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讲点拨,寓教于乐”

时间:2022-05-18 08:31:16

【摘要】“精讲”是指精选将手内容,即精讲重、难、疑点,知识内在联系点;“点拨”即导学,“导学”,学是核心,导是关键,把学生置于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则在导上下功夫。

【关键词】精讲;点拨;寓教于乐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才,大多是在孩提时期就迷恋某种事物,这种兴趣和爱好恰似一种魔力,推动着他们迅速成长,并在某些方面做出自己的独特的成就和贡献。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改革创新。

“精讲点拨,寓教于乐”,所谓“精讲”是指精选将手内容,即精讲重、难、疑点,知识内在联系点;精讲迅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讲;其次,是精选教学方法,即通过备课——备透大纲,备透学生,也备透自己,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讲”的功效。

精讲的过程中少不了“点拨”即导学,引导学生如何学,使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导学”,学是核心,导是关键,把学生置于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则在“导”上下功夫,导的落脚点是使学生在迫切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下自己思考、理解、消化、吸收、从而达到“自奋其力,自致其知”的效果。

1 创设乐学的情境

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一个好的新课导入,能给整节课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如磁铁般的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之中。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享受成功的乐趣,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要求获取新知识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例如,在教学乘法的意义时,我首先出示8+8+8+8+8+8=?这样一道算式,让学生算出结果,最快6秒钟,最慢的10秒钟算出结果,这时我让几名学生给老师出几道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我在6秒钟竟然回答出6名同学出示的算式,学生此时产生了好奇心,学生这时正处于积极想获取知识的情境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导出乘法的意义,这样使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知识间的互相联系,这样创设的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 尽量创设学生自我表现的环境

喜欢自我表现是学生的共同心理,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创设让学生感兴趣、又勇于动脑的环境,让他们多种感官并用,充分进行表现,既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一些习题,让这些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挥其敏捷的思维。不仅要回答问题的结果还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胆量有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亲身体验,使学生乐学

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成为学习的主人。任何缺少情感的活动,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而且可能导致学生厌学的心理。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从求知欲望上体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后学习平行四边形,教师让学生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自己动手拼一拼,会拼出什么样的图形,通过操作学生拼出几种不同的图形,教师抓住时机,问学生拼出的图形都认识吗?学生回答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这时,我又把一组平行四边形利用割补法变成长方形的图形,学生从自己拼出的和老师拼的,自己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思维能力得到深层开发,感受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 巧设问题激趣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设疑启发,使学生的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这很重要。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性,知识比较抽象,一些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积极性,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条件,因此,好的问题是产生灵感的导火索,是激发兴趣的驱动力,是获取知识欲望的媒介。

教师讲课时,要注意针对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设置疑问,提出的问题应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又能给学生以启发,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体验到解决一个个有趣问题之后的成功感、快乐感。毫无疑问,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设置问题时,可向学生提一些有争议,似是而非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心理动机,还可以适当提一些有趣的难题,使学生在趣味中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教师在学生思考和回答中进行点拨,更好地激发学生自学和求知欲望,培养小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

5 提高教师素质,开展兴趣教学

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对新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教师掌握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种急于求知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思想的进步,学识的渊博,语言的艺术以及品格的高尚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法。

总之,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教材,精心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为小学生创设最佳的课堂气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因此,我们这些“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教师们,就应该不断地利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展,鼓励学生不断探索、积极进取。

上一篇:EWB仿真软件在数字钟情境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中小学教师培养的途径