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研究性教学,提升教学内涵

时间:2022-05-18 09:23:10

实施研究性教学,提升教学内涵

编者按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大力倡导教学转型发展,依托江苏省重点课题“ESD理念指导下普通高中研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让师生在共同研究和共同创造中实现共同发展。“ESD”是“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英文缩写,本质上就是根据可持续发展而推行的教育。研究性教学就是通过发展人的观念来解放人的精神生命,把师生合作创造知识视为教学的本质,把教学内容视为研究对象,把教学本身视为研究过程。研究性教学是一种“让人走得远”的教学。研究性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联盟”,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理念

研究性教学通过发展人的观念来解放人的精神生命,把师生合作创造知识视为教学的本质,把教学内容视为研究对象、教学本身视为研究过程。这是一种根植于个人经验和体验基础上,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在合作共享中实现知行并进的教学。我校研究性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有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标。

1.观念的诞生——研究性教学的价值基础。

观念是思想、是生命,是人的心灵直接面对和际遇世界时产生的自己的想法。教学本质是催生新观念的过程,而不是传递现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生不是装知识技能的“袋子”,教师也不是“装袋人”。学生的观念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倾听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原有的观念基础上产生更精彩的观念。如果我们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你一个奇迹,重要的是创造观念诞生的条件,这是学生创造奇迹的前提。教师的观念是教学的关键,教师新观念的诞生是学生不断诞生精彩观念的条件,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化意义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充满创造性和艺术性,促使学生在情景化的教学中诞生新观念,构建新知识、生发新能力。

2.合作创造知识——研究性教学的认识基础。

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教学的重要使命就是创设情景,让学生的心灵直接面对和际遇生活世界,在“司空见惯”和“理所当然”中产生有意义的问题,在探索问题中产生自己的观念。教师是知识的创造者,每一位学生的独特心灵决定了教师知识的性质,是教师知识永恒的来源。教学即为师生的合作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但仅有自主学习不能构成教学,教学不仅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且以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为重要目的。研究性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在尊重独特性、欣赏差异性的过程中创造知识。

二、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实施研究性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能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持续发展。

1.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教学的生命力源自教学创造,实施研究性教学就是基于建设研究文化,培养创新人才的总体目标,支持教师探索、完善不同学科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使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科的教学特色,更贴近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一般规律,从而初步形成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文化、研究特色。

2.实施研究性教学是教师发展的需要。

研究性教学通过为教师搭建教学研究平台、完善教师研修制度、优化教师成长环境等途径,引导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提升专业素养,丰富学科教学知识。通过研究性教学实践研究,引导教师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3.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人不仅需要在知识学习上走得快,更需要在人生道路上走得远。研究性教学就是一种“让人走得远”的教学。研究性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联盟”,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使教学更好地为师生的发展服务。

三、关注研究性教学策略,提升教学内涵

分析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理念,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五个操作策略来改变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内涵。

1.关注情景创设,倡导生活意识。

课堂教学是否能吸引学生,关键要看教师创设的情景是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文化世界相吻合,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否能诱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研究的热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生活经历和学科特点等,设置适当、新颖、奇妙和趣味的情景,激发起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使他们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参与性和独创性。

2.关注问题质疑,倡导批判意识。

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问题质疑目的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培养一种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教学中通过合理的过程设计,给学生创设有利于思维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在不同观点和想法的碰撞中构建知识、提高能力,促使学习成为一种研究

3.关注观念展示,倡导倾听意识。

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半是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中学到的,我们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更需要懂得去实践、懂得去和人交流、懂得和人合作,学会在团队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念,并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引导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学会研究、学会表述精彩观念,做一个成功的研究者。

4.关注动态生成,倡导适合意识。

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所有的细节,而是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教学变动。课堂生成要求教师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对问题认识的细微之处,合理地取舍教学内容,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能最适合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有意义的教学,才能达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实现学生最大的潜能激发。

5.关注合作创造,倡导共建意识。

合作创造是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问题研究为基本手段,以提升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和提高学习效益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是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合作创造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研究为前提;有效的合作小组是实现合作创造的基础;确定研究的问题是合作创造核心。通过个体到小组再到班级的合作研究过程,实现知识的构建、方法的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上一篇:“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下一篇:物理教学生活化的三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