描述班里的一个同学,其他学生猜出他所描述的人的游戏。由于描述的人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有话可讲,所以积极性都很高,而在描述时,其他同学听得也很认真,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个猜出来的。除了游戏、竞赛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如果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回味无穷,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喜欢上英语课,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实行分层次教学与辅导 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英语带来的成功喜悦,增强每一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根据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实现课程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学有所得和个性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都能达到学会、学好的目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从方法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辅导。从策略上,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的研究,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从对象上,要重点关注学科明显薄弱的学生,采用教师定学生、师生结对、辅导等有效形式使学生随时能得到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从而切实提高学生成绩。

总之,效益是课堂的永恒追求,初中的英语教学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 龚亚夫.外语教学的目标与评价的改革[M].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张素华.新课程下如何进行初中英语语法教学[J].基础英语教育,2009(10).

3.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7(49).

上一篇:坡饮酒 下一篇:高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