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一分钟命题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时间:2022-05-19 07:40:00

谈谈“一分钟命题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76-02

在2008年的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赛中有这样一道考核选手综合素质的题目:一分钟命题作文,选手必须围绕给出的某一个命题在一分钟内完成口头作文,在这个比赛环节中我们看到余秋雨先生的精彩点评,评论优秀的选手如何紧扣文题有新意的有深度地展开作文,也评点了有缺陷的文章如何脱离命题,这个考核虽然简短,但是我们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选手的作文水平和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急智等。看到这个比赛项目,我受到很大启发,像这样有着多种功能又十分方便的学习训练方式完全可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使用,后来我在这个想法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深深感受到“一分钟命题作文”大有妙用。

一、“一分钟命题作文”的基本做法

审题难,对于一些难度大的题目,学习程度低的学生常常难以把握命题的要求,而“一分钟命题作文”就像一个阶梯,写好大作准备,而且平时教学操作中十分便宜,可行性强。基本步骤参考如下:

(1)教师准备好命题,三个左右任学生选择。

(2)可以提前一天或十分钟告诉学生题目。

(3)提醒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围绕题目展开叙述,注意点题,符合一分钟时间限制,写出新意,写出深度等。

(4)学生准备阶段。

(5)用推举或抽签的方式让学生上台进行脱稿“一分钟命题作文”演讲。也用分组PK形式提高学生积极性等。

(6)师生点评讨论每一篇文章。

(7)总结或归纳。

基本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动,原则就是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写作能力。

二、上“一分钟命题作文”课难在哪里,亮点在哪里

作为一节口头作文课当然学生要当堂作文,教师要即时评讲,上一节这样的口头作文课,对教师来说省去了课后的改作文之苦,但也并不意味着上好这样一节课就很轻松很容易,它也有着潜在的难度,当然,如果这个难度处理好,就会在课堂中呈现出很多亮点。

1、点评很重要。点评要及时。学生口头作文完后,教师须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这个点评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口头作文与普通的堂上作文很大的区别就是作文的学生能够马上得到老师的分析,及时的点评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效率更高。传统的堂上作文,学生写作完成作文,常常要等到下一节作文课才能评讲,学生往往会对这篇文章失去热情,甚至是遗忘,对老师的评奖也很难有深刻的认识,收效很低,而一分钟口头作文则改善了这样的弊端。

点评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学生作文完成后教师当然要评讲,但是,一分钟口头作文本身就十分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和提升思维的活跃程度,如果在作文评讲时成了“一言堂”,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往往受到遏制,应此在作文点评环节,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在作文点评的形式上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对文章的评价能力。在评讲作文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有教师评价式、同学评价式、对手互评式、自评式;讨论评价式、评分评价式等。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学习的互动中能锻炼自己的文章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引导方向是关键。像这种讲究学生在课堂中的能动性的课程,教师常常会认为只有在尖子班、重点班,才能上出“像样子”的课来,如果是差生,作答的文章也就没有什么可以点评的。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一个重点班上课的确会出现很多好文章,通过演讲、点评和讨论,同学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在他人身上也可以获得很多启发,这样的课可以上得很精彩,应该说在这样的班级上一节成功的课难度不大,但是如果你面对的是普通班,同样可以上得很精彩。如果你的学生在口头作文时做的文章不好,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在自己基本想法的基础上如何把这篇文章经修改后转为成功的文章,这样的教学才更能体现教师的功底和能力,而这样的修改文章训练给学生的学习写作启发也是很大的。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学生的各种不同的想法,课堂气氛活跃,精彩纷呈。引导过程中可以以教师指导或师生讨论的方式进行。例如我让学生做过的一个题目“一个人的精彩”,这个学生上台回答内容很简短,就说了自己很喜欢写日记,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他往往会用写日记的方式来排解,感觉就是自己喜欢写日记然后就没有了。于是我引导学生像这篇文章应该接下来写自己在如何日记里建立了一个平衡的、丰富的、多彩的内心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写着自己成长的印记,这个世界是一面镜子,是一本书,是一个首歌,他属于我一个人,在日记的世界里,我咀嚼人生百味,我感受一个人的精彩。这样一来,这篇文章就完整了、点明题意了,写出深度了。这位学生听完我的点评指导后,说自己终于明白原来文章是这样构思的,原来模糊的想法一下子清晰了,很有收获,同时也明白了自已的想法并不是无用,经过修改也可以成为好文章,受到很大的鼓舞。

3、发现亮点是智慧。在教师的点评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文章的亮点,这在平时的作文批改中也是需要的,但是口头作文的点评要求教师在学生演讲完自己的作文后就要做出分析评价,这就要求教师有更高的分析能力和反应能力,这比普通的作文批改要有更多的智慧。

例如,在一次的训练中,有一位学生用“第一次上台”为题目做口头作文,他就是讲了篮球赛输了的事。他的主要内容是:昨天是我们班的篮球赛,那是我第一次上场,可我实在是太没用了,身为队长的我没有带好球也没有传好球,整个人也失魂落魄似的,我第一次上台班级的比赛就输了,我感到十分难过和自责,可是后来,同学们没有责怪我的鲁莽,而是安慰我鼓励我,我得到了关怀和问候,第一次上台,我面临的是失败的打击,但却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阳光温暖,第一次上台如此难忘,感谢大家!这位学生在演讲这篇文章时可以看到是一篇即兴作文,他讲这篇文章时自己已经哽咽落泪了,而听完演讲后同学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看来同学们被他深深感动了,感动之余还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被打动,掌声背后有什么启示?于是我对这篇文章做了点评:1.这篇文章十分扣题,“第一次上台”首先作者对上台的理解是多元化的,上台可以是讲台,可以是舞台,可以是一次新的场合,而作者的解释是篮球赛,这是符合题意的,而且很灵活,很聪明;2.文章很有真情实感,作者是用自己的真情来作文,所以也能打动读者;3.文章很深刻,“第一次上台”本是件失败的事,却因为集体对我的帮助和关心,使这个不愉快的第一次变成了幸福的第一次,表现出团结精神和力量是人间美好的情感。

后来又有一个学生写篮球赛输了的事。命题是“我终于笑了”,这位学生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上周的篮球赛结束了,我们班输了,我们全班都沉浸在失败的沮丧中,但这两天,同学们在失败渐渐振作起来,大家都说,我们不会轻易被打败,等期末考完试我们再挑战过,我听了,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团结、向上、永不言败的集体中,我为这个集体感到骄傲自豪,我终于笑了。乍一听篮球赛,大家以为是老生常谈,实际上这篇文章很有新意,于是我点评说:这篇文章也谈到了篮球赛输了的事,但却在“老调”中挖掘了新的意义,那就是我看到一个处于劣势的集体如何振作,如何不断争取永不言弃,我为这样的集体感到骄傲,我被这样的精神感动,所以原本沉浸在失落中的我终于笑了。作者很突出题目的要求,就是“终于”二字,有转折意味,也表明了事件有特殊意义,在这个问题上,作者理解得很透彻,因此文章很切题。

三、“一分钟命题作文”的其他妙用

“一分钟命题作文”并不是仅仅用在作文教学,同样也可以用在阅读教学中。在阅读课教学中,通过关键词提炼法,要求学生围绕关键词展开对文章的分析或理解。

例如我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我就用“一分钟命题作文”的形式展开探究性学习。在准备阶段,我给学生三个题目:孔乙己是个______人、孤独者、游戏国里的看客,学生任选一个展开一分钟口头作文。之所以定这个题目是原因的。“孔乙己是个______人”这个题目是个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在分析和完成作文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小说文本有认真和多元的阅读,例如一分钟作文里就有各种答案,有的说孔乙己是麻木、不觉醒的人,他是热衷功名利禄的人,他是穷困潦倒,但又好吃懒做的人,他是个死要面子,而且又自欺欺人的人等等,其中就有不少是针锋相对的想法,但不管是怎样的说法,关键是紧扣文本和自圆其说。鲁迅曾经写过一篇名为《孤独者》的文章,再看鲁迅的作品、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以及鲁迅本人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孤独”情愫在鲁迅作品的意义,因此我定的第二个开放性议题是“孤独者”,在这个题目的作文,学生有很深刻的解释,有的说鲁迅是孤独者,孔乙己是孤独者等等,每一个不同的解释都仿佛看到学生在探测鲁迅作品的本质和窥视自己的灵魂。第三个题目是“游戏国里的看客”,“看客”是鲁迅作品不可缺少的一个角色,对“看客”的讨论可以深入理解鲁迅创作的深沉目的。

用“一分钟命题作文”形式开展阅读课教学中关键是命题的确定,在这点上,普通的口头作文就没有这样讲究,而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好的命题可以贯穿作品,这个题目就像一把钥匙,学生拿着这把钥匙就可以打开一道道神秘之门,进入作品的精神世界。

“一分钟命题作文”以其灵活的教学方式,在作文教学、口头表达训练,阅读教学中都能发挥它的功用,它在课堂教学中操作简便,教师随时都可以进行作文训练,既锻炼和提升了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减轻教师改作文的部分负担,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自己的教学尝试中继续发掘这种教学方式的其他妙用,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多姿多彩。

上一篇:着眼于自然读书优化学法指导过程 下一篇:新时期初中音乐教育创新方法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