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峰会的中国声音

时间:2022-05-18 07:13:46

APEC峰会的中国声音

经济危机使权力流向亚洲,而在危机中表现良好的中国,在整个APEC峰会上,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热点

亚太地区的政经态势,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下称APEC峰会)召开前后重显微妙。

2009年11月15日,APEC峰会在新加坡召开。而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10月底访美时曾提出,“美国正在面临失去亚太地区领导力的危险,需要制衡中国影响力,”这让太平洋两岸能否保持政治平衡这一问题,格外引人注目。

尽管中国政府在几天后表态“不希望介入争论”,并表示李光耀作为著名国务活动家发表见解是“正常的”。但这一切,发生在中国国家主席出访新加坡,并出席APEC峰会前一个星期,而这是以中国国家主席身份首次访新,也是时隔15年后中国最高领导人访问新加坡。

但相关事态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紧张,反而由于“熊猫外交”而显得轻松。11月第二个星期,主席开始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进行访问,访新期间承诺提供一对大熊猫给新加坡。观察家们倾向认为,这似乎表明中国仍然视新加坡为重要的伙伴。

新加坡也掀起了给这对大熊猫取名的热潮,网友们热衷的名字包括“Kiakia”和“Susu”“Kiasu”在闽南语中与“怕输”读音接近,分析人士认为,这代表着新加坡人普遍存在的“怕输”心理,但即使这样,新加坡也希望在亚太政经格局调整中分得一杯羹。

一片祥和气氛中,2009年APEC峰会于11月13日在狮城新加坡顺利开锣。为了这次峰会,世界地图上的“红色小点”新加坡投入了1亿新币,并购入了315辆宝马迎接各成员政要。

会议开始前一个月,新加坡媒体已开始为APEC峰会预热,会议开始前一个星期,、奥巴马和鸠山由纪夫的照片,开始频频出现在当地报纸重要版面。

代表亚洲崛起的中国领导人,首次出访亚洲的新任美国总统,以及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的新任日本首相,是本次APEC峰会最热门的政要。

同时,APEC一直推进的自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议题,却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之感。新加坡媒体更感兴趣的是,掐指计算和奥巴马在亚洲各国访问的停留时间,以参照对比各国的相对重要性。

有趣的是,由于奥巴马需要出席胡德堡军营枪击案的追悼会,本次亚洲行程不得不缩短一天。这一天,正好落在了APEC峰会期间,新加坡媒体唏嘘之余不得不承认,日本、中国和韩国,才是美国亚洲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奥巴马差点“掉队”

APEC峰会一个传统,是各成员领导人身着东道主的民族服装,一起拍张“全家福”。由于奥巴马行程缩短,新加坡宣布奥巴马无法赶上14日的“新加坡之夜”,也就无法身着民族服装拍摄“全家福”,但是最终奥巴马“提前”于14日晚9点抵达新加坡,总算赶上了“全家福”拍摄,没有给新加坡峰会留下遗憾。

奥巴马只留一天给APEC峰会,有客观原因,但也不是毫无道理:APEC名为亚太经合组织,但往往更强调发出亚洲的声音。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在这一国际场合少有地扮演着“最重要的配角”。

作为APEC的重要目标之一,推动完全自由贸易协议在21个成员国内达成,一直在谈,但近年来没有显著进展。

以往的APEC峰会上,美国总在督促亚洲各经济体解除贸易壁垒。而这一次,APEC各成员共同表示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更点名批评:美国出现了一股与自由贸易反其道而行之的趋势。

新加坡媒体评论道:“对美国在处理金融危机时采取‘内松外紧’的贸易政策的担忧,盘旋在APEC峰会的上空。”尽管奥巴马仍呼吁扩大APEC自由贸易区,但明眼人知道,奥巴马强调的是“希望亚洲开放市场”,而美国市场对亚洲人的欢迎程度,在美元大幅贬值、美国不断提出反倾销案例的同时,已被打了折扣。

这种微妙变化的背后,是美国和亚洲截然不同的经济表现。从亚洲各经济体的发展趋势看,大多率先摆脱了经济衰退的阴影。从今年二季度起,所有经济体都摆脱了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负增长,开始出现强劲反弹。这当中,政府刺激计划固然功不可没,亚洲相对健康的家庭和银行收支平衡表,也成为经济复苏的关键点。

反观美国,由于失业率不断上升导致的信贷收缩和消费萎缩,其长久以来依赖亚洲储蓄和资本回流而扩张个人消费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危机中进行经济结构性调整的过程,痛苦而漫长。

事实上,亚洲在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经济复苏。一个有力的证据是,今年二三季度亚洲各经济体的出口出现了快速反弹,而美国和欧洲的进口却仍然处于下降趋势中,这种现象清楚地说明,亚洲的内需正在扩张,导致的进口需求上升最终反映在了出口数据上――要知道,亚洲出口占GDP的比重大都超过50%,高者如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出口则超过了GDP。

不仅如此,资本也在回流亚洲。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初,关于资本流出并导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货币大幅贬值的担忧,仅仅持续了两三个月。从今年一季度起,本来大幅贬值的亚洲货币在韩元带领下纷纷反弹,而“避险天堂”美元却开始屡创新低。

亚洲各国的股市、房市均开始出现暴涨,越南、印度和印尼的股市已经翻番,中国内地和香港、韩国、新加坡的房价都开始突破金融危机前的高点,香港的房价甚至开始逼近并逐渐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历史高点。

为了应付突如其来的货币升值,“厌恶波动性”的亚洲央行开始干预外汇市场,期望汇率能够保持平稳而不再继续升值。企图维持“联系汇率制”的香港金管局,为了对冲银行间过剩的流动性,几乎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抛出上百亿的港币买入美元,期望能够打压市场亢奋的升值预期和资本净流入。

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美国却希望维持资本净流入,以保证安然渡过经济危机的黑暗时期。本次亚洲之行,奥巴马仍一如既往地游说中国和日本这样的美债大额持有国,继续维持对美国国债的信心,并保证“强势美元”将在危机过后迅速实施。但这一切,早已让那个惯常于“发号施令”的美国开始显得“温和”起来。

世界聆听“Mr Hu”

11月13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抵达新加坡会展中心参加APEC峰会,有粉丝高喊“Mr Hu”(胡先生),正在上电动扶梯的转过头来,挥手示意。

此前的亚洲,一半经济比重是日本。现在的亚洲,一半的重要性在于中国。很多人发明了一个新词“AXJ”:Asia excluding Japan,意指除去日本的亚洲。而在这个新的“AXJ”中,中国的重要性更大。

中国在APEC发声,尽管不是第一次。但这一次,全世界却更在意地聆听中国。作为世界出口大国之一,中国希望消除贸易壁垒,这种声音在轮胎特保案以及美欧对中国各种产品采取反倾销调查时发出,反映了中国的强烈诉求:贸易保护主义不是经济危机的必然产物,中国通过经济刺激向亚洲和世界输出需求的同时,不希望世界对中国制造关闭大门。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主席在APEC峰会上承诺,中国将通过对内经济改革,并继续推动国内需求来应对本次经济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失衡,这让亚洲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因为中国大陆的进口几乎占亚洲一半,尽管从之前经验看,这其中有相当多的加工贸易,最终产品将被出口到美国和欧洲,但本次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进口未减,甚至还有增加(如澳大利亚、越南和中国台湾地区),本身就说明中国大陆的消费能力开始觉醒。

中国的作用也体现在对亚太金融秩序的维稳上。本次经济危机爆发后,中国向香港地区、韩国和马来西亚等经济体提供了数千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极大地降低了亚洲可能出现的货币危机。

此外,中国还协同日本、韩国在近期推动完成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建立,推动“清迈协议”多边化的基本定案,也为维护本区域金融秩序稳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而中国在APEC峰会上提出的对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构想,则反映了中国不单“希望”推动建立国际金融新体系,而且要真正参与新的国际金融监管和运作体系的建设。

东盟开始上位

两年前,新加坡计划举行纪念“美国-东盟峰会”的特别会议,当时已答应出席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因在伊拉克局势关键时刻访问中东,特别会议临时取消。

同年9月,小布什在悉尼举行的APEC会议期间,邀请全体东盟首脑到他在得克萨斯州的牧场来场轻松的烤肉会。这场原定隔年年初举行的会议,后来也未能举办。这一次,“美国-东盟”首次峰会终于在本次APEC峰会上举行。

然而,亚太区域的政经格局并没有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美国的影响力渐弱而完全明朗。其中的“合纵”、“连横”仍在不断进行。

中国把目标放在了有密切经贸联系的东盟与澳大利亚身上,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将于明年起全面实施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于10月出访澳大利亚,推动澳大利亚政府批准了一系列中资企业对澳收购计划,也明确表达了愿与澳大利亚签订自贸协议的态度。澳大利亚能够在发达国家中率先走出经济衰退,来自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口居功至伟。这项自贸协议,对于长期对中国保持巨大贸易顺差的澳大利亚来说,是一份好礼物。

美国也不甘落后,奥巴马出席APEC峰会并访问新加坡期间,最大的外交成果是与东盟领导人举行首次“美国-东盟”峰会,奥巴马甚至在APEC峰会期间会见了缅甸总理登盛,而这是两国领导人43年来首次会晤。会后,奥巴马与东盟领导人手拉手站在一起,并抛出了第二次“美国-东盟”峰会构想,如果构想成真,将在明年举行的这次高层聚会,将更加拉近美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距离。在东盟内部,各国对美态度依然泾渭分明,“巩固与改善”将仍然是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战略重点。而东盟内部棘手的缅甸问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中国和美国在亚洲的影响。

观察家们倾向认为,东盟成了中国和美国在亚太地区竞合的最大受益者,而10年前的经济危机,东盟却因外债高筑而不得不求助于代表着发达国家利益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系列痛苦、漫长的经济改革,和随之而来的权力更迭,让东盟国家到2005年才慢慢缓过来。而这一次,危机发生在那个永远趾高气扬的山姆大叔身上,相应的权力转移,无可避免。■

上一篇:为公众承担起摆脱恐惧的责任 下一篇:奥巴马首站访日巩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