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校园运动参与性效果的探究

时间:2022-05-18 09:41:18

高职院校学生校园运动参与性效果的探究

【摘 要】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校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笔者结合高职院校体育发展的特殊性,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着手,重塑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追求体育社团的多样化、“活”化阳光体育运动,为学生提高体育运动参与程度提供了很大的价值,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高职体育;体育课;课余体育

高职院校的体育发展方式不同于其他层面的体育发展方式,尤其特殊性,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上是充足的,继而使得高职院校体育发展的方式也可以追求多样化的发展:重塑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追求体育社团的多样化、“活”化阳光体育运动等方式为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笔者结合高职院校体育发展的特殊性,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着手进行研究,以地方体育实际为主线,从体育课堂教育、体育社团和阳光体育三个角度提供了见解性的意见,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进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运动参与度,活跃校园体育文化,重振学校学生和教师的精神风貌。

1.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重塑

体育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虽然是必修课程,但国家给予地方学校充分发展的空间,学校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条件和特色项目设置体育课程,比如青岛市被誉为“足球之乡”,足球极为青岛的特色项目;黄石市是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黄石市的大小学校就可以利用此契机发展乒乓球体育事业;丽水市有很多的摇锅、采柿子等传统项目,丽水市的大小学校就可以开展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项目。以学校所在地实际条件和实际特色为基础,开设体育课,既发展了我国某一项的体育项目,又给该项目,特别是传统项目提供了大量的人口基数,同时也体现了学校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使得学生在接受体育运动项目的洗礼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使得

(下转第37页)

(上接第36页)

学生在体育课、课余体育锻炼和社区或是家庭体育等各个场所都能得到学习与提升。

因此,学校开设体育课程时,切忌一味的借鉴外校的优势体育项目,因为每个地方有它自身特点,如果一个学校的海上项目开展的特别好,就想将赛龙舟、帆船等海上项目引入新疆或是其他内陆城市,显然是不合理的,盲目的效仿,往往事倍功半,因小失大。如果以地方实际为基础、为前提,将地方特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在充分发展地方项目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技术技能的提高,同时也为项目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基础。

2.体育社团多样化的发展

高职院校不同于中小学,与大学也有很大的不同,但它完全可以将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方式――体育社团,引入高职院校的体育发展中,进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但学校要给予社团充分发展自己的自由和空间,只需给社团设定目标即可,而且要大力支持社团举行的体育活动。比如学校成立的排球协会或是羽毛球俱乐部这种大型的体育社团,学校要规定每个学期社团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体育比赛,具体实施计划,社团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安排,此时,社团可以在上学期举行教职工排球或是羽毛球赛,下学期则举行学生联赛,这样,在举行师生全校联赛时,全校就一下子“活”起来了,到处充满排球或是羽毛球的气息。关于社团成员训练的问题,学校可以规定社团每周组织成员进行3―5次的训练,而社团可以选择早上或是下午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规定场所进行训练等,其实社团的问题有很多,关于训练和比赛的规定,学校只需设置大的方向、目标即可,而形式化的东西要忽略,回归自然即可。

因此,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组建,学校要给予充分发展自身的空间,学生在社团的引导下,参与度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切忌对社团给予过多的条条框框,使得社团负责人和成员承担过多的压力。要清楚,体育社团不同于体育课堂教育,它更多的是追求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体育课则是强制性的,因此,完全可以利用体育社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

3.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化

阳光体育是国家国定的一项体育活动,它要求大、中、小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参与体育锻炼1小时,因此学校完全可以利用次契机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但有的学校只是单纯的“纸”派或是“话语”派学校,他们在纸上或是口语上嚷嚷着要为孩子的健康服务,一定要保证孩子每天都能至少享受阳光沐浴1小时,但实际呢?他们只是在规定时间让孩子自由活动或是跑步、徒手操等一系列枯燥乏味的体育项目,虽然孩子也得到了锻炼,但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持久性有很大的限制,甚至会产生淡化学生兴趣的现象。但如果学校对体育发展方式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阳光体育内容完全以学生兴趣为着眼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阳光体育运动完全可以使整个校园“活”起来。

因此,阳光体育要“活”,如学校将太极拳、搏击操、球操等元素纳入其中,也可以举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过去的单一化的阳光体育活动内容,以学校实际为基础,将体育课堂的内容与大众体育活动内容引入阳光体育活动体系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学校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

总之,高职院校在体育发展方式上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切忌照搬外校或是大、小学校的体育发展方式,以地方体育实际为主线,重塑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追求体育社团的多样化、“活”化阳光体育运动,活跃校园体育,使学校学生的精神风貌十足,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刘翠娟.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情况的调查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75-78

[2]李小刚.四川省高校学生运动参与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8(6):91-92

[3]曹.从学校、社区、家庭视角探析中学生运动参与现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86-90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上一篇: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